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前几次试管失败经历吧。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太老实了。
头一次试管的我攥着 AMH 0.9的报告单,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扎进试管。可“老实听话”的五年,換来的却是两次促排、五次移植的反复崩溃。直到我学会“叛逆”,才在42岁这年抱到了我的夹克。
【二移失败:我的“老实”踩了哪些坑?〕
二移前,大白问我:“方案要保守还是?”我怯生生回:“听您的。”结果,促排药量不足,AMH低却硬走长方案,只取5颗卵,勉强养出1枚3BC囊胚。移植后血值翻倍卡顿,我哭着问自己:为什么不敢多问一句?为什么把选择权全交给别人?
【反思后,我自己掌握主动权】
第三次促排,我放弃了公立,转头选择了深圳罗湖的一家私立,当我带着一沓我整理搜集的资料和化验单冲进诊所告知我希望如何做 “AMH0.98,FSH12,微刺激更适合我吧?”大白愣住的表情我至今难忘。
我的逆袭决策清单促排阶段:
坚持18mmL泡オ打夜針(成熟度>数量)微刺激方案+生长激素,最终养出 3个4AB 移z备战期:
内膜调理:针灸+快走,血流从川级冲到1级 *
免疫干预:提前2个月用肝素+维D,NK细胞从18%降到 12% *
焦虑自救:每天正念冥想,皮质醇指标降了40%
保胎到生产:孕6周查出动脉阻力高,果断上希敏佳 •宫颈环扎+全卧,扛过 24周宫缩危机严格控制增重18斤,36周+5择期剖宫产
【给高龄试管姐妹的真心话】
别把医嘱当圣旨:医生面对的毕竟是群体数据。AMH低大没机会,35岁+大必须三代,方案要“量身改衣”,学会和身体“谈判”:我曾在移z前狂塞补剂,反而内膜过厚。后来才懂:少即是多,精准调理>盲目进补把焦虑转化成行动:记录排卵体温、研究胚胎评分、看懂激素报告…知识越扎实,越能接住医生的每一句“可能”。
高龄试管这条路,唯唯诺诺的“老实人”走不通,敢质疑、能死磕的“狠人”才能赢。也把我的好孕给每一位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