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作为“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不过如今回想起这部作品,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反倒不是原著情节,而是电视剧版的主题曲,那首《爱江山更爱美人》着实是豪气。
是啊,江山虽好,但哪个英雄好汉又能不爱美人呢?
(众女子剧照)
金庸在此作中就塑造了不少多情且貌美的女子,儿时的我们初读原著时,怕是恨不得将这些女子都娶了,可如今再读原著才发现这些女子似乎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如今她们主动倒贴,你也未必看得上。
第一位:周芷若
周芷若在黑化之前,其实还算是个柔情似水的女子,很难让人不怜爱。
事实上哪怕是黑化后的她,对张无忌说出那句“倘若我问心有愧”时,也依旧会让人心动。
再加上张无忌决心退隐时,她说出那句“过得十年八年,你就会想我”更是撩人。
不过当你冷静下来,就会发现这女子要不得。
(周芷若剧照)
当初韩林儿捧张无忌,说他日后能当皇帝,周芷若能当皇后,张无忌反驳,周芷若便不高兴了,从那一刻就能看出,周芷若爱的不是张无忌这个人,而是张无忌能带给她的东西。
所以她对张无忌的爱是不纯粹的,事实上从她能够利用宋青书来为自己卖命也能看出,“感情”不过是她拿捏男人的武器罢了。
第二位:赵敏
张无忌为了赵敏放弃了周芷若,至少说明在张无忌看来,赵敏是比周芷若好的。
她也同样说出了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也就是那句“我偏要勉强”。
试问哪个男人又能拒绝一个对自己如此执着的女子呢?
再加上赵敏的颜值也算是数一数二的美,仿佛她就是完美的情人了。
(赵敏剧照)
不,还是得细品,赵敏对张无忌确实是好,可她为了张无忌与父兄断绝关系,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换个角度,她连至亲都能断交,如此狠心之人,你难道不怕?
第三位:殷离
虽然殷离在正篇故事中已经不再美,修炼那千蛛万毒手是让她面目全非,但张无忌还是想娶她的。
(殷离剧照)
比如在灵蛇岛上,张无忌就做过一个梦,梦中他就把殷离、周芷若、赵敏等人都给娶了,可见至少在他看来,殷离是美的。
但这女子最大的问题在于狠心,一个能牺牲容貌修炼毒功的人,该有多狠?这种人做你的枕边人,你岂能安睡?
第四位:殷素素
殷素素在书中留下最经典的一句话,莫过于她对儿子张无忌说的那句“孩儿,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她之所以能说出这句话,就是因为她本人也是个大美人。
(殷素素剧照)
当年初读《倚天屠龙记》时,笔者一度认为张翠山和殷素素才是书中的男女主角,毕竟正派大侠加魔教妖女的组合就很有话题性,殷素素虽然不及黄蓉聪明,但也确实有几分黄蓉的影子。
但很明显,她不如黄蓉可爱,她对张翠山确实不错,但她始终是妖女,不像黄蓉那般心怀侠义,所以这种女子绝不磕碰,张翠山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殷素素在一起,让他里外不是人,最终只能选择自刎。
第五位:纪晓芙
作为峨眉派传人,纪晓芙早就与武当张真人的弟子殷梨亭有了婚约,他们原本能成为世人艳羡的一对侠侣,武当和峨眉的关系也会更亲密。
然而纪晓芙却背叛了殷梨亭,起初她被杨逍抓走,她只是个受害者,但在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纪晓芙居然爱上了这个轻薄她的魔头,甚至还给他们的孩子起名“杨不悔”。
对于殷梨亭而言,这举动堪称杀人诛心。
(纪晓芙剧照)
表面来看,纪晓芙是个受害者,可细品一番才发现,她本就不怎么好,只是杨逍的出现激发了她内心叛逆的一面,所以她才会做出这般荒唐事来。
灭绝师太杀她,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第六位:杨不悔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纪晓芙的三观有问题,她又怎么教得出一个好女儿呢?
作为杨逍和纪晓芙的女儿,杨不悔的颜值自然也不差,起初笔者还以为她会与张无忌成为一对,毕竟他们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的。
(杨不悔剧照)
可当杨不悔遇上殷梨亭之后,这女子就变得奇怪起来了,也不知是出于对母亲辜负了殷梨亭的愧疚,还是纯粹的爱,只知道她确实是与殷梨亭走到了一起。
但她这么做便让自己的父母更难堪了,哪有与自己母亲曾经的未婚夫成婚的道理?对于杨逍而言,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情敌,这都算什么事啊?
这一家子当真都是奇葩中的奇葩。
第七位:郭襄
比起“郭襄哪里不好”这个问题,更多人好奇的应该是郭襄算不算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女子。
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倚天屠龙记》中不仅有郭襄,甚至这个故事都是以她的视角揭开序幕的。
那郭襄为何不值得被爱呢?
很简单,就因为她只是表面看似深情,其实骨子里是无比轻浮的。
她对杨过的爱意是肉眼可见的,她为了杨过终身不嫁,这确实感人。
可问题在于她是如何看待别人的爱情的?
(郭襄剧照)
当年周伯通提到自己与瑛姑的那段往事,此时郭襄就说了这么一句:“照啊!他有数十位后妃,你连一位夫人也没有,他顾全朋友之义,该将刘贵妃送了你才是啊。”
因为段皇爷的妃子多,就应该把瑛姑送给周伯通?
得了,如果她眼中别人的爱情就是如此不值一提,那她的爱情也不值得被尊重,她就活该单身一辈子。
这也是金庸故事的有趣之处,不同年龄去读,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只因金庸确实是把自己笔下的这些人物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