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皇帝到一老妇家吃饭,老妇:这里你不能坐,皇帝:赏黄马褂

明星大都会会 2025-04-14 15:54:57

一说到康熙帝,大家都会想到啥?

有人觉得他是古代君主专制社会里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也有人认为他在位的时候奋发图强,成就了康乾盛世的根基,更有人说他政治才能出众,达成了国家的完整与统一。

不过,一提到康熙皇帝,就必然得讲讲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趣事。

有一回,康熙皇帝微服出巡。他到一个老妇人家里吃饭,就坐在了一个柜子的前面。这老妇人,不让康熙坐在这儿。但到最后,康熙皇上把黄马褂赏给这个老妇人。

【康熙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就是康熙,他在永历八年也就是1654年出生。

他,是顺治帝的三儿子,而且还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

他8岁就当上皇帝了,到了16岁的时候,顺利地把大臣鳌拜和鳌拜的那些党羽都给除掉了。

在他执政的时候,那可是特别努力地治理国家,就是因为他这么用心,才确定了咱们中国现在的疆域范围,还推动了多民族国家走向统一。

他当政的时候,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

国内叛乱不停歇,国外还遭遇着他国入侵。

国内发生叛乱的时候,他可积极,先把三藩之乱给平定了,又收复了台湾。

咱国家北方,沙皇俄国来入侵了。康熙帝那可是相当了不起,始终把民族大义放在心里,对沙俄的入侵坚决抵抗,最后让沙俄签了特别有名的《尼布楚条约》。

他政治才能超棒,是清朝初期特别杰出的政治家。

在他执政的时候,政治很安定,国家也特别强盛。

在经济方面,他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在他执政的时候,经济可繁荣了,这就给“康乾盛世”打下了根基。

他在位的时间长达六十一年,不管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还是在世界的历史当中,这都是数得着的。

1722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康熙皇帝驾崩了,死的时候68岁。

在古代,医疗条件不咋发达的时候,康熙皇帝那可算是长寿的了。

这和康熙皇帝平日里的养生之道分不开。

康熙皇帝对饮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他觉得,饮食就得讲究营养搭配得均衡些,可不能偏食,暴饮暴食也不行。

吃东西,就得讲究清淡些,把健康放在首位。

每次出去巡查的时候,他只要到了一个地方,就老是不接受山珍海味,就只吃当地应季的菜。

在饮水这方面,他的要求可高了。

通常,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然后用蒸馏水。

康熙皇帝,他平时很注重养生,这可是他能高寿的秘诀之一。

他死了之后被葬在景陵,庙号是圣祖仁皇帝。

他的年号是“康熙”,于是我们就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所赏赐的黄马褂】

有一回,康熙皇帝在内蒙古的巴林草原上微服出访。

他扮成商人的样子,他的侍从们也都扮成伙计的模样,跟在康熙皇帝后面。

康熙皇帝骑了头毛驴,走在这群人的中间。

晌午的时候,众人都累了,康熙皇帝就说找个地方歇会儿。

有一个侍从讲:“往南边没多远就是柳泼子,那儿有个蒙古营子,咱们能去那儿歇脚。”

于是,所有人都朝着侍从所指的方向,热热闹闹地出发了。

没走多远,嘿,真就瞧见面前有一个蒙古营子。

瞅见这个蒙古营子,大伙都特别高兴。

康熙皇帝那儿请示完后,这伙人就仨一群俩一伙地走进各个蒙古包了。

康熙皇帝跟一个侍从瞧见近旁有个蒙古包,就奔着那个蒙古包去了。

蒙古包的主人看到有客人来了,就急忙出来招待。

走近了一瞧,这个蒙古包的主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

康熙皇帝在得到主人的许可后,就和侍从走进了这个蒙古包。

刚进去,就瞧见蒙古包正中间摆着个柜子,柜子上头有个被黄缎子遮着的相框,到底是啥东西,还不太能看出来。

康熙皇帝恰好就坐在柜子的前面。

旁边的老婆婆看到这种情况,一下子就变得特别不高兴了。

她对康熙皇帝讲:“我尊敬的客人,您坐到右边去。”

康熙皇帝稀里糊涂的,一下子就懵住了。

旁边的侍从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对他说:“这是草地这边的习俗,在北方那个位置是尊贵的,可不能随便就坐。”

康熙皇帝听到这儿,心里就想,自己可是九五之尊,是天之骄子,这世上还有啥位置自己坐不得的。

于是他放声大笑,嘴里说道:“那我就更得坐这儿了。”

他话还没说完,这位老婆婆的脸色就变得特别难看了。

她对着眼前这个不知深浅的客人呵斥起来:“你晓得不,你坐的那个位置是供谁的?那可是当今皇上的位置!”

说着,就把盖在相框上面的黄缎子拿掉了,嘿,一个镶着紫檀木边框的画像就露出来了。

画像里有一位男性,神情很严肃。

老婆婆跟商人打扮的康熙皇帝还有侍从说,画像里的人就是现在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带着人在草原打了胜仗,草原这才安定下来,草原上的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所以,草原人民对康熙皇帝那可都是恭恭敬敬的。

在他的画像前面,我们啥东西都不会放的,就更别想坐在康熙皇帝前面。

在草原人民心里,这种行为可是非常不敬的。

于是,这位老婆婆又对康熙皇帝讲:“尊贵的客人,您还是坐到右边去吧。”

嘿,没成想,这位客人瞅着眼前的画像,笑得更欢了。

他大笑着说:“这哪里像现在的康熙,完全就跟庙里的判官似的!”

老婆婆一听,气得不行。

老婆婆心里寻思着,这客人打哪儿冒出来的?咋就这么张狂,在康熙皇帝的画像跟前都敢胡言乱语,真是让人没法理解。

她一边这么寻思着,一边急忙把这位客人和跟着他的伙计撵出去。

伙计看到这情况就想跟老婆婆争执起来,康熙皇帝赶忙把他拦住了。

康熙皇帝往右边挪了挪身子,依旧满脸带笑,他对老婆婆讲:“老婆婆,您可别生气,我就觉着您供的画像和现在的皇上长得不一样。我老能见到皇上,皇上压根就不长这样。”

老婆婆听这位客人把话说完,这才气消了些。

随后,老婆婆满脸疑惑地对这位客人说道:“你见过康熙爷?”

这位客人笑着回答:“是的。”

老婆婆瞧着这位商人,急忙又问道:“你是从京城来的商人?”

康熙皇帝听完老婆婆的话,笑了一下,啥回答也没给。

旁边的侍从看到这种情况,急忙跟老婆婆讲:“掌柜的又饿又渴,您赶紧给我们弄点吃的,我们吃完还得接着赶路。”

这位老婆婆一听客人说见过当今圣上,马上就恭敬起来,急忙去给客人准备饭食。

客人吃完饭,又在蒙古包里香香地睡了一觉。

康熙皇帝一醒来,就打算出发了。

出发之前,他让身旁的侍从给这位老婆婆留些银子。

可是不凑巧的是,侍从发觉身上没带银子。

这可咋整?

侍从犯难了,自己陪着当今圣上出门,哪有吃完饭不付钱的道理?

康熙皇帝看到这个情况后,就吩咐侍从把一件明黄色闪光缎马褂从驴背上拿下来。

他把这件明黄色闪光缎马褂递给老婆婆,还对老婆婆讲:“过三天,就会有人来赎这件黄马褂的。到那时候,你得管他要一沟牛、一坡羊才行,要是不给,就别把马褂赎给他。”

说完,客人就骑着毛驴大摇大摆地走了。

嘿,还真就像预料的那样,才过了三天,巴林王府的人就来。

巴林王府的人瞧见这位老婆婆后,就跟老婆婆讲:“老婆婆,前天康熙皇帝到这儿来过,他拿一件黄马褂抵了饭钱。我们今儿个是奉了命令来的,就是想把那件黄马褂给赎回去。”

老婆婆听完之后,才晓得前天来的人是当今的康熙帝,这可把她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她一想到康熙皇帝赏给自己的黄马褂,心里就直犯嘀咕。

老婆婆琢磨着,这黄马褂可是当今皇上亲手赏的,把这黄马褂搁在家里,家里就能世世代代都平平安安的。

老婆婆一想到这儿,就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

她把儿子叫到跟前,跟儿子讲:“康熙皇帝的黄马褂就在咱们家。这黄马褂能保咱全家世世代代平安顺遂,所以,这件衣服咱说啥也不能交出去,得把它藏好。”

就这样,这件黄马褂被这位老婆婆给藏起来了。

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巴林草原上那可是传得特别广,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

【黄马褂的用途及作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件黄马褂如今到底在哪?

调查发现,老婆婆珍藏的那件黄马褂如今就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博物馆。

这可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旗县级的博物馆,馆里收藏了超多文物,大多是契丹和辽代的陶瓷,还有清代蒙古族的生活用品。

康熙皇帝当年赏给老婆婆的黄马褂,就在博物馆里陈列着。

就瞧这件黄马褂,长度到肚脐那儿,袖子,长到肘部,四面还都开褉,一眼瞅过去就晓得老值钱了。

嗨,“黄马褂”这东西,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挺熟的。

“黄马褂”,可不只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更多的那是一种荣耀。

咱中国古代的时候,黄马褂实际上是分两种的。

一种是清代的官服,另一种,就是皇帝御赐的“黄马褂”。

第一种情况,只要是被任命的大臣,基本上个个都能穿黄马褂。

就像御前大臣、护军统领、内大臣、侍卫什长这些人,都是穿黄马褂的。

这黄马褂就跟咱们现在上班穿的衣服差不多,它就是用来表明身份的,里面可没掺和多少权力的事儿。

而第二种“黄马褂”,那可是皇帝亲手赏赐的黄马褂。

这件黄马褂可不只是一件普通衣服,更关键的是,它代表着一种荣耀。

好多时候,黄马褂就是皇上钦赐的一种权力象征。

皇上要是钦派大臣到外面去办案,为了让大臣办起事来方便,就会赏给大臣一件黄马褂。

这黄马褂,就跟皇上的圣谕是一个样儿的。只要是皇上钦派的大臣把皇上赏的黄马褂一拿出来,别的大臣就会像皇上到跟前儿了似的,对他恭恭敬敬的。

康熙皇帝当年在内蒙古巴林草原赏赐给那位老婆婆的黄马褂,同样也属于第二种黄马褂。

那件黄马褂老值钱了,简直价值连城。既然这么值钱,为啥那个老婆婆不拿皇帝亲手御赐的黄马褂去换一群牛、一群羊?或者干脆卖给别人也行。

首先,能被皇上亲手御赐黄马褂的人那可没几个,得到皇上亲赐的黄马褂,这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已经不是用钱能比得了的了。

再说了,咱就是普通老百姓,能见到当今皇上的机会那是少得可怜,好多人恐怕一辈子都瞅不见当朝皇上一眼。

这位老婆婆,她不但见到了康熙皇帝,还得到了康熙皇帝御赐的黄马褂,心里那肯定是乐开了花。

老婆婆可敬重康熙皇帝了,就那张康熙帝的画像,她都当成宝贝似的,每天像供神明一样供着。

这样的话,康熙皇帝亲手赏赐的黄马褂,这位老婆婆肯定会更加珍惜,怎么可能为了钱就把它拿去抵扣。

其次,皇帝御赐的黄马褂可是个稀罕东西,能得到它那可就是无上的荣耀。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可是天大的福气,大家肯定想把它好好珍藏起来。

要是把它转卖给别人,可能一下子能拿到不少财物。但是,万一哪天让皇上知道了,自己把皇上亲自御赐的东西卖给别人了,在皇上眼里,这可是大不敬的罪,这明显就是没把皇上放在眼里嘛。

所以,为了家族平平安安的,这黄马褂可得好好保存起来。

另外,老婆婆之所以把黄马褂留存下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件黄马褂能让整个家族永远平安顺遂。

黄马褂那么稀有,能得到它的人肯定没多少。

当朝皇帝亲赐了黄马褂,这么一来,这件黄马褂就有了一定的权力。

要是有那么一天,这位老婆婆的子孙后代犯事儿了,等那时候把这件黄马褂拿出来,办案的官员一瞧见,肯定会把这个案子好好斟酌斟酌的。

要是有需要的话,官员也会向上汇报的。

要是没犯特别大的死罪,就冲着这件黄马褂,老婆婆的后人也能无罪开释。

所以,在这件事上,这位老婆婆可相当有远见了。

她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整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平平安安的。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