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梦录得西方史话
1987年,云南正式出台明文条例。
每年4月13日至15日定为傣族泼水节的法定节假日。
泼水节在傣语中是“傣历新年”的意思。
要祭祀龙亭,举行浴佛仪式,放孔明灯,洒水祝福。
今年4月12日,傣族人民在娜允广场举行了“开泼仪式”。
不只当地的民众沉浸其中,其他地区的游客也想加入其中,体验一次泼水节的快乐。
一时间,五彩斑斓的小盆,形状各异的水枪纷纷上阵。
大家沉浸在泼水节的快乐中,享受着迎面而来的“水的祝福”。
但是,每年泼水节都会出现一些“恶心”的事情。
今年也不例外。
泼湿一身,幸福终身
泼水节,泼到身上的水都是福气,有驱除灾祸的含义。
所以,在这天大家可以尽情地往别人身上泼水,丝毫不用担心别人会生气,翻白眼。
就算是拿着大盆往警察身上泼,也是可以的。
毕竟,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祝福。
今年泼水节刚开始,背着水袋的男士就对着民警进行了一波攻击。
民警们捂着耳朵,笑盈盈地往前走,坦然接受大众的祝福。
几位大叔步步紧逼,但很礼貌地只是照着民警的背部呲水。
官与民打成一片,老幼妇孺,全民参与,好不热闹。
老人和大人端起盆,拿着手枪,好像回到了孩童时代,也算是犒劳了小时候爱玩的自己。
为了迎接泼水节,女士们早早准备漂亮的衣服,化上精致的妆容。
但不可避免有些化妆品不防水,被泼太多次之后眼线化成了熊猫眼,眉毛也都掉光了。
不过,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也不会有人为了“毁掉的妆容”而大发雷霆。
然而,在这样欢乐的日子里,总有人特立独行,让人感到厌烦。
有些没素质的男生,会趁着人多眼杂对女性图谋不轨。
咸猪手揩油,扒拉女生的衣服,满足自己龌龊的心理,实在可恨。
今年的泼水节倒是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
因为,早在泼水节开始,政府就下令不准恶搞妇女。
一旦出现去年的捉弄事件,相关部门会立马采取行动,请人过去喝茶。
所以,今年大家都乖乖的从泼水中找乐子,买了各种各样新鲜的泼水工具。
但是,这不代表今年没有奇葩事儿。
没了咸猪手,还有超绝高压枪。
黑衣小哥,终被制裁
泼水节的本质是欢乐,是祝福。
但总有些大聪明不合群。
今年,竟然有一个黑衣人背了一大壶水,连接高压水枪对着其他民众呲水。
高压水枪通常环卫工用来洗地,或者车主是用来洗车的。
因为水压强,洗的干净。
但要是水呲在人身上,一定是非常疼的。
黑衣小哥明知道高压水枪的威力,但还是我行我素,见谁呲谁。
就连坐在火车上的人,他都不放过。
管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躲不过他的攻击。
大家手里拿的都是普通的水枪,射程有限,水压也很温柔,根本不是黑衣男子的对手。
想着在过节,大家也不想斤斤计较,去和黑衣男子论长短。
为避免高压水枪打着眼睛,大家只能背对着他走。
他还很聪明,为了防止别人反过来攻击自己,出门前先带上了头盔。
这样,无论被人怎么泼自己,或者呲自己,伤害值都不会太大。
他自己倒是玩爽了,路过的民众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些人看不惯他嚣张的样子,拿起水盆往他身上泼水。
没想到,这小小的举动竟然惹怒了黑衣男子。
仗着自己手里的利器,一一报复身边那些给他泼水的人。
有些没往他身上泼水的,也无辜受到牵连。
呲水的过程中,黑衣男子气不过直接和身边的人动手。
被打的那个人正沉浸在泼水的快乐中,冷不丁挨了一拳。
回头一看,对方武装严实,无处下手,那叫一个心酸。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打人的黑衣男子不顾他人死活,只为自己快乐。
动手打人时因为地面湿滑,重心不稳,跌倒在地。
看他摔倒之后,旁边的人都很默契,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扶他。
黑衣男子迅速爬起来,对着白衣大哥拳打脚踢。
真是又菜又爱玩,还玩不起。
好好的一场泼水活动被他搞的乌烟瘴气,大家都不想看见他,合力将他带走了。
泼水节该怎么玩?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
后来,它被佛教所吸收。
在公园十二世纪末期,泼水节随着佛教被传进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越来越大,泼水节也成为傣族的民族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刚开始,泼水节只在信奉少部分村寨举行。
直到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会晤缅甸总理,与当地的民众泼水同乐,泼水节的知名度才得以提高。
知名度扩大之后,各个村寨之间举行泼水节的时间却大不相同。
为了使泼水节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符号,政府出台了明文条例规定泼水节的时间。
政府有意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泼水节了解到这个民族,这座城市。
2006年,泼水节被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来,泼水节不再是简单的泼水节,它联合了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体验风土民情。
即使在疫情期间,泼水节都没停,只不过从线下模式改成了“云泼水”,并且全方位展示了泼水节特有的民俗文化。
如此一来,全国民众都可以通过直播观赏了解傣族的泼水节。
2024年,是傣历第1386个新年节。
这一年,泼水节还和当地招商引资洽谈挂钩。
仅仅是泼水节当天,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了5.3亿元。
泼水节的本质没有变,但是它的功能正在不断被扩大。
它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认识云南,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窗口。
大家想要的是一个友好的,文明的泼水环境。
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咸猪手,强行拉开游客车门咣咣一顿呲,或是黑衣小哥那样目中无人的做法,都只会给云南文旅抹黑,给傣族的泼水节抹黑。
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一点点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
切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玩笑影响了全国人民对泼水节的整体看法。
结语
玩就要开开心心的,大大方方的。
要敢玩,玩得起,且要文明的玩。
希望傣族泼水节越办越好,也希望大家都机会都可以亲临现场感受泼水节的氛围。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