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盐肾病,是一种由草酸结晶沉积堵塞肾小管所致的肾脏疾病。
大家听得比较少,但实际在生活中,草酸盐结晶引起肾损伤、血肌酐升高的情况可能并不少见,只是容易被漏诊!
跟随肾上线一起,先通过患者案例来了解草酸盐肾病的特点,发表在《中华肾脏病杂志》上[1]。

一位76岁的老年男性,因“突发右侧腰痛”去医院检查。
化验尿常规显示尿检正常。他的尿蛋白阴性,尿红细胞阴性,但是血肌酐却达276µmol/L ↑,医生将他收入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的血肌酐呈进行性增高,从276继续一路上涨至621,同时尿蛋白涨到0.798g/天。
血肌酐是评价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血肌酐在短时间内进行性快速升高,通常意味着发生了急性肾损伤。这种短时间内的血肌酐急性升高,如果能查明背后原因予以纠正,肾功能很有希望恢复。
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服用某些药物、接触毒物,某些急性肾脏病如各类型新月体性肾炎、高血压急症、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抗GBM病、梗阻性肾病等。
这位大爷在半年前在医院查过肾功能,当时血肌酐还是正常的,这到底是何种原因呢?
为了查明病因,医生对他进行了肾穿刺活检,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符合: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他的病理片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肾小管管腔内这些亮晶晶的结晶。

原来,是大量草酸盐结晶引起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导致大爷肌酐快速升高!
草酸盐肾病特点
早期患者可能无症状,仅能通过血肌酐升高发现肾损伤。
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7日因肾绞痛症状(如腰痛或腹痛、恶心或呕吐)就诊发现急性肾损伤。
尿液分析一般没有蛋白尿或仅有轻微蛋白尿,明显蛋白尿(即>500mg/天)并不常见,除非患者发生结晶诱导性急性肾损伤之前存在基础慢性肾脏病。
尿液中出现结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但注意没有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可能也存在结晶尿)。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血肌酐快速升高,通过肾穿刺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那这位大爷的草酸盐结晶从哪里来的呢?
医生进一步追问其病史,大爷说此前连续吃了一周的菠菜,每次大约吃500g(1斤)。

菠菜,正是一种草酸含量很高的常见蔬菜,大量食用可以造成草酸盐晶体。
在明确病因后,医生给予他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服用维生素B6等处理,1周后,大爷复查血肌酐降至230umol/L,2个月后血肌酐降至133umol/L。
该报告还同时介绍了另一位得草酸盐肾病的患者,发病过程大致相同,区别在这位患者是以每天大约500g的量、连续吃了2周的油菜苔引起的。
草酸多的常见蔬菜
吃之前记得焯水
常见蔬菜中,菠菜、苋菜、空心菜、甜菜叶、鲜笋等草酸含量都高,并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掌握好烹饪方法和吃的量。
利用草酸易溶于水的特性,在炒菜前,先焯一下水(30秒-1分钟),就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如果这些菜你不焯水,那就注意控制好每次食用量,别一次性吃太多。

像上文介绍的那样,连着几天都大量吃,可不得小心草酸盐结晶伤肾了。
草酸多的菜,还忽悠人专门拿来泡水喝,医生看了都摇头!▽

此外,经常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补充剂也可造成草酸盐沉积。
在此也特别提醒以下急性肾损伤高危朋友们注意:
1.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肾功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下降,因此发生草酸性肾病的风险也较普通人更高
2.老年人,肾脏功能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理性的衰老下降,急性肾损伤风险也更高
3.患有肾结石的人,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结石类型,过量食用草酸会促进草酸钙结石形成,结石引起梗阻也会伤害肾脏
欢迎你把这些知识转给需要了解的朋友们!
参考文献:
1.王菊, 王德光. 表现为急性肾损伤的继发性草酸盐肾病2例报告暨文献复习[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3, 39(5): 386-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