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会倒向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吗?

猫哥知识分 2025-03-01 04:45:14

俄罗斯会倒向美国共同对付中国吗?这是昨天猫哥视频后,群里朋友们热烈讨论的话题。那么有这种可能性吗?

来,跟着猫哥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精彩点评在最后。

从俄乌战争现状看,俄罗斯会倒向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吗?我们从过去美苏、美俄冷战对抗,和短暂的合作,再到俄乌冲突的原因,直到俄乌冲突的美俄欧瓜分乌克兰的背景出发,结合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给双方带来的得失等方面,来简单分享一下到底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倒向美国或是欧洲来共同遏制发展中的中国。

首先,我们要对美俄关系从感官上有一个认识,那就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关系中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重启”,这就说明他们的关系从来都是对抗和摩擦,基本就没有稳定过,如果说有,那么可能也就是叶利钦当政的前2-3年。

有网友评论说,最近俄罗斯开始提供大宗铝材,也就是意味着他在找经济支援。200万吨的铝材,数量不小,这不仅是对国内经济的支持,也是在向美国示好,试图获得一些经济上的合作和喘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对于俄罗斯来说,意味着一个重要的突破。毕竟,在对抗美国的同时,俄罗斯还是需要资金和资源来支持自身的军事行动。

所以,美俄目前的一些相互示好也是相互出于利益考虑,而做的一些表面动作。在美国呈现衰退之势、俄罗斯称帝称霸之心未泯、东方大国迅速崛起有望冲顶第一的当今局势之下,美俄这次的做法有以下几点意图:一是中美格斗未成定局,俄罗斯想在中美之间两边讨好,让自己快速崛起,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这样一来俄能捞到非常巨大的利益。二是美乐于拉拢俄国来牵制东方大国的崛起,这中间有个此消彼长的道理存在,但美也不至于立即释放出巨大利益给俄,只能试探性的给予。

俄乌战争的爆发,犹如一场巨大的风暴,深刻地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有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可能会倒向美国,共同遏制中国。然而,通过对多方面因素的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俄乌战争背景:地缘政治博弈的爆发点

俄乌之间的紧张局势有着复杂且深远的历史经纬与地缘政治背景。这场战争不仅是俄乌之间的冲突,更是美西方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博弈的集中体现。

一、俄罗斯与美国关系发展历程

冷战时期的对峙: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对抗。双方进行军备竞赛,核武器数量不断攀升,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核威慑。在地区事务中,美苏也频繁插手,如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地区冲突背后,都能看到美苏博弈的影子。这一时期,美苏关系高度紧张,处于全面对抗状态。

苏联解体后的短暂缓和与希望破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在这一时期,俄罗斯面临着经济困境和政治转型的挑战,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俄罗斯希望通过与西方改善关系,获得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实现国家的复兴。美国等西方国家表面上对俄罗斯示好,承诺提供援助与合作。然而,北约却不顾俄罗斯的反对,持续东扩。1999 年,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进行空袭,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在东欧的传统势力范围。这一系列事件让俄罗斯逐渐认识到,美国及其盟友并没有真正接纳俄罗斯的意愿,其遏制俄罗斯的二、双方的战略意图并未改变。

新时期的紧张对抗加剧:进入 21 世纪,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重新展现出大国姿态。美国对此深感不安,进一步加大了对俄罗斯的遏制力度。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及其盟友支持乌克兰内部亲西方势力,推动乌克兰向西方靠拢,引发了克里米亚危机以及后续的俄乌冲突。同时,美国还通过经济制裁等手段,对俄罗斯经济进行打压。俄罗斯则坚决捍卫自身利益,对美国的遏制进行强硬回击,双方关系愈发紧张。

三、双方地缘政治利益的深层绑定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缘政治利益具有独特性。北约持续东扩,已严重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乌克兰局势就是这种挤压的直接体现。对俄罗斯而言,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尤其是东欧方向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

美国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北约东扩正是其遏制俄罗斯战略的重要一环。俄罗斯若倒向美国,虽短期内看似能缓解与西方的紧张关系,但从长远看,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遏制本质不会改变。美国不会放弃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布局,俄罗斯仍将面临被围堵的局面。而中国与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并无直接冲突。相反,中俄互为最大邻国,拥有漫长的边界线,双方倡导构建多极化世界格局,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利益契合。例如,中俄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携手应对地区安全威胁,为双方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俄罗斯清楚,与中国合作符合其地缘政治长远利益,绝不可能为迎合美国而破坏这一关系。

四、中俄经济合作的相互依存

俄罗斯和中国在经济领域已形成深度的相互依存关系。能源方面,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中国则是能源消费大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稳定输气,每年为中国输送大量清洁能源,满足中国部分能源需求;同时,也为俄罗斯能源出口提供了稳定市场,保障其经济收益。贸易结构上,双方优势互补。俄罗斯的资源优势与中国的制造业、科技产业优势相结合。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装备等大量出口至俄罗斯,满足其市场需求;俄罗斯的农产品、矿产品等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2022 年,中俄贸易额突破 1900 亿美元,且增长势头良好。

若俄罗斯倒向美国遏制中国,将严重破坏这种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俄罗斯经济将失去中国这一庞大且稳定的市场,面临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美国长期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即便俄罗斯倒向美国,美国能否真正解除制裁并给予俄罗斯经济支持充满不确定性。2024年中俄贸易额,虽然有俄乌冲突造成的俄罗斯不得不与中国加强贸易的因素,但是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也说明俄罗斯即便是为了防备美国和欧洲的考虑,相比之下,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俄罗斯经济稳定与发展更为关键。

五、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深刻启示

回顾历史,俄罗斯(苏联)与美国的关系起伏不定。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给双方都带来了沉重负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尝试与西方改善关系,期望融入西方经济与政治体系。然而,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等事件表明,美国及其盟友并未真正接纳俄罗斯,反而不断挤压其战略空间。例如,北约不顾俄罗斯反对,多次东扩,将势力范围推进至俄罗斯家门口,严重威胁俄罗斯安全。这些历史经历让俄罗斯深知,美国对其的遏制意图根深蒂固,不会因一时妥协而改变。而中俄关系历经风雨,逐步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历史问题上妥善处理分歧,以史为鉴,共同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俄罗斯从历史经验中明白,与中国合作基于平等、互信、互利原则,更可靠、更符合自身利益,不会轻易重蹈覆辙倒向美国。

六、国际格局中的共同诉求

在当前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发展趋势下,俄罗斯和中国都倡导多边主义,反对美国的单边霸权行径。美国凭借其军事、经济优势,在国际事务中频繁绕开联合国,发动战争,破坏国际秩序。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舞台上,多次携手反对美国的单边行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例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中俄共同反对外部势力对叙利亚内政的粗暴干涉,力挺叙利亚主权独立。这种在国际格局中的共同诉求,使中俄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俄罗斯清楚,若倒向美国遏制中国,将破坏当前国际格局中制衡美国霸权的重要力量,导致国际秩序更加失衡,这不符合俄罗斯的国际战略利益。双方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方面有着共同目标,促使俄罗斯坚定与中国合作,而非倒向美国。

从俄乌战争的现状及当前国际格局来看,历史经验的积累以及国际格局中的共同诉求,具有强大的韧性与稳定性,不会轻易因外部因素而改变。俄罗斯倒向美国并共同遏制中国的可能性极低。总结就是以下几点:

一、俄乌战争的最新态势与美俄关系走向

美俄谈判加速停战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俄迅速重启对话,2月12日两国元首通话后,双方代表团已在沙特、土耳其等地举行多轮会谈,目标是推动俄乌停火。特朗普明确要求乌克兰以“领土换和平”,并试图通过能源合作、解除部分制裁等筹码拉拢俄罗斯。

俄罗斯的现实考量

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俄罗斯虽控制乌东部分领土,但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与美国缓和关系可缓解制裁、恢复能源出口(如向美国供应铝和稀土),同时为国内重建争取时间。普京近期表态称,俄美关系“重燃希望”,但强调合作需以“不牺牲俄罗斯安全利益”为前提。

二、俄罗斯不会倒向美国的核心原因

历史教训与战略疑虑

叶利钦时期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全面亲西方,结果遭遇经济崩溃、北约东扩。普京上台后多次尝试融入西方未果,最终转向“向东看”战略。

西方的不信任:尽管美俄短暂缓和,但欧洲国家(如英国、波兰)强烈反对放松对俄制裁,甚至提议在乌部署维和部队。俄罗斯深知,西方对其遏制的根本立场未变。

中俄关系的战略深度

经济互补性: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天然气、石油),中国则是俄农产品、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远超俄美贸易规模。

安全协作: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下协调立场,共同反对单边主义。2025年习近平与普京两次通话,强调深化战略协作,绍伊古访华时更称中俄关系“树立了大国典范”。

三、三角平衡的战略利益

对俄罗斯而言,维持中美之间的平衡外交是最优选择:

与美国缓和可缓解乌克兰压力、获取经济利益;

与中国保持合作则能保障能源出口、应对西方制裁。

普京明确表示,俄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而是寻求“全球不可分割的安全体系”。

四、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局限性

国内政治的波动性

特朗普政府的亲俄政策具有个人色彩,且面临中期选举压力。若民主党重新上台,可能推翻现有对俄缓和政策,导致美俄关系再度恶化。俄罗斯对此心知肚明,不会因短期利益放弃长期战略布局。

五、欧洲的离心倾向

美国绕过欧洲单独与俄谈判,引发欧盟强烈不满。德国、法国等国担忧被边缘化,已宣布继续对俄制裁并加大对乌援助。美欧分歧可能削弱美国拉拢俄罗斯的能力。

俄罗斯短期内或在美俄合作中获取部分利益,但长期仍需依赖中国。中国需警惕美俄在特定领域(如稀土开发)的合作,但不必过度担忧其联合遏制。

未来,俄罗斯更可能在中美之间扮演“平衡者”角色,而非成为任何一方的盟友。

普京很清楚谁是敌谁是友 ,美国现在是为了达成它自己的战略企图联俄,但是特朗普四年以后还能不能当总统,美俄关系非常明显,跟它好的时候,它们可以结合,但是一旦翻脸就可以操纵乌克兰发动一场对俄罗斯的战争

借用斯基的一句话,特朗普不会永远做美国总统,普京更清楚,当下会利用好这个契机结束俄乌战争,得到自己想要的,因此会对美国缓和关系,但不会导向美国,这样一来,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就会疏远,对我们也是有利的。

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俄罗斯的本性,很有可能会给中国造成一定的伤害,这个问题在于,只要中国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和稳定的国内形势,以及逐渐强大的实力,俄罗斯虽然说不会完全依附中国,但是至少他不会远离中国。但是我们也要防备在某些领域和利益方面,他们有可能做出不符合我们愿望的做法。

0 阅读:0

猫哥知识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