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蓄势待发!我国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或在今年超过45亿

吹响数码号角 2025-04-22 03:56:03

近日,TrendForce发布了一篇让人形机器人圈内人“喜大普奔”的文章:中国市场已有 11 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计划在 2024 年开启量产,其中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和乐聚机器人等 6 家厂商更是雄心勃勃,目标是在 2025 年实现年产超千台的壮举。想象一下,未来大街小巷可能到处都是这些“钢铁直男”在忙忙碌碌地跑腿送快递或者跳舞逗趣。

据该预测相关内容显示,到 2025 年,我国的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突破 45 亿,加上马斯克那颗充满野心的小脑袋里的 Tesla Optimus 计划(据说要量产数千台),这无疑将为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供应链注入一剂强心针,带动整个生态布局更加完整。毕竟,没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持,这些机器人连“站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战场还是集中在 B 端领域——工业场景、高校科研以及少数商用场合。这些地方的人形机器人更像是“工具人”,负责搬运货物、模拟实验或表演才艺,日子过得相当充实。但要说让它们进入 C 端家用场景,那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C 端用户可不会满足于一个只会搬砖或者跳广场舞的“半成品”,他们期待的是全能型选手——既能帮忙做饭扫地,又能陪聊解闷,甚至还能教孩子写作业。这就要求机器人具备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自主交互水平,说白了,就是得“聪明”点。

然而,从 B 端到 C 端的跨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技术上的挑战外,还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毕竟没人愿意看到自家客厅里突然出现一台“黑客版”机器人吧?当然,成本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还不至于为了炫耀而花几十万买个机器人回家当摆设。因此,C 端市场的商业化落地注定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驶向彼岸。

0 阅读:0

吹响数码号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