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新闻爆炸了,而且挺吸引人的。
此新闻就是南宋古墓出土心脏模型相关报道,
一看到这个新闻标题,很多人都惊呆了,
心想南宋时期的技术竟然这么牛,能做出这么精细的心脏模型?
这事儿看起来就像是一部历史与科技的结合体简直科幻。
可是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甚至可能大有蹊跷。
我们先看看这所谓的心脏模型到底长啥样。
根据网上的图片,这个模型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结构,
心脏的外形和内部组织都表现得非常精细,
甚至可以看到血管,瓣膜这些细节,看着还挺逼真。
但问题来了,这个模型真的是南宋时期的产物吗?
我们来聊聊这方面的事情。
首先是它的结构,按照现代解剖学的知识,
心脏的结构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心脏有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且这些腔室之间有着明确的隔膜和瓣膜。
可是这个心脏模型在设计上明显没这个特点,
模型的外形比正常心脏宽很多,甚至看不到明显的隔膜。
咱们假设这是某个历史时期的切割模型,但就算是切割的,
怎么也得有点儿结构的体现,不然就不叫模型了,叫猜测了。
再说到它的细节,这个模型上看似有血管,表面看去很复杂,
但细心一看,你就会发现这些血管其实不像心脏的动脉或者静脉。
尤其是上面那种树状的结构,看起来像是某种物体的表面花纹,
根本不像是血管。要是你真把它当心脏来解剖,怕是被专家学者笑掉大牙的。
然后咱们再来看看这个所谓的南宋心脏模型使用的材质。
新闻里说它是锡器。好,这就有点意思了。
锡器在宋朝确实有,但问题是锡这种材质特别软,
也特别容易氧化,而且特别怕冷。有人可能会说,
古代的锡器保存下来的可不少,其实不然,真正能够保存下来的锡器少得可怜,
尤其是在墓葬中更是难以存活。这个模型保存得这么完好,感觉有点奇怪,
不像是一个几百年的文物,更像是后期复制的物件。
接着我们再看看那个树状的结构。
新闻说这东西在心脏模型的顶端能看到一些颜色残留,
说是锡的氧化物。大家别急,锡的氧化物颜色应该是灰黑色或灰白色,
根本不会是那种亮红色。要不就是朱砂,要不就是颜料。
历史学家知道,朱砂一般保持得特别好,但这个红色明显不是朱砂,
倒像是现代的某些颜料,能残留这么久而不变色,反而有点问题。
最后的总结就是,这个所谓的南宋心脏模型多半是假货,甚至连模型都不是。
更可能的是,这个东西只是近现代的仿制品,模仿了古代的某些风格,
实际上根本没有出土自南宋古墓。你要说它是宋朝的器物,
可能性几乎为零,最早也就清朝或民国时期的遗物,和西医的传播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觉得这并不是南宋的心脏模型,极有可能是后来人仿制的东西。
而且从考古角度看,假设真是某种模型,也不过是近现代的产物。
总之不管它是不是,前提是一定要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它,这才是关键。
就这个话题欢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咱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