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的蚕:检察官到5000万网红,42岁患癌症,因输错名字意外爆火

先锋谷影视娱评 2025-04-18 14:46:21

文|先锋谷影视娱评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他曾是一位铁面无私的检察官,却在42岁时因为癌症被迫离开岗位。

他本想在家安心休养,却因为一次意外,让“听风的蚕”这个名字火遍全网。

如今,他坐拥数千万粉丝,被誉为“军事评书第一人”。

他就是朱唯一,一个从生死边缘挣扎归来,在无常中破茧成蝶的男人。

从小就是个军迷

很多男生从小就对武器啊、军事啊之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朱唯一也不例外。

跟朋友们讨论最新亮相的武器装备,吹牛自己对于尖端科技有多了解,是他下课后的“例行公事”。

他看《参考消息》报的状态,甚至比读课本还要认真,因为上边有军事专栏。

和别人不同的是,朱唯一对于军事的热爱,没有停留在口头上。

2000年,他考中了梦寐以求的军校,开始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军医。

军医虽说是医生,但毕竟“军”字排在前头,各种训练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当第一次摸到枪的那一刻,好像多年以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一样,很难想象他心中究竟有多么激动。

工作以后,单位里有轮岗的要求,他又如愿地当了一阵子军火库的主任。

看着茫茫多的武器,他就感觉自己就是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尽管只能看看。

2008年朱唯一转业到检察院工作。

当时他还以为离开了部队,就没什么机会再接触什么高科技装备了。

没想到检察院推行的是“科技办案”,什么电磁波设备、雷达设备、电子信号设备等等,竟然都是办案时常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用起来可能会有点门槛,但对于铁杆军迷朱唯一来说,那都不算事儿。

有时候别人都盼着下班呢,只有他还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用这些东西在同事面前露一手的机会。

可能也就是靠着这股子热情劲儿,他竟然短短三年时间,就正式晋升为了检察官。

当所有人都以为日子会这么按部就班地过下去时,意外却发生了。

2022年底的时候,朱唯一突然高烧不退,皮肤甚至都开始出现开裂的症状。

经过医院的多次检查之后,发现他肺部有一个结节,而肺叶已经发展到了癌变二期。

耽搁不得,朱唯一只能切掉已经病变的肺叶,才得以保住性命。

无心插柳柳成荫

出院之后,糟糕的身体状况自然是没有办法工作了。

朱唯一跟单位请了一年的长假,在家休养。

上班的时候经常设想,如果自己有空了要去哪里玩,要做一些什么事。

但真的彻底闲下来以后,其实那些设想全都不见了,无聊时想到的唯一一件事,就只剩下刷手机。

朱唯一每天做的事,便是躺在椅子上看军事新闻。

不过看得多了以后,很难忍住不说点什么。

最开始只是在评论区发言,慢慢地光是评论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分享欲。

于是他起了个账号,打算自己做视频发到网上。

新账号要取名,他倒是没有犹豫,打算直接用微信名“听风观月”。

但用的是九宫格输入法,给错打成了“听风的蚕”。

眼不疾但手是真快,他随手就点了个“确认”,发现以后想改名字来着,但平台有规定,要等到15天以后才能修改。

问题不大,就先叫着“听风的蚕”吧。

新账号的视频发布之后,还没过新手期就已经有火的迹象了。

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角度十分新颖。

就比如关于闯入我国领海的船被“大水炮”呲水的事。

别的军事博主都在描述大水炮的性能参数,以及科技集成度,但他另辟蹊径,详细描述了一下“大水炮”呲到人身上会是什么感受。

结果描述得太过传神,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听着就疼,但听完还想再听一遍。

于是“听风的蚕”就这么火了,粉丝量涨得飞快。

等到半个月过去,想起来改名字的时候,账号的粉丝数量都已经超过50万,没法改了。

其实如果当时字没打错,还叫“听风观月”的话,后期粉丝量不好说,但前期的话涨粉速度不一定那么恐怖。

毕竟“听风观月”虽然好听,但总有一种“老干部”的端庄感。

相比之下“听风的蚕”才更加符合平台用户群体的审美,也更好记。

所以说不定打错的名字,还阴差阳错帮他赚了一波流量呢。

破茧之后的新生

病假到期之后,“听风的蚕”粉丝量都已经超过500万了。

朱唯一突然觉得,好像做账号比当检察官要开心一些,于是他就找到上司,提出辞职的事。

那么高的职位,那么好的待遇,说辞就辞了?老领导劝他要多想。

其实他确实也是再三考虑之后才做的决定,毕竟身体状况实在欠佳,做不了检察官的工作。

“我现在少一肺叶,我都‘废’了,可办不了案”。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老领导也不好再拦着。

事后“听风的蚕”继续更新,最高兴的肯定还是他的粉丝们。

毕竟这么久了,没他的视频粉丝们都睡不着觉。

为什么?因为有些粉丝失眠的时候,都是用他的视频来“催眠”,他的声音实在太有“睡感”。

这其实还是跟他的病有关,切掉了一片肺叶,导致他说话气短,中气不足听起来就很催眠。

但这也不一定都是坏事,你想啊,一些粉丝听第一遍的时候睡着了,那第二天醒了之后,不得再看一遍视频嘛,这播放量不就上来了?

当然这还得有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做支撑才行。

按照朱唯一的话,他视频中的内容都是网上公开内容的总结,并没有太过机密的东西。

并不是说他接触不到机密,而是他有自己的责任感,泄密这种事肯定是不能干的。

好像这么说他的视频也没什么好看的,他说的别人也都知道。

但实际上,还真不一样。

多年的审讯经验,让他的语言用词都十分具有亲和力,还颇具幽默感。

看别人的视频,只是在了解信息,而看他的视频,则有一种听相声评书的感觉。

网友们还送给他一个响亮的名号:军事评书第一人。

结语

命运或许会突然转向,但真正的强者总是能够找到新的战场。

正如他所说:“蚕吐的都是精华,人家吐槽我吐丝。”

“听风的蚕”这个因输入法错误而诞生的名字,如今已成为一个符号:

在绝处寻找出路,将专业与热爱熔铸成新生的翅膀。

部分参考资料:

从检察官到5千万粉丝的失眠搭子,专访“听风的蚕”丨面孔——大象新闻

河南一43岁前检察官患病后成5000万粉丝网红:起号15天就涨粉近50万——大河报

听风的蚕官方账号——哔哩哔哩

0 阅读:56

先锋谷影视娱评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