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喊冤叫屈,广厦的失败,应该自身去找原因
出人意料,常规赛第一名在8进4的系列赛中已经先失两局,大比分1:2丢掉了天王山之战,这让人大跌眼镜。也有广厦的球迷,感觉不可思议的同时,喊冤叫屈,认为最后时刻,韦瑟斯庞拽孙铭徽那个球应该是违体。

心情可以理解,但请问,你要是以第一名的水平,早早拉开比分,还至于较劲那么一个球吗?何况,那个球,前面退守的全是青岛球员,根本不符合违体的要素,怎么判?说韦瑟斯庞是冲人去的?可录像回放,明显的韦瑟下手是掏着球了,只不过,孙铭徽挣脱了,挣脱的时候,韦瑟是顺势拉了一把。不能说全是冲人去的吧?即使是有这个因素,这个球也是可判可不判,特别是结合球场形势,青岛球员有三名已经退守,不判也是正确的。
何必如此吹毛求疵?大方点,输了球总结经验教训,下把再来。以常规赛第一的雄风,翻盘两场,冲击半决赛,那是多么爽的事?那才是常规赛第一的风采,如此纠结,说明本身的幼稚和不成熟。

就临场比赛来看,第一个排兵布阵就犯下了错误。为什么用奈特换下了卡尔顿呢?相对而言,卡尔顿更高,吨位也更大,护筐能力要好于奈特。
其实,这连续多场,青岛的打法就是内线开花。用杨瀚森上线策应,并吸引防守的注意力,而米奇才是主攻。这位力量型的中锋,余嘉豪和琼斯都顶不住,而且他内外兼修,拉到外线也有远射。是一个不善张扬,却绝对好用的内线。

他们先是在内线使用米奇,打好开场,压缩防守。然后,那就是杨瀚森站顶弧为控卫掩护,给锋线分球,用他们准确的三分投射砸碎你的防守,延续比赛。
可以看到,奈特根本防不了米奇,他连得4分,是青岛首节拉开比分的战术需求,广厦刚一收缩,赵嘉义和韦瑟斯庞连续投射得分,首节就22:12领先两位数。而广厦还是依靠布朗的单兵强杀,结果他和孙铭徽连手10投0中。
请问,你纠结最后的那个违体与不违体,何不找一找开场,布朗和孙总的手感呢?如果扔进一个,后面你还有必要去纠结吗?
你球扔不进去,怪罪裁判,岂止是幼稚,简直是有点无赖的感觉。堂堂联赛第一,10投0中的纪录,你怪天还是怪地啊?

另外,在第四节开场不久,孙铭徽找到了手感,连续三分,还有一个中路突破,顶着杨瀚森打进。非常漂亮,也非常涨士气。可以说,就是那个球,让广厦的势起来了。球场上是讲“势”的,得了势,就掌控了局面,就掌控了节奏,赢球的感觉就找到了。
可是,鬼使神差,王博大手一挥把孙铭徽换下。神奇吧?等着比分焦灼,韦瑟斯庞换下总失误的鲍威尔后,连续冲击广厦防区,拿下分数的时候。再换孙铭徽,他在场下坐凉了,找不到那个节奏和手感了。

最后,只能依靠小布朗的单打独斗来追分。这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一旦失手,将没有机会回天,何况这是天王山,五局三胜制很关键的一局。
而这边,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招数,只能用韦瑟斯庞的单打来应对布朗的单打。那么,朱俊龙号称防守第一人,在国家队时也是看中他的防守。为什么不缠死韦瑟斯庞呢?
前三节,像逛街,青岛始终以10分左右的分差压制着广厦。这三节,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防守上强度,进攻推进加快轮换呢?尤其是第三节,是比赛的关键一节,都干什么去了?拿下第三节,就奠定的基础。还用得着在第四节,纠结一个犯规的哨子吗?

别认为青岛好打?杨瀚森已经是更加成熟,持球的刹那,青岛的进攻立刻会稳下来。他的策应和分球,是青岛的中轴。而青岛其他的球员,又都是自带准星的。包括那个后上来的替补吕俊虎,你敢放吗?
有轮转,有投手,还有灵活而有威胁的中锋,甚至还有一个埋伏在底线的假中锋,真的攻击手。韦瑟斯庞的控球与进攻都入化境,放眼CBA出其右者不多。凭什么就不能将你广厦拉于马下?
要不是鲍威尔本场打得不好,急急忙忙的,上线被包夹,失误过多,广厦要想迫近比分还是很难的一件事。但青岛的调整就快多了,发现事情不好,立刻让韦瑟斯庞换下鲍威尔。而且,这一换,决定了比赛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