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牺牲后,警卫员却从前线回来,师长质问:你怎么活着回来了

浩舞默话 2025-03-27 14:52:38

“你们团长都牺牲了,你怎么却能活着回来?”

面对师长的质问,警卫员不知该作何解释,只好沉默地低下头,只身一人承受着师长的怒火。

自然,师长徐信也并非不懂战争的残酷,能在当时问出这样的话,也是因为对手下团长的牺牲太过悲痛,一时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徐信(后左2)

等反应过来后,他长叹一口气然后补充道:“事已至此,赶紧找人把你们师长的遗体找回来。我们也该给他的家属一个交代。”

那么,当时牺牲在战场上的这位团长究竟是谁?为何贴身守卫的警卫员安然无恙,他自己却再也没能回来?

随军入朝、出师不利

1951年2月17日,第63军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在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的指挥下开动奔赴朝鲜。

当时他们下辖共三个师,分别是第187师、188师和189师,总兵力可达3.6万人,隶属于抗美援朝第19兵团。

因为当时我军的战斗物资有限,火炮仅240门,且无坦克和空军支援,所以为了能避开美军的耳目,免受敌方飞机的轰炸,我志愿军大部队基本都只能“趁夜入朝”。

傅崇碧

结果即便如此,大规模部队行军还是难免走漏风声,也让美军的战机得逞过几次。因此在这之后,我军便开始选择绕道,走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

但弯曲狭窄的小路,加上是夜间行军,且为了避免车灯暴露位置,车辆只能摸黑前行,导致军车在小路上事故频发。

比如当时时任志愿军187师559团团长的邓仕均,就曾因陪同师长一起乘车勘察地形,突然遭遇敌军飞机的轰炸,然后连人带车一起滚落下山崖。

而他,也就是我们在最开始提到的那个团长。

不过好在他们此时还算福大命大,这次事故并没有直接夺走他们的生命,而是让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其中邓仕均和他自己的警卫员受伤最重。后来幸好两人被军长傅崇碧派来搜寻的人及时给救走,这才都捡回了一条命。

同时此时,联合国军那边派出的美军第1军,以及加拿大旅和韩军第9师等,总兵力规模也已经达到了4.7万人。

不光如此,他们还精心配备了约1300多门火炮、400多辆坦克,以及高密度的空中支援部队,妄图将我们这新入朝的3.6万人一口吃掉。

此时,朝鲜半岛的战局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面对如此情形,为了能尽快回归部队,邓仕均在战地医院养伤时也没有闲着,几乎一有时间就叫人拿来朝鲜半岛的地图,潜心研究、仔细琢磨战术战法。

在等自己的身体刚好一点时,他便迫不及待地跟组织提出想要回归部队的想法。可为了避免他旧伤复发且新伤未愈,上级一直都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直到朝鲜半岛上第五次战役真正打响,其手下的559团却因群龙无首,所贡献战绩并不太理想时,上级才同意他当即回归部队。

邓仕均与“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爆破英雄”李勇的合影。

能上前线是个好事

当听闻这个消息,邓仕均的贴身警卫员也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

虽然他也担心邓仕均身上的伤还没有养好,但长久相处下来,他更懂邓仕均此时真正在意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战功卓著的将领,上级很是重视和看重邓仕均,随时都准备将其再次提拔。

可对邓仕均而言,比起高官厚禄,他更喜欢在战场上拼搏。尤其是能上前线,对他而言更是一种极致的诱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邓仕均极其珍惜自己能上前线的每一个机会。否则等他被提拔成189师副师长的时候,能上前线的机会就更少了。

就这样,邓仕均怀揣着满腔的抱负,再次回到了团部。

而在邓仕均回团后,感觉心里有了主心骨的559团,在之后的战斗中果然表现非常亮眼,战斗力更是呈指数形式上升。见状,邓仕均也很是高兴。

可让邓仕均没想到的是,很快,一场更大的“意外”会悄然来临!

硬碰硬以命相搏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邓仕均所在的69军是当之无愧的志愿军主力,打了不少大仗和硬仗。

也正是在此次战斗中,559团遭到了美军一个主力兵团的猛烈袭击。当时美军不仅在人数上多于邓仕均所率领的兵团,在武器装备上更是远优于我军。

但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邓仕均不仅没有丝毫的害怕和退缩,反而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战场的精准把握,一口气击退了敌人至少六次的猛烈冲锋。

此时,邓仕均所部的歼敌数量,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人。

但之后为了帮助其他部队转移,为他们争取更多的迂回时间,邓仕均接到了上级发出的紧急命令,要求他继续带着部队在此处坚守几个小时,等到晚上12点再行撤退。

这下可让邓仕均犯了难,因为他也知道此时自己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都所剩无几,留下恐怕是凶多吉少。

但考虑到友军部队,邓仕均最终还是咬着牙接下了这个“军令状”。

此后,邓仕均率领着自己的部队一直坚守在阵地上,继续以血肉之躯和敌人硬碰硬。

但就在他们好不容易坚持到部队即将撤离时,意外发生了。

两发炮弹,一个英魂

当时邓仕均带着部队边打边撤,眼看着就要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却在某个狭窄的岔路口,被突然从天而降的一发敌军火炮给炸伤。

因为伤在左大腿,邓仕均当即就摔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了。

看到这种情况,邓仕均的警卫员想都没想,一个箭步就冲到邓仕均的身边,然后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止血药品,一股脑往他的伤口上撒去。

眼看着后面追击的敌人越靠越近,警卫员也不敢过多耽搁,撒完药就联合身边的战士,一起将邓仕均搀扶起来,准备将其转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没曾想,就在他们刚一起身,敌人的第二颗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再次在他们身边爆炸。

因为这次炮弹的落点位置比上次更近,所以爆炸后产生的巨大的冲击波裹挟着尘土,直接就将他们震飞出去好远。

而当时警卫员身上背着的邓仕均团长,也再次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要命的是,这次炮弹爆炸时四射的弹片,直接将邓仕均的头部给击中了。

如此重击,邓仕均当场就晕死了过去。不多久后,因为伤势过重,邓仕均在警卫员的怀里光荣牺牲了。

之后警卫员和559团的其他战士,找撤离路线上的老百姓从家中寻来一块木板,就这样抬着邓仕均的遗体继续前行。

但最后因为大家要撤离到一个安全地带,且事先必须先经过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

可在渡河过程中,因为大家手中的家伙事有限,无法保证邓仕均遗体的安全,之后经过商议,大家便只能先找一块开阔地,将邓仕均团长的遗体就地掩埋起来。

就这样,邓仕均团长被留在了河对岸,而警卫员则先行返回大部队去找帮手。

再后来就发生了文章最开头那个场景。

一定要将遗体给抢回来!

很快,邓仕均牺牲的消息也传回了国内,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

听闻这个噩耗后,毛主席先是沉默了许久,然后直接一封急电发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作战总指挥部,要求他们:“一定要将邓仕均烈士的遗体给抢回来!”

可遗憾的是,之后邓仕均所在的团和师部一口气派出了30位战士,还是没能将邓仕均的遗体给找回来。

原来,为了避免目标过大引起敌人的注意,师部无奈将原先计划的200人缩减到了30人。可等这30人真的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那里早已被一众美军占领。

更重要的是,这伙美军还不是一般的美军,而是拥有着无数先进坦克、大炮的美军重型装甲部队。

如此情形,想要将邓仕均团长的遗体安然无恙地抢回来,似乎是不太可能。

随后他们根据师部的建议,继续在这里蹲守了几天,却还是没能等到一丝机会。就这样,抢回邓仕均团长遗体的计划宣告失败。

自此,邓仕均团长便一直被留在异国他乡。

幸运的是,此时邓仕均团长的妻子已经为他诞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终究是没让英雄的血脉就此断绝。

邓仕均和儿子

后来为了缅怀丈夫,邓仕均的妻子不顾自己的一双儿女尚且年幼,坚持要到邓仕均曾为之付出生命的朝鲜看看。

最终在上级的妥善安排下,邓仕均妻子的愿望也得以被实现。

苑秀珍

面对着丈夫牺牲的方向,邓仕均的妻子眼含热泪说道:

“他是为保家卫国牺牲的,我一定会好好地活下去,好好地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让他们将来也继承自己父亲的遗志。”

图|前排右一为邓仕均

青山有幸埋忠骨

2014年3月28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归国,邓仕均时年已经60多岁的儿子邓其平,以及女儿邓菊平也早早来到沈阳烈士陵园等待。

可让他们失望的是,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未能等到自己的父亲回家。

邓其平

这一段烈士用生命书写的艰辛历史,岂能不悲哉!壮哉!

让我们为老一辈革命英雄,以及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英雄家属们,送上自己最真挚的敬意!

图|邓菊平(左)和邓其平(中)

0 阅读: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