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球领先 → ❌ 补时阶段丢球 → ❌ 终场前被绝杀✅ 预选赛高光 → ❌ 正赛两连败✅ 全年15+场热身赛 → ❌ 体能仍成致命短板
预选赛曾逼平韩国,进攻流畅,被誉"最具潜力一代"
正赛却进攻哑火、防守漏洞百出,判若两队
核心艾比布拉状态全无,是战术问题还是球员透支?
2️⃣ 日本教练的"魔鬼训练"适得其反?主帅上村健一推崇高强度训练+以赛代练
但实战中球员体能崩溃,比赛尾声连续丢球
球迷质疑:"练得狠,但练得对吗?"
全年安排15+场高质量热身赛,对手含日、韩、乌兹别克
预选赛连胜让球队信心爆棚,赛前喊出"必进世少赛"
结果?小组垫底出局,暴露实力认知偏差
💡 深层反思:中国青训的老毛病又犯了🔴 问题1:战术僵化,过度依赖个人能力预选赛靠球星闪光赢球,正赛对手研究透彻后束手无策
缺乏体系,进攻靠蒙,防守靠拼,毫无成熟打法
🟠 问题2:体能训练不科学,大赛扛不住高强度训练≠科学训练,球员透支却无实际提升
对比日韩球队的全场高压逼抢,我们连90分钟都撑不住
🟢 问题3:青训选帅,到底该用洋帅还是土帅?上村健一带队1年多,战术风格仍未成型
未来U16、U17是否继续聘用外教?本土教练能否更懂中国球员特点?
这次失败,绝非偶然,而是中国青训长期问题的缩影。
短期:足协需全面复盘,评估教练组是否留用
长期:建立科学青训体系,避免"练得苦但练得差"
最关键:别再盲目自嗨,认清真实水平!
📌 一句话总结:"我们总在期待'下一代',但如果不改变,下一代只会重复同样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