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爆火的打酒铺是行业的未来还是在赚行业焦虑的钱?

阿诬品酒 2025-04-16 00:41:01

这次春糖之行,收获颇多,其中之一就是调研了打酒铺。所谓打酒铺,简单理解就是卖很多种散酒的店铺,不光白酒,也卖啤酒、红酒、威士忌、清酒、黄酒、米酒、果酒……

走访各类店铺,我感觉打酒铺是散酒铺的升级,酒吧的降级,精酿啤酒小酒馆的店铺形态,最大的亮点是在精酿啤酒这个酒精度上有更多产品可选,除此之外,其他亮点并不鲜明。

整体上,打酒铺还是一个新业态,调研了几家打酒铺公司,经营时间最长的也不过三年。

对于酒行业的人,看这类店铺可能耳目一新,但从经营连锁店的角度,这类店铺的问题还是有很多。

个人觉得,打酒铺这个方向是个不错的方向,但目前这些店铺的状态让我很担心,他们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太浮躁了。

下面我来说说这些打酒铺的优劣。

首先说优点。

第一,打酒铺利用了互联网,将店铺运营和互联网相结合,打酒铺的很多订单可以在网上下,跑腿送到,这点确实不同于传统散酒铺。其实传统散酒铺,尤其是做连锁的散酒铺,确实需要在这点上进行改进,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偏好互联网点单,如果你连一个网销平台都没有,你怎么跟别人竞争?

第二,一些打酒铺利用好看的装修,吸引年轻人打卡,年轻人打卡、拍照、发小红书、短视频确实是一种曝光方式。这一点,传统散酒铺没有这样的操作。

第三,打酒铺的店铺形态像精酿啤酒吧,相比精酿啤酒,打酒铺在同酒精度上有更多产品可选,比方说米酒、果酒、红酒、黄酒、清酒,能够满足更多客户需求,吸引客户。

这一点是个优势,但操作不好也是一个劣势,不少低度发酵酒都有保质期,发酵酒SKU(最低存货单元)太多容易出现较高耗损。

说完优势,再来说说劣势。

第一,存货单元太多(SKU太多)。

我随便进一家打酒铺,至少40个SKU,简单来说至少40个散酒产品。一般来说,一家酒铺只能动销3-5种酒,放这么多单元,资源浪费。

我的一位朋友咨询开一家打酒铺,开店至少要花20万,其中10万买的都是酒。一般来说,散酒铺放10个SKU就够了。

第二,产品种类太多。

产品种类太多带来的问题就是定位不清晰,这个不利于店铺的后期运营。做小店、做连锁一般都要垂直,种类太多,目标客户不清晰,后期一旦有人细分市场,店铺很难有竞争力。

第三,供应链无优势,产品无性价比。

存货单元多,产品不聚焦带来的一个更大问题就是供应链无优势。从供应链角度,你能卖动我的货,卖得多我才给你好价格。打酒铺覆盖面广,光白酒至少覆盖5个香型,简单盘算,打酒铺基本要合作十几家原酒企,这么多原酒企,你能卖的酒就那么多,人家会给你好价格吗?

事实上,我品鉴了成都四家打酒铺的酒,性价比远不如大厂嫡系酒,某家售价80元一斤的酱香散酒其实就是一款串酒;某家售价240元,号称对标水晶装五粮液的浓香酒,品下来的品质就跟红瓶五粮醇差不多。

第四,自己设计的产品不足。

打酒铺下一个形态是有更多自己的产品,卖散酒严格意义上卖的是别人的酒,除非酒厂是你的。很多精酿啤酒连锁店卖的啤酒是自己的产品,那是因为连锁店是酒厂的。

一般来说,打酒铺做鸡尾酒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发酵酒的度数区间,鸡尾酒可以做到既有颜值,又有想象力。当前很多酒企都在发力鸡尾酒,目前打酒铺在鸡尾酒板块发挥不足。

第五,明星产品不清晰。

打酒铺不同于酒吧,酒吧是通过氛围带动产品销售,打酒铺是直接卖产品,直接卖产品就需要有公司主推、倾力打造、重点宣传的产品。

很多连锁店通过拉爆明星产品,通过产品获流并完成曝光。然而春糖两天,我走访了诸多打酒铺,并没有看到他们主推的明星产品。

第六,步子太快,管理混乱。

开连锁店,尤其是新赛道的连锁店,步子一定不能快,快了很容易被反噬。

针对这个话题,说几个事。

我们在成都走访几家打酒铺,多数打酒铺的店员上岗不到2周,而且是单独上岗,有一家打酒铺单独上岗的员工居然只上了三天班。跟他聊了半天,他以为我们是公司总部来检查的人。跟新人聊有点好,一问啥都问出来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告诉我了;该去的,不该去的地方都带我们去看了。

最有意思的是,那个上班只有三天就单独上岗的店,一天营业额只有几百块,我看那个店上下两层有200平的面积,一天营业额几百块,只能一声叹息。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几位外地朋友咨询加盟打酒铺,管加盟的人很豪爽,外地首店就给你开吧。对此我很懵逼,我们这么容易就能开新城市首店?老板也不问问我们有没有经营能力和水平。

一般来说,对于连锁店,在新城市开店,首先团队要到这座城市做好充分调研,再找合适的专业酒商合作开分店。这种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说这座城市首店给你开,这一看就说明这个团队根本不专业,甚至就是为了快速哄加盟费而做的团队。

第七,资产过重。

相比散酒铺,打酒铺的资产很重;相比酒吧,打酒铺的资产要轻一些;相比精酿啤酒小酒馆,打酒铺的资产也较重。两者对比,即便软装相同,但打酒铺的SKU过多,因此资产也比精酿啤酒吧重。而这也导致打酒铺相比社区精酿啤酒小酒馆,需要有更多的客流和更高的客单价才能维持运作。

在当前大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做资产偏重的店还是有很大风险。尤其是目前打酒铺业态并不成熟,而且打酒铺这种玩法很容易被人模仿、复制,这也给加盟打酒铺带来了不确定性。

一方面,现在的打酒铺没有形成强大品牌;另一方面,打酒铺这个业态还会被更新。那么做这样一个重资产的店,资金回报周期长,加盟商可能还没有回本,新的业态店便淘汰了这种业态店。

整体上,我并不看好现在这几家打酒铺连锁的发展。这些打酒铺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媒体上营造一点热度,然后吸引一些业内或者想要转型做白酒的人做店加盟。

最近有打酒铺获得了融资,我的朋友说是在赚行业焦虑的钱,白酒行业资金体量大,现在大环境不好,来个新事物大家都想投点钱,说不定能引领白酒未来风骚。

但从专业经营连锁店角度,这里面有太多漏洞,而且不少漏洞是很基础,很硬伤的漏洞。

其实打酒铺这种业态,前期不能发展快了,因为这是一个新业态,这个业态需要一个标准,需要培育相应客户。这些事只能核心团队摸索、打磨,上来招商、太多加盟店进来,看似很大,风向一变,马上玩完。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也是有朋友想投这个项目,我们一起看了之后发现我手上的这些供应链资源都可以整合出一个打酒铺。但我觉得要把这事做好其实很难,尤其是前期。我们要在做好单店经营的同时,还要打造好核心团队,并完成连锁扩张体系。对于店铺经营、操作、服务,全部都要标准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打造自己的培训体系、供应链体系、品牌战略体系,这些都需要时间、精力和投入。相比之下,开单店不需要抓这么多细节,但开连锁一定要抓这些细节。

这些体系做完,也需要花2-3年的时间,这也就是前期快不了的原因。

其实对于做新赛道,最先入局的团队更适合做标准。正所谓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品质,四流的企业做性价比。任何一个赛道,最先入局的,最好沉淀做标准,标准做好了,赛道做稳了,才会有更多人进来。做得好的企业才会有更多资本支持,享受更多红利,获取更好发展。

说完这些,再说另外一件事。今年除了成都以外,我也转了很多城市,各种走访交流,让我有个感觉,当前在白酒里面做一个新业态项目,赚投资者的钱比赚市场的钱要容易。而这也给了一些人赚这些钱的机会,对于投资者、代理商和加盟商来说,一定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玩法,不要看着媒体叫得很响就轻易带资入局。说到这里,关于当前打酒铺赛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