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刀”已满足不了,“金融枪”准备上演,美国继续在深渊游走

恨竹聊世界 2025-04-10 22:44:43

一年前,美国“金融女王”耶伦在北京表示,美国不想与中国脱钩。“我们两国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全面分离对双方都是灾难性的。”她说。

12个月过去了,特朗普掀翻桌子,最新表示104%的关税还不够,打算对华的关税提高到125%。

彭博经济估计,从中期来看,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将几乎消除美国从这个亚洲制造业大国的所有进口。总体而言,美国对所有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24.7%,这意味着未来两到三年美国GDP将受到3.6%的打击,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将上升2.1%。

世界贸易组织警告说,特朗普的滚动关税将导致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额总体收缩约1%——比世贸组织此前的预测低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美国在另一方面宣布没有反制的国家,可以缓90天,实际上就是在拉拢其他国家和美国站到一起,可惜特朗普想多了。

除非美国宣布没有关税,看似90天,只不过是乌托邦而已,当然“跪了”的国家肯定会持续跪下去。

另一方面,看到中国始终底气十足,美国心里也没底,所以玩了一个心理战术。这里面有个逻辑:

2024年,美国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1992亿美元,从中国进口4625亿美元,贸易逆差2633亿美元。就双边贸易平衡预测哪一方将在贸易战中“获胜”而言,优势在于顺差经济体,而不是逆差经济体。顺差国中国正在放弃销售,销售纯粹是钱;美国,这个赤字国家,正在放弃它在国内没有竞争力或者根本没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金钱是可替代的:如果你失去了收入,你可以削减支出,在其他地方寻找销售,将负担分散到全国,或者减少储蓄(比如,通过财政刺激)。像大多数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一样,中国的储蓄大于投资——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有太多的储蓄。调整会相对容易。不会出现严重的短缺,而且它可以用国内销售或向其他国家销售来取代通常向美国销售的大部分产品。

像美国这样总体贸易逆差的国家,消费大于储蓄。在贸易战中,他们放弃或减少他们需要的东西的供应(因为关税使他们成本更高),这些东西远不如金钱可替代或容易替代。因此,受影响的是面临短缺的特定行业、地区或家庭,有时是必需品,其中一些在短期内是不可替代的。

赤字国家也进口资本——这使得美国更容易受到对其政府的可靠性及其作为一个做生意的地方的吸引力的情绪变化的影响。当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地决定大幅增税并给制造商的供应链带来巨大不确定性时,结果将是减少对美国的投资,提高其债务利率。

简而言之,美国经济将在与中国的大规模“关税战”中遭受巨大损失,如果特朗普征收的关税水平超过100%,肯定会构成贸易战。事实上,美国经济将比中国经济遭受更多的痛苦,如果美国升级,痛苦只会增加。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白宫就是痴迷甚至打算再从其他领域加码。如今,看到“关税战”占不到便宜,特朗普可能从另一方面下手-金融。近期美国财长抛出言论-向中国发出警告,称抛售美国国债将不利于中国实现人民币贬值的目标。

看似在回应市场传言,实则阴险的很,因为这个操作我们肯定不会,其他当下如此,这是一个阳谋。

不仅如此,他还威胁把在美上市的中企踢出美国市场。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共有286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总市值为1.1万亿美元。

可见,美国未来会用各种手段针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思维已经形成,如果再往大说,战略上美国已经在越来越多领域与中国作对且不计后果,这点我们必须提防。

0 阅读:13

恨竹聊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