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速行记
“南京市大屠杀不存在”、“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
他曾身居高位,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人之一”。
却因一系列的荒唐言论和行为沦为笑柄——前《人民日报》主编马立诚。
公开攻击我国抗日英雄,声称爱国者都是暴民。
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认为中国人不应该插手。
甚至还发表了许多精日著作《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脱离反日》......
位高权重的“汉奸”代言人,马立诚经历了什么?
跳梁小丑,扫地出门
曾经的一段时间里。
马立诚在中国新闻界可谓是响当当的存在。
曾担任《中国青年报》副主任、《人民日报》总编辑。
被东京大学聘为客座研究员,北海道大学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德高望重的新闻人,却非要自己作死。
2002年,马立诚公开发表了一篇著作《对日关系新思维》。
文章中,他大肆称赞日本人,并用尽一切办法为日本侵略军开脱罪孽。
可能是觉得不“尽兴”吧。
马立诚又接连发布《脱离反日》《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等文章。
在文章中承认日本军队挑衅在先,中国军队还击在后。
但他笔锋突然急转,即使这样中国人也应该对战争承担一定责任。
原因竟是:中国纵容反日人士、甚至怂恿人民反抗日本,这才激怒了日本。
一时间,马立诚的精日言论引发了国人争议。
当时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反日运动?
还不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非作歹?
难道日本这样做了,中国人民还得全力配合他们吗?
这样是非不分的人,也是得到了报应
——马立诚被单位开除了。
只是没想到,脱离了工作的束缚,他竟变得更加疯狂。
“南京大屠杀”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在铁证面前,马立诚却公然否认这一悲剧的存在。
他声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日本根本没有理由为此道歉。
国仇家恨不能忘
除此之外,马立诚还曾表示:
日本一些人对历史问题在认识上是有些错误。
但要搞好两国关系,两边都有责任。
比如中国反日电视剧、反日电影的密集播出,很无聊很不严肃的。
马立诚为了支撑其荒谬观点,还抛出了一系列“证据”。
质疑南京当时的人口数量,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的人口只有20万,战后却增加到了25万。
马立诚的这一说法完全无视了历史事实。
南京大屠杀期间,大量难民涌入南京。
同时有大量平民被日军杀害,遇难人数远超30万。
马立诚被网友怼的毫无招架之力。
但为了争口气,他开始“放屁”:伤亡是战争中的常态化,不能算作大屠杀。
除了否认南京大屠杀外,马立诚竟为日本军国主义进行辩护。
声称:日本军队是“爱好和平的”,全世界人民都相信日本军队。
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了多少弥天大罪?细菌战、化学战等等。
这些罪行罄竹难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马立诚却试图为这些罪行进行辩护。
还声称战争中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判。
他的这些言论,让日本一部分人更加肆无忌惮地否认历史、歪曲事实。
然而,对于马立诚来说,这种精日言论还有很多。
结局大快人心
还曾攻击过中国的抗日英雄。
大言不惭地称:爱国的是“暴民行为”,污蔑抗日英雄为“极端分子”和“暴徒”。
抗日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在抗战期间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你才能长这么大。
像马立诚这种毫无底线的人,迟早会遭到报应的,不过这报应来的也太快了。
有天晚上,马立诚有个人走在香港的街头。
穿着朴素,十分低调,生怕有人会注意到他一眼。
但还是被一群爱国青年认出来了。
他们早就对马立诚恨之入骨了。
只是想不到,晚上的运气这么好,碰到了真人。
一群人悄悄地围了上来,其中一个人突然拿出一只麻袋,套在了马立诚的头上。
马立诚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按倒在地。
拳打脚踢之间,他曾试图挣扎,奈何人数太多。
事后,马立诚只能打电话报警。
结果,因街道是老巷子,并没有安装监控。
无处撒气的马立诚只能通过网络大骂中国人是“暴徒”。
最终,在国内待不下去的马立诚,只得前往日本谋求发展。
马立诚原以为,靠着讨好日本人,会有不错的发展。
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
日本只是在利用他,当攻讦中国的“枪手”罢了。
结语
据网上传闻,马立诚最终被日本驱逐出境。
他失去了利用价值,自然就被果断抛弃,成为丧家之犬。
只不过这件事的真假,并没有得到证实。
但可以确定一点的是:
一个连自己国家都贬低的人,在任何国家都会被看不起。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马立诚:日本政府领导人就战争责任问题做了25次正式道歉
红色文化网——这个公知竟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
中华日本学会秘书处——问题与观点——“当前的中日关系与今后的对日政策”座谈会观点述要
人民日报的主编懂得肯定比你多
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