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最初以生产拖拉机服务农业机械化。

1982年该厂研发出首款微型货车LZ110,60多年造车路,五菱用每一部车讲述着从田间到公路的国民品牌进化史。

2002年与上汽、通用组建合资公司后,五菱之光、五菱宏光等车型凭借大空间、高耐用性成为创富工具,累计产销突破3000万辆,成为我国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

从拖拉机到新能源车,五菱始终以市场需求为锚点,书写了一部“人民造车”的奋斗史。“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是刻在骨子里的品牌座右铭。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不仅是口号,更是五菱多年来的行动纲领。在城镇化进程中,五菱红标以“大空间、低油耗”助力创业者发家致富;新能源时代,宏光MINIEV以3万元级定价让纯电出行触手可及。

3000万辆产销背后,是五菱对国民需求的精准洞察:无论是五菱宏光,还是全球销量前三的新能源车型,皆以技术普惠打破“低价=低质”的偏见。正如网友所言:“五菱的车,装得下全家人的生计,也载得起普通人的梦想。”

2025年1月,五菱以3000万辆累计产销量登顶中国汽车品牌之首,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275万辆,位居全球前三。

这一成就源于其“天·灵·神”技术体系:神炼电池通过枪击、针刺测试定义安全标杆;灵犀动力以3万转电机实现性能飞跃;灵眸智驾覆盖全场景出行需求,五菱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在造安全电智好车。

技术普惠之下,宝骏享境等车型将高阶智驾、豪华配置下放至15万级市场,真正践行“用得起、用得好”的承诺。

作为一名二孩父亲,我曾质疑“低价车”的体验,直到遇见五菱星光S。周末露营时,它的外放电功能让孩子欢呼“移动充电站”;暴雨夜归途中,六环高强度钢车身给予家人满满安全感。

打动我的是细节处的用心:纯平地台让孩子玩具车自由穿梭,方言语音控制让老人操作零门槛。五菱或许没有炫酷噱头,但它用务实技术回应真实生活——正如邻居大爷说的:“这车,像咱自家人一样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