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大举侵华,蒋介石号召各地方武装派系,停止之前的武装冲突,因此桂系、粤军、川军、东北军、滇军等武装派系,都走向抗日战场。
整整八年的全面抗战中,有不少的将领牺牲在战场上,其中军职最高的是川军李家钰,和西北军旧部的张自忠,二人都是国民党的集团军总司令。

第二十九军将领
张自忠早年在北洋军旅长车震手下当兵,后来车震在军阀混战中战败,他就加入了冯玉祥的部队,之后跟着冯玉祥南征北战,国民第一军成立的时候担任团长。“中原大战”时期,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反蒋,这时候张自忠已经当上师长,率兵和中央军作战。
“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瓦解,张自忠与宋哲元、冯治安、刘汝明等人组建第二十九军,他本人担任第三十八师师长,之后率兵参加了“长城抗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因为和日本人签订了一些条约,因此被国人骂作为汉奸,而他忍辱负重,率兵走上抗日战场,参加了“临沂保卫战”等战役,通过战功洗刷汉奸的骂名。
后来张自忠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率兵在湖北西部地区抗日,最终在“枣宜会战”中牺牲。

张自忠
1891年,张自忠出生于山东临清,父亲张树桂是一个举人,六岁的时候在私塾读书,加上父亲的鞭策,张自忠从小就很聪明。
1900年,张树桂到江苏为官,就把张自忠也带去了江苏。
1905年,张树桂升为赣榆县的知县,这时候的张自忠已经是青少年,他性格比较豪爽,经常替朋友出头,父亲觉得他喜欢闹事,所以就把他送回老家。不久,张树桂因病去世,张自忠就和母亲搬到临清县城居住,靠着从前的积蓄和产业,一家人生活还不错,在母亲的的操办下,十六岁的张自忠和乡绅李化南的女儿李敏慧结婚。
1908年,张自忠考入临清的高等学堂,当时国内反清起义频发,张自忠接触到很多革命新思想。

张自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张自忠考入天津的北洋法政学堂,同时也加入了同盟会。
1912年,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当上北洋总统,临清籍的车震在北洋军里面当旅长,张自忠的父亲和车震有一些交情,所以张自忠就跑到车震部队当兵。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当时车震在湖南担任长岳镇守使,他的部队被护国军打败,因此车震就退出军界。车震觉得张自忠是个可造之材,所以决定帮帮他,于是就带着他去找老朋友冯玉祥,冯玉祥见到张自忠后,发现他长得浓眉大眼,浑身散发英气,所以很爽快收留了张自忠。
那时候冯玉祥担任北洋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张自忠在部队里面当中尉排长,他的连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变色龙将军”石友三。

冯玉祥
1918年9月,冯玉祥率兵驻守在湖南常德,在那里成立了军官教导团,鹿钟麟担任团长,张自忠被送往教导团学习。
1923年,冯玉祥冯玉祥担任北洋陆军巡阅使,兼第十一师师长,部队驻守在北京南苑,张自忠在学兵团当营长。北京的冬天很寒冷,一些士兵不愿意在下雪的时候训练,这让张自忠很气愤,说下雪就不想训练,那以后上了战场不是要当逃兵。为了激励士兵们,张自忠带头脱下自己的棉袄,在雪中跑起步,在他的带头下,士兵们也都老老实实的训练。
1924年初,张自忠升为学兵团团长。不久“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率兵在山海关和张作霖的奉军作战,冯玉祥趁机和胡景翼、孙岳一起在北京发动兵变,把北洋总统曹锟软禁。为了避免吴佩孚的部队回援北京,冯玉祥主动出击,派张自忠率兵前往长幸店,把吴佩孚的一个交通兵团给缴械,很快吴佩孚在前线被张作霖打败。

张自忠
北京的兵变成功后,冯玉祥组建了国民第一军,张自忠担任团长,率兵驻守在丰台地区。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人反蒋,张维玺担任南路军总指挥,张自忠担任南路军第六师师长,率兵在平汉线和蒋介石中央军作战。5月中旬,张自忠率兵打败支持蒋介石的徐源泉部队,占领了许昌的十五里店,接着张自忠率兵转移到陇海线,支援其他的反蒋部队,打败了中央军张治中的教导第二师。
9月,由于反蒋联盟内部不和,加上张学良率兵支援蒋介石,最终反蒋联军战败,冯玉祥被迫下野,西北军也遭到瓦解。当时张自忠的第六师,除了有一个旅跟着梁冠英投奔蒋介石,剩下的还有五千人,也西北军残部里面兵力最多的,这也是张自忠日后发达的本钱。

宋哲元
1931年上旬,在张学良的扶持下,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等人组建了第二十九军,宋哲元担任军长,刘汝明和秦德纯是副军长,冯治安为第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为第三十八师师长,他的部队战力最强。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第二十九军前往喜峰口和日军作战,为了支援刘汝明在罗文峪的防线,张自忠和冯治安各派一个团,归刘汝明指挥。由于晋绥军商震部的冷口防线,被日军攻破,第二十九军被两面夹击,所以二十九军被迫撤离喜峰口,最终国民政府和日本人和谈。
1935年12月,宋哲元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张自忠担任委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三十八师师长等职务。

张自忠
1937年4月,张自忠前往日本考察,当时日本人提出一起经营华北铁路和开矿,但都被张自忠拒绝,于是日本人就在报纸上面谣言,说张自忠拿了日本人的钱,要出卖华北地区的主权,因此不少人误以为张自忠是“亲日派”。
7月,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打响,当时宋哲元对张自忠说,第二十九军就这点底子,如果都打没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能和谈就不要动武,于是张自忠就跟着宋哲元去见日本人,为了第二十九军的生存,张自忠和日本人签订了一些协议。但这些协议蒋介石根本不承认,说都是第二十九军私自签订的,蒋介石的强硬态度,让日本人很生气,于是就派重兵继续进攻北平。

赵登禹
7月28日,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死,宋哲元觉得北平不能待了,于是就任命张自忠为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第二十九军主力撤离北平南下。在走之前,宋哲元还以为能和日本人和谈,让张自忠留在北平和日本人谈判,张自忠对秦德纯说,你们走了什么事都没有,自己留下来,肯定会被骂是汉奸,秦德纯也不知道怎么安慰。
张自忠留在北平后,国人都认为他当了汉奸,说他是南宋时期的张邦昌,就连他的老部下们都骂他,他的亲哥哥受不了流言蜚语,居然选择自杀。9月上旬,张自忠发现日本人的真实野心,是想占领整个中国,于是他就态度强硬,当日本人建立了“华北治安委员会”,张自忠知道没有必要和日本人谈了,因此通过美国人的帮助,张自忠逃离了北平。

李宗仁
张自忠来到山东后,蒋介石就命令韩复榘把张自忠押送到南京,毕竟是西北军老战友,韩复榘也没有动粗,让秦德纯陪张自忠去南京见蒋介石。到了南京后,冯玉祥、宋哲元、李宗仁等国民党大佬,向蒋介石求情,而蒋介石之前也挺欣赏张自忠,所以就让他戴罪立功,任命他为军政部中将副部长。
1938年1月,由于前线战事紧张,蒋介石重新起用张自忠,让他以第三十八师旧部为基础,扩编为第五十九军,张自忠亲自担任军长,率兵前往徐州,归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指挥。
当时日军重兵进攻临沂,如果临沂失守,徐州的北面就全部暴露,负责坚守临沂的是庞炳勋第四十军,在日军的进攻下,第四十军伤亡惨重,张自忠向李宗仁请愿,率兵去临沂支援第四十军。而张自忠和庞炳勋之前有矛盾,李宗仁怕二人不和谐,所以就让参谋长徐祖诒跟着一起去临沂,调解二人的关系。

庞炳勋
看到张自忠率兵来支援自己,这让庞炳勋非常感动,二人之前的恩怨也一笔勾销,通过二人的团结合作,临沂守住了,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争取到宝贵时间。“徐州会战”结束后,张自忠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冯治安为副司令,率兵驻守在湖北襄樊一带。
1939年3月,日军大举进攻鄂西地区,张自忠率兵在随州、枣阳一带消灭日伪军上万人,使称“鄂北大捷”。年底,日军对长寿店发动进攻,驻守在这里的是第三十三集团军麾下的第一三二师,双方大战一个星期,张自忠派出一个加强团,绕道日军在钟祥的司令部,最终日军指挥系统破坏,所有的日军撤退。
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由于日军查到了张自忠在襄河的指挥部,当时张自忠身边只有两个团的兵力,于是就带着两千人去找大部队。可惜在渡河的时候,日军已经追上来了,张自忠率兵抵抗,但实力悬殊大,在日军的层层包围下,张自忠身边只剩下几百人。

张自忠
在战斗中张自忠受伤,他让身边的副官马孝唐等人想办法突围,自己受伤是不可能突围出去的,如果自己牺牲了,就让冯治安副总司令管理第三十三集团军。刚开始马孝唐等人还不愿意突围,还是张自忠以死威胁,他们才突围,最终张自忠身中好几枪壮烈牺牲,终年四十九岁。
5月16日,第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亲自率领敢死队,从日军手里抢回张自忠将军的遗体。5月28日,张自忠将军遗体送到重庆,蒋介石亲自主持追悼会,追赠他陆军上将军衔。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他的妻子李敏慧也因为伤心过度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