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抗战剧《亮剑》里,有这样一段令人热血沸腾又不禁心生疑问的情节:李云龙决定攻打平安县城时,下令让独立团 6 连连长黄志勇在褐阳沟方向阻击日军 8 小时。而前来增援的日军竟是一个联队,人数接近 4000,装备更是齐全。最终,6 连在全军覆没的悲壮结局下,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坚守阵地整整 8 小时。这不禁让人思考,在真实的抗战历史中,一个连阻击一个编制完整、武器精良的日军联队,并且坚持 8 小时,真的有可能吗?
乍一看,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从兵力对比上看,一个标准的日军联队约有 3000 至 4000 人,而八路军的一个步兵连,满编状态下也就 100 至 200 人 ,兵力差距高达 20 至 40 倍。火力方面的差距更是悬殊,简直可以用 “天上地下” 来形容。一个步兵连通常只装备 3 至 9 挺轻机枪,基本没有重型火力支援;反观日军联队,重机枪、轻机枪、步兵炮、山炮、速射炮、迫击炮一应俱全,光是掷弹筒就能配备数十具。这样巨大的差距,让很多人觉得一个连阻击日军联队 8 小时,完全违背常理,是电视剧为了剧情效果而进行的夸张虚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深入挖掘抗战历史,就会发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特定条件下,其实有着发生的可能。
在 1943 年的刘老庄战斗中,新四军第 3 师 7 旅 19 团 4 连就创造了奇迹。当时,日伪军得到中共淮海区党政机关位置的消息后,立马派出 1000 多人(也有 1600 人的说法)的部队直逼六塘河。这股日伪军装备极为精良,不仅有山炮、92 式步兵炮,还有大量轻重机枪、掷弹筒以及骑兵部队。而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党政机关撤退的,是新四军第 3 师 7 旅 19 团 4 连,全连算上炊事班,总人数仅有 82 人,且装备非常落后。
1943 年 3 月 17 日,4 连在老张集、朱杜庄一带被日伪军包围,经过半日激战后成功突围。可 18 日清晨,他们在刘老庄一带再次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为了完成掩护党政机关撤退的任务,除已经撤离的炊事班外,4 连全员 82 人毅然选择就地阻击。上午 9 点,日军发动第一轮冲锋,先用火炮对 4 连阵地进行猛烈轰击。然而,4 连战士们如钢铁般坚守阵地,丝毫没有退缩。日伪军见轰炸效果不佳,又多次组织冲锋,却始终无法突破 4 连的防线。
到了下午,4 连弹药耗尽,面对冲入阵地的日军骑兵,他们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最终,4 连 82 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百姓发现一名重伤员,但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成功阻击日伪军 1000 多人长达数小时,还打退了敌人 5 次大规模冲锋。刘老庄战斗充分证明,在英勇无畏的战士们面前,兵力和装备的巨大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连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是有可能实现的。
回到《亮剑》的剧情中,“平安格勒” 战役发生在 1942 年,这个时间节点有着特殊的意义。自美军加入二战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将大量兵力抽调过去。这就导致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兵力和战斗力都有所下降。此时独立团 6 连所面对的日军联队,已不是 1937 年那种战斗力极强、穷凶极恶的部队。
此外,八路军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编制内扩充力量,采用了一些灵活的办法。一方面划分出大量独立和地方部队,像李云龙的独立团就不在正规的 3 个国防师编制内;另一方面,在大编制下增加小编制数量,比如一个团可能会下辖 8 个营。李云龙在平安县城战斗后就曾提及自己有 8 个营。正常情况下,一个团也就 3 个营,兵力 3000 人左右,而八路军这种特殊编制下,一个团达到 1 万来人也并非罕见。所以,独立团 6 连连长黄志勇虽名义上是连长,但实际手底下可能掌管着一个营的兵力。此消彼长之下,6 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就并非毫无胜算。
从战术角度分析,如果 6 连能占据有利地形,形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态势,那么就能极大地增加阻击时间。比如在河北易县的太行山区,我军采用机动防御战术,利用崎岖山地不断机动转移,让日军难以锁定目标,从而改变了战场局势。假设 6 连在褐阳沟找到了类似易守难攻的地形,凭借险要地势抵消部分日军的兵力和火力优势,为坚守 8 小时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符合战争逻辑的。再者,日军这个联队是作为增援部队赶来,行动前可能准备并不充分,重火力的运输、部署或许存在漏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 6 连的压力。
综上所述,《亮剑》中一个连阻击日军联队 8 小时的情节,虽然存在一定的夸张成分,但并非完全脱离现实。无论是从真实的抗战案例,还是剧情中的时间背景、军队编制以及战术运用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在特定条件下,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战斗结果是有可能发生的。它不仅展现了八路军战士们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我军在艰苦条件下灵活作战、创造奇迹的历史事实。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分析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亮剑》中还有哪些情节值得探讨其在历史中的可能性呢?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在当时绝对不可能,电视节目里面都是吹牛的
别意淫了胡说八道,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8个小时,客观说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团都不行
不可能的事呢,电视剧就是胡编而已嘛
一个日军联队,满编状态是3800,但大部分都做不到满编,特别是抗战后期,甚至一些联队也就2500左右。另外,亮剑中这个八路军步兵连是重新集结后的,名义上是个连队,实际上都六七百人了,这点剧情有交代。所以兵力比并没有1比20那么夸张,再加上防守的具有一定地利优势,所以也不能算神剧情
褐阳沟!故名思意,这样的地形必然利于打阻击战!
褐阳沟,听地名也能猜到其地形,有隘口,有制高点,两边靠山,中间一条独路,前面一片开阔地。这种地形,部队人数再多也施展不开阵型。没有携带重型武器的话,只能靠人数优势,多次小规模人员不要命的冲锋,以多换少,磨掉防守方战斗力。这种地形的战斗场面,自古以来何其多,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可别吹牛皮了,一个连怕是连日军一个排都拿不下
白日做梦
神剧终究是神剧看看乐子就行了别太当真,现实中一两百人挡住一个联队八小时只有74军这种王牌军才有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的兵力对比,就八路军的弹药量,鬼子就算排队上去堵子弹,也冲过去了
抗日神剧 无所不能
实际就是不可能拖延8小时!!!
加强连,独立团集合的时候副团长说看到六连以为是二营来了九二重机枪也扛上了。有利地形阻击鬼子长途跋涉,加上民兵骚扰死命令催心态也崩
李云龙到独立团打的第一仗是历史中的围歼关家脑的500日军 这是有名败仗 电视剧里独立团一个冲锋打下来了
假的一批
别忘了松骨峰阻击战,我军就是创造奇迹的,化不可能为可能。
让《巧奔妙逃》里说书的来段口技,一个人狙击日军一个联队也不是没有可能[鼓掌]
神剧而已,哔哔叭叭
感觉不可能,那个时候我们的战士太苦了,武器和对面是天壤之别,体力也没有对面好。靠意志,当时枪里能有几颗子弹呢…哎
神剧就是神剧,扯七八蛋那么多。
当一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热血男儿们被激起保家卫国斗志的时候,很多不可能的也就变成了可能!
原型是小王庄消息,亮剑拍过,永不磨灭的番号也拍过,这个日本鬼子官方有记录,几百人阻挡了鬼子一个旅团两天,最后这几百人全部牺牲。
乐呵乐呵得了,你还当真啊
电视里早把小日子全民杀光
就是迟滞敌人快速行军致使敌人无法在预定时间到达战场而已,弱势兵力弱势武器想阵地阻击是不可能的。除非关键地形的关键节点,但这种机缘太少了。历数中国5000年一共也没几回。
这么强的战斗力,委屈了八年[点赞][点赞][点赞]!
老李手下一个连可不止那点人,还有县大队区小队呢,而且打的也不是正面阻击,主要是炸桥布雷和麻雀战袭扰
看那些抗日神剧,深有体会:日本鬼子真惨,被困在中国14年,要不是投降,真的就全军覆没了。
地形➕意志,真的能创造奇迹,抗美援朝不就很多这种嘛
你这兵力不对,你忘了当时李云龙的部队已经扩充了八倍,张大彪一个营就有两千多人,那么可以肯定一个连至少有八百人上下,参战的还有县大队和区小队,抗日战争后改编时县大队是团级建制,区小队是连排一级的编制,就算没那么多,至少县大队加上区小队有个四五百人应该问题不大,不然黄连长也不会让他们独立守一个山头,所以防守的总兵力至少应该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nb大了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也够呛,一个联队正常编制是3000-3800人,并配备一个炮兵中队,中队也就是一个连
如果子弹打不光那还是有可能的,可当时的的一个士兵才配多少发子弹?说起来拼刺刀那就是笑话,你有子弹就开枪没子弹了就拼刺刀,难道鬼子是傻子吗?直接来一梭子他不香吗?干嘛要傻不拉叽的拼刺刀呢,抗战是多么神圣多么困难的事,可如果都这样拍下去就不得不怪现在的人都
报告团长!据侦查员传来消息,刚刚从太原方向开来大批鬼子。并且携带有重武器。其前锋已到达十五里小庙。才遇到我地方民兵小股阻击,便迅速脱离接触,急于向南开进!意图很明显,平安城定是 朝不保夕!
亮剑里打平安李云龙的团人数是师级,加上地方武装人不少了,在有利地形下以全连牺牲为代价能挡住日军联队8小时。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到志愿军时期3个人都能硬刚美军,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精彩,所以你在质疑什么?想起一句话“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按照日军作战原则,鬼子一个满编3800人联队对战的是国军一个约20000人的普通军,一个千余人标准大队对战一个国军六七千人的普通师,躲在 太行山里喊口号的一个连能阻击一个联队八个小时?天方夜谭!除非地形特殊,而且人手冲锋枪和机枪,还有打不完的子弹和手雷,所以自吹自擂罢了!
还有区队
抗美援朝一个班阻击几百人的战斗不在少数,回顾曾泽生将军的阻击战,铁原阻击战,松骨峰,,,
区小队民兵连队也上了
八小时,完全不可能,当时这种力量对比打阻,不撤两小时内全军覆没
能撑一个小时都牛逼的很
评论区完全忽略了山对面牺牲的县大队区小队
亮剑是抗战神剧的祖宗
给你一个师的,在火力碾压情况下,不是不怕死就能解决的,
抗美援朝一个人守俩阵地,挡一个师…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表彰大会,哪一个不是神仙?
一个加强连加上县大队区小队,按亮剑中的设定有六七百人,依托有利地形抵抗支援的日军8小时,还是有可能的,相比之下独立团强攻县城才更梦幻
第一亮剑也是神剧,程度好些。你说楚云飞打的,还可信点,毕竟武器好些。
飞虎山,铁原阻止战……著名战役多了,怎么不可能?
说不行的,估计都没仔细看过这个剧集吧?那时候老李部队人数大增,打平安县城召集手底下人的时候,他们有账户说过,底下的营都发展成团级规模了,连也都扩到差不多营级人数了。另外再加上区小队,县大队,人数估摸着也大几百人了,同时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以全部牺牲的情况下阻敌八小时是可能的。
还有勇气等因素。华灵庙,晋绥军一个连对战四百多鬼子,在对方偷袭情况下,不但守住阵地,还将鬼子全部杀死杀伤。二十四勇士活炸弹壮举直接把鬼子心态打崩了,再不敢去进攻华灵庙一带。
再说不可能我们可就要手撕鬼子了,还有馒头炸弹
手撕鬼子,头抗导弹的抗日剧还有信不信的疑问?至少人家拍超人电影,会指明是科幻片
抗战神剧开端,把抗战时期叫得上名的战斗都大杂烩到一部剧,甚至连关家恼这样的败仗也整成了胜仗。从此港台导演纷纷恶搞抗战剧。
越战中有一人阻挡美军一个团,志愿军有一个人阻美军一个师!!!
还有一个区小队300多人
日军联队编制是最少一个主力大队再配几个中队主成,主力大队满编战斗力有保障。中队就说不好,有后勤的有辎重的有炮兵。日军联队编制大的有两个主力大队配几个中队人数几千快达到一个乙种师团的规模,小的可能连主力大队都没有。所以特定情况下一个满员八路军主力连配合县大队区小队等地方武装依托地形抵御日军4000人联队八个小时的进攻不是没有可能
完全有可能,前提是阻击或防御,有天时地利人和,800能破十万,斯巴达300勇士能抵挡5万波斯军队。
去看看那些一等功臣,战斗英雄的事例,无知者无畏,丢人现眼!
不可能,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最拿的出手的战绩,平型关大捷,也只是炸了日本的一支运输队,得到了一百多支完整的步枪,还有一些其它物品,即便对付一支运输队,战损都能达到一比一,更何况一个野战联队,即便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都绝不可能
偷换概念,日伪军,那就基本都是伪军了,和日军能是一个概念?日军一个连能抗我们这么多人是有,国力差距太大
有一段历史,听说我军好几万人反扫荡,打击日本一个联队(貌似500人),然后日本给困住了,几次想吃他们,就是没吃到,反应给突围出去了,我军因此牺牲了几千人,小日本才牺牲几十人,所以说不要抵看小日本,正视的问题差距,才是对得起那些牺牲性命的烈士……
那时候大部分伪军都不是真心为日本人卖命,伪军军官可能是汉奸,那些伪军士兵大部分都是混口饭吃,不会真对自己人开枪。
张大彪一营2000来人。这一个连起码300-400人。然后,几个区小队,也是连级编制。起码再来200到300人。加起来一千来号人。地形优势,层层阻击。全员战死。这时候小日子一个联队的兵员不可能是满员。最多2/3也就是1500-2000。没有绝对优势。
千万别小看了先辈,难道他们创造的奇迹还少吗[点赞]
想多了,正史军史,没有。电视剧电影有。
基本不可能,你说的是阻击,阻击就只能在必经之路绕不开的地方,以那时候纯正日军和我军伤亡兑换比基本不可能!不要拿极其个别的个例当常态
啊
你说行就行[笑着哭]
怎么可能,日军一个联队能打跨防守的国军一个师,硬刚一个军,八路军再利害,也不可能用一个连阻挡那么多日军
电视剧里面消灭冈崎大队那个,,也是夸大过分了,,真实历史彭德怀组织了一个主力师也没打下这个五百人的大队,
你们不看电视剧吗,那是一个连还加上县大队,区小队,民兵
抗日神剧[得瑟]
神剧,自嗨剧。打着爱国旗号来降低中国抗日战争的付出。
亮剑每年都刷一次,你说是神剧,就“神”在这里。我就纳闷为什么大决战三大战役现在没有一个网站可以看。
甲午战争时 基本个把小时就守不住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解下,占据天时地利防守及埋伏偷袭是可能的
这不是单纯的阻击任务。是迟滞敌人的进攻!以绝对的劣势兵力火力迟滞延缓大股建制敌人的攻势,实现本方的战术甚至战略意图。就是拼光了,这样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八个营一万人,一个营在当时应该最多四个连,一个连起码有四五百人,当时能担任这么重要任务,应该不会低于500
战争最不缺的就是奇迹[捂脸哭]
阻击战,先理解阻击这个词。结合地形上的优势,褐阳沟,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适合打阻击的好地方,剧中也说了除主力部队外还有地方部队和县大队和区小队,总兵力应该有近千人,加上本就占据了有利地形。有利地形+信仰+士气+战斗意志,能不能守住八个小时不好说,四五个小时还是可以的。楚云飞在战后做了总结,一是占据有利地形,部队梯次配置,以逸待劳。二是在三五八团投入战斗以前八路军就阻击了八个小时,降低了敌人士气。第三是增添了部分美式装备,能跟敌军进行势均力敌的炮战。
都是假的,只有一部抗战电视剧:叫我的团长我的团才接近
当时开战前已经铺垫了6连比一个营还多那就是400人以上,加上县大队区小队差不多4.5百人就差不多一千人了,加上地形就有可能了
依托有利地形,层层阻击,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地表最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
县大队和区小队民兵呢,不都是一起打的
不可能,胡扯蛋。
人家说日军,你拿伪军来举例,这是一回事吗?
看啥形势下了
大场面啊
不止一个连,人家说的是一个连加上县大队区小队民兵,而且这个连还有土炮,再加上提前埋的地雷,地势有利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的
政治信仰坚定,纪律严明的八路,在残酷战争锻炼下战术灵活,战斗力非常强大,。而且开头集结的时候这个连长还在和战友吹牛,估计弹药也是相对充足的。想想松骨岭,汉江,铁原这些阻击战,面对火力强大的美军也能完成任务。
防守有地利,依托工事,八路军虽然是一个连,但很可能是超额编制的,我记得似乎还有民兵以及358团也在旁边吧,在不用防空的情况下所以阻击一个联队8小时有可能,但也是要用命去拼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趁着天没黑只要你敢想,半个班在半小时内歼灭一个日军甲级师团都没问题!
占据有利地势,加上士气,是有可能的
李云龙这个战绩是拿几个传奇将领加一块凑出来的
杨勇、卫立煌、白儿岭。
胡说八道!别说一个杂牌连就是主力115师平型关打日寇一个后勤运输队,数倍兵力还是占据有利地形打伏击结果伤亡比鬼子还大!
亮剑就是神剧鼻祖,关家脑战役两万人围攻,牺牲三千多人依旧拿不下山崎大队500人,电视里直接就通过手榴弹拿下了
刘老庄阻击战我记得有个电影的。
电视剧不是历史,亮剑只是比抗日神剧稍微真实点
桂林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