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上海专业做手工具代理批发的,已经两代人了,有代理世达史丹利老A汉斯田岛blablabla等一系列品牌。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不够明确,这些只能算进口品牌,他们工具大部分就是国产的,也有部分是进口系列的。就好比奔驰有北京奔驰,也有德国迈巴赫。
另外博世主要是做电动的(电动的也一般营销比较好,专业性也不如dewalt 米沃奇这些)手工具完全不专业。
世达史丹利这两个品牌是目前国内基本唯二能选的工业级工具品牌。 世达是第一, 史丹利万年老二
但换在稍微专业一点的领域 ,这两品牌也只是属于是工业入门级。价格属于非常便宜的。
市面上销售量最大的螺丝刀,比如世达的A系列,就是上海的一家螺丝刀厂oem代工的。再好一点的世达G系列德国进口,是德国wiha代工的。。他本身在螺丝刀这块并没有产线。
这点不像史丹利,史丹利大概一半以的工具是由自己工厂做的国内或者国外(通过收购之类的)。 比如他们贴的低端电动工具,stanley牌子的就是直接收购的原国强,和东城源头上没太大区别,但外壳设计感和用料要好一大截。价格自然也贵不少。
换句话说,国产能做到的水平就是大家能买到的世达或者史丹利的产品,(世达G系列,或者stanley fatmax系列除外)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国产的。 没差距。 差距只在品牌影响力,和使用者的消费能力上。
不太明白的话,这么说吧,这个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或者国内工艺blabla的,只在于价格。
以前有个新闻,谁谁从日本旅游带回来的高级马桶盖是浙江杭州生产的。
就手工具来讲,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含量,工匠精神啥的。一个覆盖高中低档全产业链的制造业大国,做点手工具没毛线难度。
我们能做到bp这种螺丝刀出来,也能做肯尼派克这种的质量的钳子。问题是,品牌根本活不下去,没有企业会买单,更不会有普通工具使用者来花比世达国产还贵几倍的钱来买单。市场就不允许。
另外一个麻烦的地方就是买国产的品牌的人群使用场景。压根就没太多人讲逻辑。 比如螺丝刀,PH2的去拧PH1的螺丝、撬东西用、 坏了怎么说? 国产垃圾?就这种使用方法,换了进口高端牌子也该坏坏。
结果就是品牌迎合市场,考虑的压根不是有多专业,做的产品,六边形战士。要么就是一味的追求高硬度S2淬火,硬度干到hrc60+,螺丝拧坏宁花不管的,主打就是一个耐用。管你ph1ph2螺丝管你是国标还是非标高强还是低强度,主打一个啥都能拧。 这也是为啥但凡高尖精一点的企业都不敢用国产。
五金市场销售的99%工具,在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就没有几个是专业的。
专业领域的量也根本支撑不起一个国产顶级品牌做出来。
前些年国内的上市公司巨星做的工业品牌钢盾,连个小小的世达的市场都打不下来一点。
他不是差钱,也不是差技术。
1,品牌营销也是需要常年累月投入和经营的。就不说史丹利百来年,世达在国内也宣传了30年。孜孜不倦赞助国内的各种技能院校。
2,国产做什么档次的产品只取决于市场能卖动什么。而不是水平不够。。

这是我们代理证书之类的,以上都是个人角度,纯直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