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波音,中方部分叫停美国天然气进口,我大使对俄方宣布一好消息

石江月 2025-04-21 19:18:13

中美贸易“脱钩”危及能源命脉?中方对此早有预料,随着一个好消息被我驻俄大使公布,中国能源领域少了后顾之忧。

先是拒收美产飞机及其零部件,再是部分叫停美国天然气进口。这场事关未来的中美关税战里,我们还有多少“牌”可打?

最近这段时间,中美关税战之火持续燃烧,能源合作领域也未能避免不受波及。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最新披露,中国“完全停止自美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行动,已经持续了超过70天的时间。

不同于特朗普政府所热衷的“关税加码”这种无聊数字游戏。中美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进出口贸易方面的“脱钩”之举,是真的会给域内能源安全带来战略影响。

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中美已经在液化天然气领域完成部分“脱钩”的前提下,中方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保障能源安全,捍卫自身权益?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用一席话给出答案。日前,一家俄罗斯媒体在采访张大使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2025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会否增长”这一问题。

对此,张大使虽然没有把话说死,却也用一席话给中俄能源贸易带来了好消息——张大使说,

“有很多买家都在请求大使馆帮忙,希望尽快和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建立联系。我认为之后进口肯定会增加。”

张大使的这番话,与俄罗斯外交部部长鲁登科本周早些时候作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就可以从俄罗斯得到多少”的表态,可谓是遥相呼应。

双方高官的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就是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中俄对扩大双方在石油、液化天然气等战略资源领域进出口贸易一事的态度,是相当积极的。那么,俄罗斯可以依靠吗?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规模,仅占到中国全年进口总量的5.4%。

对俄罗斯这样一个以能源出口为经济主要增长点的国家来说,在中美关税战蔓延之际,鼎力相助,帮着我们能源安全体系“查缺补漏”,是一件难度并不大的事情。

因此不论看战略还是讲现实,中俄进一步扩大战略资源交易规模的事项如果真能成行,那对两国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双赢。

事实上,除了战略资源领域之外,中方已经在航空产业方面先行一步。有外媒透露称,中方似乎用一纸“禁令”主动完成了对美“脱钩”。报道称,

日前中方宣布了一项禁令,要求中国航空公司暂停进口所有美资、美企提供的飞机及其零配件。

这一纸禁令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禁令实施第一日,以波音为首的美国航空生产企业就惨遭重创。据美媒披露,至少八十架波音飞机被搁置在仓库中,陷入了既不能交付,又不能退回的尴尬境地。

当然,中方从来不是特朗普那样的莽夫。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我们,早在主动反制美国的行动开始之前,就未雨绸缪地准备好了应对之策,用来消弭中美“脱钩”带来的行业震荡——

比如,中方多次对空客、巴航等世界航空业巨头发出邀请。这些企业的掌舵人也相继作出承诺未来扩大对华投资规模、提升对华投资质量,填补美企退出带来的产业空白。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中美关税战、贸易战中,中方确实从始至终都很硬气。这一点就连一贯颠倒黑白的CNN、BBC等西方媒体都不得不承认。

但新的问题也随着接踵而至:在相继出掉航空、能源这两张“大牌”之后,接下来面对美方,我们还“有牌可打”吗?

事实是,如今的我们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国之一,能出的招太多了。

最经典的莫过于医药领域。美国的医药产业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不假,但他们制造成品药的原料药从哪来?不说别的了,就连维C、青霉素这种最基础的原料药,都得从中国买。

再比如军工。美国的军工产业称得上独步天下了吧?可近些年来,美国媒体仍旧不断有“直接给美军供货的国防供应商里,有上千家中国企业的身影”这样的惊天猛料爆出。

军工制造,这可是美国最大的经济支柱之一。中方能在这个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参与如此之深,意味着我们手上握有可以直接影响美国经济根基的“撒手锏”。

综上所述,在这场中美对垒中,我们不必担心无牌可打。实际上正是因为始终有牌可打,我们才有底气在全世界面前喊出与美方“奉陪到底”的宣言。

1 阅读:149

石江月

简介:深度防务分析,看西方如何评论中国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