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CC系”特务首领程天放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3-10 08:37:06

民国时期,国民党有两大特务组织,分别是军统和中统,其中军统是“武特务”,主要执行刺杀、搜集情报等见不得光任务,负责人是戴笠;而中统是“文特务”,主要负责党务,处置国民党内部的异己,和对付国民党以外的政治团体等,负责人是徐恩曾。

中统是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创立的,由于陈氏兄弟还控制着国民党的中央组织部,因此陈氏兄弟以中统和中央组织部为基础,成立了政治团体“CC系”,然后向文化、教育等区域横向进展。“CC系”成员遍布文化、教育、金融、党务等机构,在这些领域进行政治宣传,巩固国民党的统治,所以“CC系”是典型的文化特务组织。

陈果夫

程天放是“CC系”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年轻的时候领导过学生运动,后来去往加拿大留学,并且加入国民党,从事着政治宣传工作。程天放回国后,深受陈氏兄弟信任,先后担任过江西、安徽、湖北三省的教育厅厅长,和多所名牌大学的校长,在教育界培养了很多国民党的死忠粉。

另外程天放还担任过国民政府驻德国的外交官,为国民政府取得了不少德国的军事援助,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德国和日本狼狈为奸,他才辞去了外交官职务,之后回国担任四川大学校长。解放战争末期,程天放担任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内战结束后,他逃到台湾,继续在教育界工作。

程天放

1899年,程天放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是江西新建,他的曾祖父程矞采当过清朝的湖广总督,这是清朝天花板级别的官职。程天放的爷爷和父亲,也都是清朝的官员,因此程天放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还能接受最好的教育。

1909年,程天放十岁那年,父亲程仲芝因病辞官,带着一家人回到江西新建老家。程天放回到老家后,就在当地私塾读书,他学习成绩很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被所有人称为神童,可惜两年后父亲去世了,但靠着几代人的积蓄,一家人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1911年底,辛亥革命爆发,由于程天放还小,不可能去参加起义,为了响应革命热潮,他剪去了自己的辫子,还在县城到处发革命传单。

程天放

1912年,民国成立后,程天放考入南昌的中学堂。

1916年,程天放考入上海的复旦公学,当时袁世凯称帝,程天放积极参加反袁活动,加入了“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学生进步团体。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的学生举行游行,程天放是学生代表之一,被选举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会长和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的总编辑。当时孙中山也在上海,他听说程天放是个有志青年,于是就召见程天放,这一次二人的相见,让程天放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心。

1920年,程天放取得公费留学美国的资格,在伊利诺大学学政治,程天放积极性高,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代表。

1922年,程天放在美国正式加入国民党。由于国内军阀混战,留学生的生活补助经常断发,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程天放就开始找工作。当时加拿大华侨们创办了《醒华 日报》,总编辑黄季陆是资深国民党员,因为要回国参加会议,黄季陆就把总编辑的位置让给程天放,就这样程天放才有了稳定收入。

1923年8月,程天放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深造,他被推举为中国国民党加东分部部长,负责在加拿大为革命做宣传和筹款工作。

1926年8月,北伐战争爆发,程天放在加拿大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像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青睐,因此成为“CC系”的大将。

陈立夫

1927年,程天放担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随着北伐的顺利进行,国民政府控制的范围扩大,程天放当上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参事等职务。

1929年,北伐战争结束后,程天放担任安徽省政府委员、教育厅长、安徽大学校长等职务。

1930年,“中原大战”时期,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联手反蒋,程天放短暂的代理过安徽省政府主席,也是国民党最年轻的省主席。

1931年,程天放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32年,程天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不久又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

1933年,程天放担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程天放在教育界影响力很大,按照陈氏兄弟的命令,他在各大学校进行政治宣传,培养了很多国民党的死忠粉。

程天放

1934年,程天放担任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

1935年,程天放担任国民政府首任驻德国大使。当时国民政府和德国经济来往密切,特别在军火贸易上面,德国还派了很多军事顾问帮忙训练部队,因此驻德国大使的担子很重,蒋介石考虑了好久,才把这个位置给程天放。

程天放交际能力很强,他刚到柏林,就经常到德国总统府、外交部、经济部等重要部门,去拜访那里的高官,和他们搞好关系。虽然当时国民政府实力弱,但每次有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程天放都会跑到德国有关部门去抗议,因此解决了很多外交问题,另外程天放还和其他各国的驻德国大使也有来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给程天放下了两个指示,第一希望德国可以保持中立,第二希望德国可以保持和国民政府的军火贸易,程天放的压力特别大。8月,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了一些合约,这遭到德国的不满,程天放赶紧跑到德国外交部解释,说现在中国和日本发生了战争,为了避免和苏联有摩擦,不得不签订一些合约,这并不影响国民政府和德国的关系,希望德国政府能理解。

程天放

抗日战争初期,德国还保持了中立,也输送了一些军火给国民政府,但这些遭到了日本的抗议,毕竟德日两国是轴心国盟友,德国不能去得罪日本,所以决定停止和国民政府的军事贸易。

1938年2月,为了自身利益,德国宣布承认“伪满洲国”的存在,不光停止和国民政府的军事贸易,还要召回军事顾问。得知这些事后,程天放跑到德国外交部抗议,可德国官员根本不理他,还要求留学德国的军事生全部回国。

5月,伤透心的程天放辞职,蒋介石让外交次长陈介继接任驻德国大使。10月,程天放回国,以后没有再接触外交工作,还是回到教育界。

1938年12月,程天放担任四川大学校长,由于程天放是“CC系”大将,身上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四川大学的教授和教育界官员,都说怎么能让一个特务当大学校长,所以反对程天放当四川大学校长。可国民党高层铁了心要程天放当校长,四川大学的教授们就开始罢工,最后还是四川本土实力派们调解,程天放才顺利当上四川大学校长。

程天放

程天放在教育方面能力确实不错,短短两年时间就扩大了四川大学规模,是西南地区最好的大学,而且程天放在国民党高层有关系,为四川大学解决了很多麻烦,因此四川大学的教授们也认可了程天放这个校长。

1943年,程天放调任国立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兼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程天放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1946年3月,程天放负责中央政治学校从重庆迁回南京的工作。8月,他辞去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职务。

1947年,程天放当选江西地区的立法委员。

程天放笔迹

1948年,程天放担任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

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程天放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1950年,程天放随国民党退到台湾,担任首届“教育部部长”。

1954年,程天放辞职去往美国,在华盛顿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工作。

1958年,程天放返回台湾,担任“考试院”副院长、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务。

1967年2月,程天放在台北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3 阅读: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