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前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2035年,我国0—17岁低龄人口存量将比2020年减少1亿人,因此需要前瞻性考虑人口变动的趋势,建议将小学教育缩短到5年,另外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近些年来,要求我国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不要过早在初中就进行普职分流,而是应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小学教育缩短到5年应该影响不大,我国以前就是实行的小学5年制,现在还有一些地区是采用的小学5年初中4年的教育制度,小学的那些知识5年完全是可以学完消化的,把腾出来的一年时间补到功课很紧张的初中上去,是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的。
但是全面普及高中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高中,这个提议倒是值得商榷一下。我当然能理解家长和孩子不愿意过早就因为分流而只能去读职高的心情,可是你们确定能承受得了读普高的巨大压力吗?
现在的高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真的比初中难了不是一点点,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特别是数理化,不及格是经常的事,甚至只能打一,二十分乃至个位数,这还是在中考已经筛选掉了将近一半学生后的情况下。
另外家长和孩子是不是能受得了高中这种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得起床,晚上要写作业到十二点以后才能睡觉,天天大考小考模拟考测试考不间断的高强度节奏?我看到很多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小学生太苦太累压力太大了,那到了高中怎么办?很多高中生因为压力太大,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而走上轻生的道路,比如前不久全国网民都在关注的胡鑫宇事件,以后此类事件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所以高中其实是不适合于面向整个学生群体的普及性教育的,要承认人还是有着天然的个体差异性的,与其让那些确实不适合读书的孩子连带家长在高中强制性地受三年折磨,不如让他们去好好提升职业能力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当然前提是认真搞好职业教育,不能让人认为职校就是抽烟打架搞早恋场所的代名词。
大家都能读高中,这个理想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很残酷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家之言,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