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屠龙少年”华为,如今却因一款折叠屏手机Pura X陷入了舆论漩涡。
7499元的定价,与发布会前“所有人都买得起”的宣传口径大相径庭,引发了消费者强烈不满。
华为官方微博评论区一度被吐槽声淹没,最终被迫关闭评论功能。
余承东在发布会后回应称:“折叠屏产品因品类特性和刚性成本,创新研发投入很大……我也都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及时改进。” 这款搭载HarmonyOS 5系统的全新折叠屏手机,究竟值不值这个价?
Pura X的定价策略无疑是争议的核心。
发布会前的宣传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暗示这款手机将以亲民的价格普及折叠屏技术。
7499元的起售价却让许多人感到失望,认为华为并未兑现承诺。
这种落差感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也让华为的品牌形象受到一定损害。
Pura X在产品创新方面也未能达到预期。
“阔折叠”设计虽然独特,但并未像之前的Mate XT三折叠那样带来惊喜。
不少消费者认为,Pura X的外观设计缺乏亮点,甚至有人评价其“又矮又胖”。
与其他折叠屏手机相比,Pura X的特色并不突出,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发布会前,许多华为粉丝期待Pura X能够在折叠技术上有所突破,例如卷轴屏或柔性屏。
最终亮相的“阔折叠”设计并未满足他们的期待,也让Pura X的市场反响大打折扣。
HarmonyOS 5是Pura X的另一大卖点。
华为在发布会上着重介绍了鸿蒙系统的AI功能,包括盘古大模型和DeepSeek的融合应用。
眼神翻页、智能回复骚扰电话等功能虽然新颖,但仍属于语音控制的范畴,并未展现出颠覆性的应用场景。
此外,华为还邀请了B站、小红书、WPS等软件开发商展示了针对鸿蒙5和Pura X的适配工作,意在构建更完善的鸿蒙生态。
目前的AI功能仍不足以支撑起消费者的高期待。
Pura X所面临的困境,与苹果iPhone 16e颇为相似。
两款手机都因功能创新不足、定价过高等问题饱受争议。
消费者对手机厂商的品牌溢价越来越不买账,他们更期待的是真正的科技平权,而不是高价低配的产品。
这反映了当前手机行业普遍面临的发展瓶颈。
智能手机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创新似乎陷入了停滞期。
各大厂商都在努力寻找突破口,苹果不断“挤牙膏”,小米专注于影像技术,而华为则押宝折叠屏。
折叠屏技术本身仍存在诸多问题,高昂的成本和不够成熟的用户体验,都制约着折叠屏手机的普及。
余承东也承认,Pura X的高定价与折叠屏技术的高成本有关。
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投入由来已久。
2019年发布的Mate X曾遭遇滑铁卢,但华为并未放弃,而是持续投入研发,最终在国内折叠屏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
这种“头铁”精神也体现在华为的造车业务上。
尽管问界S800的口碑翻车,但问界M9和M8却持续热销。
这表明华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具有强大的实力。
Pura X发布会的“One more thing”——搭载原生鸿蒙系统的PC,也为华为的未来增添了一丝希望。
无论是鸿蒙智行等待的L3开放,还是终端系统预告的“原生鸿蒙”,都展现了华为的雄心壮志。
在这些“预言”成真之前,华为必须承受频繁的口碑翻车带来的压力。
曾经的“遥遥领先”如今已成为网络调侃的对象。
从Mate 30/40的成功,到Pura 70和Mate 60的热销,华为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的转变。
Pura X的争议再次凸显了华为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定位方面的问题。
“骂声越大、责任越大”,华为需要在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Mate X的失败到Pura X的争议,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经历了多次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何让科技真正惠及大众,是华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Pura X的未来,以及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布局,都将影响着智能手机行业的未来走向。
那么,您认为华为Pura X的定价是否合理?
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