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11日晚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及零部件豁免此前宣布的“对等关税”。
根据美国海关公告,此次豁免涉及智能手机、计算机、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等关键电子产品,覆盖多个税号。这些商品在4月5日后进入美国可免于最高125%的关税,已缴纳的关税也可申请退款。
为什么在关税战的关键时期,美国会作出上述举动呢?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对美国消费者和科技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其实美国政府很清楚,美国国内商品价格必然上涨,据有关机构估计,若加征关税,iPhone售价可能上涨24%,同时北美市场需求或下降19.2%。而现在苹果等科技巨头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现在对电子产品豁免,能缓解其成本压力。
通过动机来反推行为。这两天特朗普政府可能面临科技行业游说压力,所以不得不平衡“制造业回流”目标与保护本土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
2. 为下一步进行谈判留下口子。豁免条款未特别提及中国,但实际覆盖了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如iPhone、半导体等)。这表明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技术性豁免”避免与中国供应链完全脱钩,为自己下一步与中国进行谈判创造契机。毕竟特朗普多次表示,等着中国寻求谈判的电话。

其实特朗普很清楚,美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稳定供应链支持。换句话说,美国的“享受型经济”,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劳动型经济”基础上的。但美国高企的债务、政府赤字又逼得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去来源收入,无疑关税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其实不用多想就能明白,这里面有个度,关税太高,必然带来贸易的断崖式下降,没有了量那关税收入从哪来呢?这无疑是杀鸡取卵。
特朗普政府的此次豁免本质上是“策略性退让”,是关税战的一处“裂痕”,旨在平衡国内利益与关税战目标。短期内,科技行业和消费者受益,但长期来看得话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甚至如果达不到预期,很有可能再重新“加征”关税。总之,特朗普的执政思路就是不走寻常路,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