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激战正酣,唯独美国没有对俄罗斯征收对等关税,原因是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基本上没有了贸易往来,对俄罗斯加征对等关税也不会有任何效果。但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围堵和打压一点儿都没减少。美国国会参议院以两党罕见一致的速度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草案,宣布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铀等能源产品的国家征收500%的二级关税。

根据草案内容,美国将矛头直指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第三方买家。任何国家每进口1美元的俄罗斯能源,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面临5美元的惩罚性关税。这种“连坐式制裁”的本质,是将国际法框架下的主权国家贸易关系,扭曲为美国单边意志的延伸。美国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宣称:“我们必须切断俄罗斯通过能源收入资助战争的资金链”。这一招可谓阴险毒辣,然而数据显示,俄罗斯2024年对华能源出口占其总量的47%,对印出口占35%,美国的真正意图是通过经济胁迫,迫使中印等新兴经济体在俄美之间“选边站队”。

美国这一制裁若落地,无异于对全球能源市场发动“自杀式袭击”。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能源出口若被强行阻断,将导致国际油价飙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直接触发全球通胀与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欧洲作为俄罗斯能源的传统依赖者,其工业体系可能因能源成本激增而陷入瘫痪;而中国作为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进口成本将骤增32%-45%,直接冲击国内制造业与民生。

美国试图通过“二级关税”建立一套凌驾于WTO规则之上的“制裁帝国”体系。当一国仅因与第三方的合法贸易就被惩罚时,全球贸易秩序的根基已然动摇。这种将美元霸权武器化的行为,正在加速“去美元化”浪潮。俄罗斯与中国、印度签订本币结算协议,北极航线与里海通道的能源运输网络加速成型,便是最直接的回应。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俄以“战略协作”破局。在制裁草案公布次日,中国外长王毅赴莫斯科与普京会晤,重申“中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干扰”。美国的这些骚操作,绝对不会动摇中俄的贸易合作,只会让中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