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关系如同历史的长河,在利益的博弈与合作的需求中不断演变。当特朗普政府将税率飙升至令人瞠目结舌的3500%,对中国四个友好国家额外加税时,这一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险恶用心?又会给地区和全球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国际事件。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据报道称,柬埔寨税率达3521%,理由是该国“拒绝配合调查”;越南为395.5%,泰国375.2%,马来西亚34.4%。这一系列关税举措看似针对太阳能产品,实则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政治目的。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贸易战在此前就已存在历史脉络。拜登政府时期就埋下了伏笔,2023年美国太阳能产业以所谓“中企在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设厂进行‘替代出口’,对美太阳能产业不公平”为由,启动了关税反倾销调查。2025年直接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额关税,这无疑是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
东南亚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环节占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强大的成本竞争力。中企在东南亚国家设厂是产业链合理布局的结果。然而,美国却不这么认为,其声称东南亚四国制造商受益于政府补贴,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美国出口产品,这一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白宫(资料图)
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的真实目的在于“离间计”。美国试图通过极端关税手段,逼迫东南亚国家“选边站队”,让这些国家“摆脱中国的供应链”,以此来破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是要利用关税问题对这些国家施压。此前有美国媒体披露,即便美国自身在太阳能供应链关键环节缺乏自产能力,其出口企业也多依赖中国太阳能板和组件,却还要求打压低价出口的东南亚国家。
面对美国的无端挑衅,东南亚四国态度鲜明。越南虽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明确表示不会出卖中国的利益,因为中越在诸多领域有着共同利益,两国关系有着深厚的基础。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访华后对中美关系有清晰认知,中方在访华期间与其谈妥多项合作,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泰国果断表示不会妥协。马来西亚与中国签署互免签证,中马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美国难以动摇。柬埔寨更是与中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如中柬铁路等重大项目,中柬关系持续向好。
白宫(资料图)
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强硬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谈判不过是打着“对等”的幌子,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中方希望相关国家明白,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若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美国的这一行为暴露了其自身的困境。在国内,特朗普政府面临着诸多问题,骨干成员丑闻不断,大量美国民众要求国防部长等官员下台,美股也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联储对其政策持消极态度,特朗普想撤换美联储主席却遭到阻止。国际上,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不得人心,东南亚国家无一愿意破坏与中国的互惠性贸易,表明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的图谋已被看穿。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是全球优质市场。美国想“切割”中国同全球市场的经贸联系,注定是一场徒劳。中国选择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对话沟通,领导人出访深化了政治互信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中国开放与温和的姿态,更受东南亚国家欢迎。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发展才是必然选择。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行为,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