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经过梅县松口的横西村,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停下来看看路旁的两棵古榕树。几乎每次我都有新的发现,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惊叹的是,横西古榕越看越像墨绿色的巨龙从梅江河里吸水,龙角、龙爪、龙鳞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猛龙吸水,龙角、龙爪栩栩如生
骨碎补的“枯叶”就像长在龙身上的龙鳞
榕树下有货船码头(横山渡船头),当年的货运码头上十分热闹,叶剑英元帅的祖父和父亲曾在榕树附近的小店铺卖自酿酒、豆腐和仙人粄。叶帅不仅曾在榕树下玩过,还在旁边的新群小学教过书呢。如果你有幸到横西古榕树下游玩,不妨进去参观一下,顺便了解叶帅童年的一些趣事。
古老的货船码头(横山渡船头)
叶帅当年教书的地方
据嘉应州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大约200年前),这里便有了渡船码头。每当货船靠岸,码头上人来人往,最多时三个码头一天有几百个工人,他们把从山里挑来的柴炭竹木等搬上船,或者将潮州汕头运上来的货物搬下船,忙忙碌碌,十分热闹。
这张照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百多年前,叶剑英的祖父叶福智、父亲叶钻祥曾经在码头附近的小店铺卖自酿酒、豆腐和仙人粄等。童年的叶剑英有空就到横西村帮父亲的忙,闲暇之余也会跟小伙伴在码头边爬树、捉迷藏等。1953年4月,叶剑英解放后第一次回家乡,曾经到横西古榕树下,动情地向随行人员讲起小时候的往事。
横西古榕树最有趣的是粗壮的树干向江边伸展、弯曲,垂入水中,仿佛是正在吸着江水的巨龙。你看那张牙舞爪的巨龙,众多的树枝就像龙角和舞动着的龙爪,越看越像,越看越有意思。
苍龙吸水
每次经过梅县松口的横西村,如果时间允许,我都会停下来认真瞧瞧路旁的古榕树,端详端详树下的古码头,想想当年码头工人忙碌的情景,边想边看,几乎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码头一角
第一次经过横西村是2015年5月1日,看到路旁的古榕树形态不同寻常,便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因为天色不早就匆忙上梅城了。
第二天,我专程回到横西村,在村里兜了一圈,欣赏了横西湖畔的美景后,便在榕树下仔细观察起来。
烟雨横西湖
这两棵榕树,外形硕大,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其中一棵的树干明显向江中倾斜,有些树干和树叶触及水面,仿佛巨龙在拼命地吸着江水。弯曲的树干形如蛟龙苍老的身躯,粗裂的树皮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两棵古榕的树干上已铺满了一种叫骨碎补的蕨类植物,骨碎补贪婪地吸吮着榕树的营养,疯狂地生长着,十分茂盛。
骨碎补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叶子,一种是跟普通蕨类相似的绿色叶子,背面通常布满了一团团的孢子囊。
还有一种是紧贴在树干表面的叶子,叶形宽阔、如同张开的手掌,色如落叶。覆盖在树干表面的“枯叶”非常多,层层叠叠。站在树下往上看,就像自然长在龙身上的无数灰色的鳞片,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榕树的树干完全被骨碎补的“枯叶”包住了,从“枯叶”中钻出来的绿叶也十分旺盛,如果不是早已知道这两棵是榕树,或许会以为是什么新发现的珍稀大型木本蕨类植物呢!哪里还看得出榕树的本来面目?
骨碎补也叫猴姜、毛姜、爬岩姜、接骨姜等,是一种很好的骨伤科草药。剥开外面包裹的“枯叶”,露出长满金黄色猴毛一样的东西,刮掉长毛后,剩下的就像我们常见的生姜,因此,有些地方也把骨碎补称为猴姜、毛姜。
猴姜
据说,骨碎补除了作为骨伤科的外敷药外,还可以煲汤或泡酒喝呢,你喝过骨碎补汤或骨碎补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