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随着复活节的结束,俄罗斯30小时停火正式到期。截至发稿,俄乌双方均未发布延长停火的表态。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在会见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时说,在复活节到来之际,近日,俄军将停止所有战斗行动。
俄方希望乌克兰方面能效仿俄方做法。泽连斯基同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提议将停火期限延长至20日复活节之后,称30小时不足以建立真正的信任。近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回答俄媒提出有关延长停火可能性的问题时回应称,“没有其他指令”。普京表示,停火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在这个东正教的重要节日里,让双方的民众和士兵能够稍作喘息,暂时远离战火的纷扰,感受节日的宁静与祥和,这无疑展现出了人性关怀的一面。
普京(资料图)
但停火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普京还希望通过此举,检验乌克兰方面对于停火的诚意、遵守停火的能力,以及参与和平谈判、消除乌克兰危机根源的意愿和能力。毕竟,和平的实现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面对俄方的停火提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做出回应。他提议将停火期限延长至20日复活节之后,理由是30小时实在太短,根本不足以建立真正的信任措施,而30天或许能为和平创造一线契机。泽连斯基强调,根据乌军总司令的最新战报,在俄方宣布停火后,前线部分区域的俄军突击行动仍在继续,炮火也未曾停歇,乌军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准备实施对等反制。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也表示,乌克兰需要俄罗斯进行无条件的全面停火,并希望将停火延续下去,直至永久停火以结束这场残酷的冲突。
在俄方宣布停火后,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俄罗斯打了乌克兰一个措手不及,在外交上赢得了一轮胜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普京提出停火的时机非常突然且简洁,通常这类休战需要数天时间准备,而俄军却能迅速停火,这证明莫斯科很早之前就在谋划此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克兰似乎毫无准备,当停火命令下达时,一些阵地仍处于激烈战斗中。这种情况似乎正好被俄罗斯所利用,向外界传递出不希望停火休战的是乌克兰,而非俄罗斯的信号。
普京(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事件中,美国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曾在竞选期间信誓旦旦地承诺,上台后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即便在今年1月正式上任后,他积极推动和谈,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今,特朗普已经失去了耐心,明确表示如果俄乌谈判短期内没有明确进展,美方将不再参与斡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表态称,要判断未来几周内有没有可能达成协议,“如果可以,我们就继续;如果不行,那就去干别的”。这一系列表态,看似强硬,实则透露出美国在俄乌和谈问题上的无奈与焦虑。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已准备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以此作为俄乌更广泛和平协议的一部分。一方面,这是美国向乌克兰和欧洲施加压力的手段,试图迫使他们在进一步斡旋中接受美国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施压策略,如果俄罗斯不同意美国的方案,继续打下去,对俄制裁就不会取消,俄罗斯未来还可能继续面对整个西方世界对乌克兰的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宣布的30小时停火,也被外界解读为是给特朗普一个台阶下。此前,普京对美方30天全面停火的回应总体并不积极,特朗普对此十分恼火,甚至威胁要退出斡旋。而此次停火,既展现了俄罗斯愿意推动和平的姿态,也让特朗普在国内有了一定的交代,不至于在斡旋俄乌冲突一事上太过尴尬。同时,普京也强调,俄军必须做好准备,击退敌人可能违反停火的行为、挑衅以及任何进攻行动,这表明俄罗斯在停火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会在安全问题上有丝毫懈怠。
普京(资料图)
对于俄罗斯的这一停火行动,中国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这是实现和平的必要一步。希望有关各方继续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中国始终秉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呼吁各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为推动俄乌和平进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30小时停火已经结束,俄乌双方均未发布延长停火的表态。这一场短暂的停火,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俄乌冲突的大局面,但却像是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它让人们看到了和平的希望,哪怕只是短暂的曙光;也让各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和平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背后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互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