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队加时惜败辽宁,CBA名记为何点名批评1位球员表现糟糕,认为他不该留在场上?

晨曦间 2025-04-17 10:02:54

CBA季后赛,总是充满着戏剧性和意外。

这次,轮到新疆队体验了一把从天堂到地狱的滋味。

客场挑战辽宁,他们一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却最终在加时赛中黯然落败。

这场比赛的结果,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胜负,更引发了关于关键球员表现和教练决策的激烈讨论。

尤其是一位CBA名记的赛后点评,更是将矛头直指新疆队的一名球员,认为他的糟糕表现和教练对他的使用是球队失利的关键原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场跌宕起伏的比赛,探寻背后的故事。

这场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较量,新疆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赵睿、李炎哲、吴冠希等多名主力缺阵,面对阵容齐整的辽宁队,他们几乎不被外界看好。

新疆队的小伙子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硬是将比赛拖入了加时赛。

比赛的最后时刻,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新疆队领先3分,时间只剩下3.8秒。

按照常理,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犯规战术,打断辽宁队的进攻节奏,消耗比赛时间。

新疆队并没有这样做。

这个看似匪夷所思的决定,成为了赛后讨论的焦点。

著名篮球评论员“球圈赵探长”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教练刘炜在战术决策上的失误,或许是经验不足导致了他在关键时刻的犹豫。

除了战术上的失误,“球圈赵探长”还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新疆队球员朱旭航。

他认为,朱旭航在第四节两次罚球不中后,心态发生了变化,在加时赛中不应该再留在场上。

加时赛中,朱旭航的表现也印证了“球圈赵探长”的判断。

他多次错失良机,包括两次大空位三分不中,成为了球队未能逆转比分的“罪人”。

对于一些人提出的“虽败犹荣”的观点,“球圈赵探长”并不认同。

他认为,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就在于“赢家通吃”。

辽宁队主教练杨鸣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既然大家都拼尽了全力,哪里还有什么虽败犹荣?

胜利就在眼前,却被自己葬送,这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球圈赵探长”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

数据显示,朱旭航全场比赛替补出场14分02秒,投篮2中0,一分未得,只抢到1个篮板。

这样的表现,对于一名职业球员来说,无疑是不及格的。

尤其是在关键的季后赛,这样的低迷状态更是无法容忍的。

“球圈赵探长”认为,季后赛的比拼,不仅仅是技术和实力的较量,更是细节、心态、头脑和信心的比拼。

显然,朱旭航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够好。

他在场上的表现,不仅没有帮助球队,反而成为了球队的“拖油瓶”。

这场比赛的失利,对于新疆队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他们原本有机会在客场取得一场宝贵的胜利,却因为自身的失误和关键球员的低迷状态,最终功亏一篑。

回看整场比赛,新疆队在缺少多名主力的情况下,能够与强大的辽宁队拼到加时赛,已经展现出了他们的韧性和拼搏精神。

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和残酷性。

一个细小的失误,一个球员的低迷状态,都可能改变比赛的走向,甚至决定最终的胜负。

新疆队输掉这场比赛,固然有教练战术决策的失误,但朱旭航的糟糕表现无疑是更加重要的原因。

他浪费了多次得分机会,成为了球队未能抓住胜利的关键因素。

他的低迷状态,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教练用人的质疑。

那么,您认为新疆队这场比赛失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是教练的战术失误,还是朱旭航的糟糕表现?

又或者,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0 阅读:2

晨曦间

简介:晨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