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新细节曝光,限速40飙到116!官方回应参数,遇难者照片被扒

语林啊娱乐 2025-04-03 15:40:41

深夜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崭新的小米SU7以116公里的时速飞驰,车内三名年轻女孩正赶往考试地点。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她们生命的最后一程?

当智能系统不断发出警报,而驾驶者却依然信赖着那冰冷的机器时,悲剧的种子早已埋下。23岁的小林(化名)是广州某高校大四学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出身教师家庭的她,22岁就考取驾照,父母特意为她购置了最新款的小米SU7。

作为资深米粉,她和男友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用车体验,尤其钟爱自动驾驶功能。事发当晚,她载着两名同学奔赴安徽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这个本该是人生新起点的旅程,却因对技术的过度信赖戛然而止。

车载数据显示,当晚22时27分自动驾驶功能启动时,车辆已超路段限速近三倍。系统先后两次警告驾驶员分心,但小林仅短暂触碰方向盘后继续放任车辆自主行驶。17分钟后,面对突然出现的水泥隔离墩,慌乱中她猛打方向导致车辆失控。

撞击瞬间97公里的时速,让车身如同纸盒般扭曲变形,随后爆燃的火舌吞噬了所有逃生可能。目击者拍摄的视频里,烧焦的车架扭曲成诡异的形状,而距离车辆仅50米处,就是写着"事故多发路段"的警示牌。

事件引爆网络后,争议焦点直指自动驾驶技术边界。有网友晒出截图,显示小米官网曾将SU7的智驾系统描述为"堪比十年老司机";更多车主爆料称,系统在弯道识别、夜间障碍物预警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去年某新势力品牌车辆在开启自动驾驶状态下追尾工程车,驾驶员同样因未及时接管酿成惨剧。这些案例共同抛出一个问题:当车企用"解放双手"作为卖点时,是否也该为潜在风险贴上同等醒目标签?

小米集团在事发36小时后公布完整数据链,承认事故路段限速设置存在系统未识别的瑕疵。创始人雷军宣布暂停自动驾驶功能推送更新,同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受害者家属抚恤。小林父母在殡仪馆崩溃哭诉:"如果早知道所谓智能驾驶连限速标志都认不全,我们绝不会让孩子冒这个险!"

这场悲剧撕开了智能汽车行业的华丽外衣:当技术狂奔突进时,生命安全的底线究竟该由谁来守护?涉事车企的道歉声明中,"持续优化"四个字显得如此苍白。或许真正该优化的,是我们对技术的那份盲目崇拜。毕竟在生死面前,再先进的算法也抵不过人类自己紧握方向盘的双手。

0 阅读:0

语林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