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安青
编辑 | 9527喵咕君
小成本制作的剧集,往往更容易出大黑马。
因为相比起把钱花在花里胡哨,顶流扎堆的演员阵容上,这类作品往往都会把钱花在刀刃上。
毕竟作品的好坏,不全由演员决定,题材,剧情,最终成片效果都是影响品质的关键。

而《不思异:志怪》,就是一部在阵容上能省则省,但在其他方面都展现出行业顶级制作水准的作品。
一,去壕气的迷你志怪剧,摆脱浅薄创作思维故事背景放在宋朝,因为神探扎堆,天然具备悬疑志怪的气质。
故事发生在天罗镇,虽然南北郡多年征战后恢复平静,人们过上了安宁的日子,但人界有妖族作乱的传闻仍旧层出不穷。

捉妖师赶赴天罗镇,发现一户人家的妻子中了迷魂术,她表示自己的丈夫是妖,给自己施了妖术,才会导致她不清醒。
但很快故事迎来反转,官府上门抓人,指证妻子是谋杀亲夫的凶手,这才得知她原来一直承受着丈夫对她的打骂。

而在其中一次猛烈的虐打中,他拿起石头砸死了对方,出于自保才编造出了丈夫是妖的故事。
但就在真相大白时,故事再次翻转,长着一张跟丈夫一模一样的脸的男人出现,维护妻子。
难道丈夫没死?捉妖师却捕捉到了一丝妖气。
不断反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但也保证了推动剧情发展的要素和逻辑合理性,真正从故事层面吸引了观众。

《不思异:志怪》采用单元集锦的方式,接连将多个不同案件搬上荧幕,形式上与过往的志怪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内容和画风呈现上,却是截然不同的质感。
整部剧的体量较小,每一集的时长仅有20分钟,属于在短剧长剧间取了中间值。
而迷你剧只是特点之一,《不思异:志怪》还与如今许多大制作的壕剧不同,画风质感明显去壕气,几乎不依赖特效,而是以实景拍摄为主。

男女主角的第一次见面,没有使用厚重滤镜,而是在场景中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再在透过光影效果和镜头的转换,拍出氛围感。

皮影戏中夫妇两人的切换,同样是实景拍摄,丈夫与妻子的皮影在同一空间,但随着镜头旋转,丈夫与皮影消失,换作妻子与丈夫的皮影处在另一空间中。

最后两人的皮影都印在同一张幕布上,伴随着火焰的燃烧升空消失。

在同类型剧中,大都使用特效完成这些意象制作,《不思异:志怪》却在回归本质,用实景打造出了一个怪诞而又绝美的志怪世界。
在妖物形象塑造上,也同样有找回本心的呈现。

妖物不再拥有绝世美男美女的皮囊,也没有从皮囊下显露出原型的反差,而是从一开始就将他们的形象打造的恐怖阴森。
《字芒》中的妖吸取读书人的才华,却没有丝毫的书卷气,矮小肥胖的身材,凶悍可怖的面容,都将妖与人彻底区分开来。

这无异于摆脱了浅薄的创作思维,让志怪剧回归到了最初的样子,瞬间就能让人找回聊斋味。
《不思异:志怪》为更多小成本剧提供了一种资金不足,却可以拍出高水准质感的方式,用真诚打动观众。

画风呈现出来的气质,仅仅只是吸引观众的表象原因,真正令人入戏的是剧集的故事与内核。
通过剧中的案例就透露着剧集对古典文学的深度理解,比如在妻子杀夫案中,备受家暴困扰的妻子找官府求助,官府却以他们感情尚存为由,拒绝受理。
而当她回家求助自己的父亲,救她于水火,父亲的第一反应不是帮助女儿脱离苦海,而是用求离意味着对方先休妻,街坊邻居的指责会让他们抬不起头来做人。

这样一个求路无门的女性,承受着系统性的压迫,无人能够将其拯救,却唯有狐妖可以真正助其脱困。
《字芒》中读书人用自身的才华与妖做交易,他们有的借此求财求名,却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把命也抵给了对方。

在奄奄一息,精神与才华耗尽的那一刻,他们才恍然大悟,才华并非换取功名之外物,而是任谁也夺不走的内在之物,即敬畏天地,悲悯苍生,拥有一身正气的初心。
还有女儿思念母亲,进入异界后母女团聚,却因她们身处阴阳两界无法共生共存,母亲忍痛送女儿离开。

《不思异:志怪》中的人物设定,都放弃了非黑即白的单一型,而是充分展现人物的多元。
主角团行侠仗义,善恶分明,但在得知身边的人真身是妖后,也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只顾正义的将对方铲除。
而是在看到对方的真善美后,放下了过去坚持的原则,因为是人是妖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都有匡扶正义的本心,以什么形式存在皆可

白衣案中慈幼局的掌事人,本该是好好呵护这些孤儿的,但她却为私利,将孩子卖给人贩子。
被拆穿后她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反而认为自己卖的都是男童,因为男人比妖怪更可怕,将他们卖掉是除后患。

即便是不将掌事人的过往经历进行细致描绘,也依然能够让人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她过往因男人遭受屈辱的画面。
而她鞭打白钰时说的话,也与管家让她帮人做事时说的话一模一样,在无法反抗的现实遭遇中,她从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

人与妖生性本善或是本恶,无法一概而论,她们后续选择行善或是作恶,也与其经历有关。
《不思异:志怪》将人与妖的界限模糊,输出人不见得全是善,妖也不见得全是恶的观点,深挖了他们的劣根性和闪光点的根源。

不同视角下的反思,催生观众的共情,打破人心中的偏见,或许才是志怪剧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