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港口后续!美国财团贝莱德发声!尝试“洗白”港口交易?

语林啊娱乐 2025-04-02 15:36:46

商人真的可以没有祖国吗?当李嘉诚决定将旗下43个港口以227.65亿美元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时,这个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不仅是一笔普通的商业交易,更是一场牵动国家战略利益的敏感博弈。3月4日,香港长和集团的一纸公告。公告披露了与贝莱德财团的初步协议,涉及23个国家的重要港口资产。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大公报》率先发声,直指此举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因为港口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其战略价值远超商业利益。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控制如此多的全球贸易节点,无疑会对中国的海运安全和国际贸易构成潜在威胁。

3月31日,贝莱德财团发布周年股东函,首次公开回应此事。他们试图淡化交易的敏感性,强调意大利地中海航运集团(MSC)才是实际操盘者,贝莱德仅持有20%股份。细究之下不难发现,GIP基金的介入意味着美国资本仍将获得对这些港口的实质性控制权。

更令人警惕的是,贝莱德直言此举将"增强基础设施控制权",这一表述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显得尤为刺眼。李嘉诚这位92岁的商业巨擘一直以敏锐的政治嗅觉著称。从早年押注香港地产,到后来大规模投资英国基建,再到如今出售全球港口资产,每一步都踩在时代变化的节点上。

他的算盘似乎遇到了阻力。公众舆论强烈反弹,监管部门介入审查,原定4月2日的签约被迫推迟。一方认为商人有权处置自有资产,市场行为不应被过度政治化;另一方则坚持认为,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性资产,必须接受更严格的审查。

有网友翻出2017年中资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案例作为对比,当时西方国家同样以"国家安全"为由百般阻挠,如今却对中国企业的类似担忧充耳不闻。这场交易最终可能面临四种结局:完全终止、部分出售、整体出售或资产分拆。

考虑到舆论压力和监管审查,后两种可能性正在增大。特别是位于巴拿马运河等关键位置的港口,很可能会被要求剥离交易,或由中资企业接手。毕竟,在中国国企完全有实力接盘的情况下,让战略要地落入他国之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在全球化的表象下,国家间的竞争从未停歇。当资本自由流动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两者关系将成为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对于那些游走于国际舞台的商业巨头来说,或许真该好好思考: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是否也该对自己的祖国有更多担当?

0 阅读:117

语林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