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爱得要命顿顿吃,有的人听都没听过。

食戟社 2025-04-28 16:16:46

本文转自《日食记》

这两年,我们日食记小编们把中国几乎跑了个遍,到处吃,到处写,好几篇50万+。

评论里全是本地人认证:“你们怎么这么会吃!”

但评论区每次也有朋友说:

“外地人光看吃不到馋死人,能不能留个网购的方式?”

好的,那正式公布——

日食记的《网购全国美食》新栏目来了,也许以后会扩展至网购全球也不一定。

纯安利爱吃的,无广。(有广告我们会明确说的,放心)

主打找网上能买到,当地人爱吃,但外地人不知道的好东西。

跟着日食记,必须享口福,让你们吃遍天南海北!

这个栏目的第一篇,我们将视线聚焦到国内的美食高地——广东。

一来广东的美食本身就足够丰富,老品牌老馆子更是不胜枚举,二来日食记有非常多的读者朋友就来自广东,我们也从粉丝群里征集到了非常多广东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东西。

今天都是当地人认可的品牌,或是本身就是当地线下老店出品。

让大家网购就能吃到广东的好味道。

甚至我们还四处打听当地店铺老板的微信!!!(因为很多有历史的街边美食根本不做线上)

但个人微信渠道有风险,我们不提倡,大家一定要谨慎。

广州上过米其林必比登的餐厅的网购渠道,我们也找来了。

有几种相同的品类,我们还分别买了不同的品牌做对比,帮你先把坑踩好。

蝉联多年的广州必比登家餐厅--达扬炖品店

广东太好吃这句话我都说麻了,光是广州酒家和佛山宾馆的早茶都各有千秋。

比如广东省内的腊味还分好几种派别。

腊肠里还能卧个鸡蛋黄?

又比如广东不止牛肉丸和鱼肉丸,客家的猪肉丸也别具风味。

比如化州的调味料完全是你想象不出的味道。

比如猪脚饭,源头是来自潮汕的。

比如肇庆的宝塔状粽子……

宝塔状的粽子见过吗?

热门的、冷门的、咸的甜的、吃的喝的甚至调味用的,都找了来。

全篇无广无广无广,都是花真金白银买回来的!

(不过这篇涉及潮汕的内容不多,毕竟潮汕可以开一个单篇,此处先按下不提)

Part1.在家,也能假装去茶楼“叹世界”。

既然是关于广东的网购,“叹早茶”这件事是肯定要做的。

这次我们选了广州和佛山两家名气比较大,口碑比较好的牌子:广州酒家和佛山宾馆。分别买了这两家的叉烧包和干蒸烧卖来做对比,叉烧包和干蒸烧卖在广东茶点中和虾饺以及蛋挞并称“四大天王”,选这两个还是比较经典的。

🍜:佛山宾馆叉烧包、干蒸烧卖、糯米鸡

☎️:🍑宝搜索“佛宾速冻月饼食材授权营销店”

先下个结论,不说和广州当地的茶楼比,这两家家的味道并不输给开在省外的一些所谓茶楼(不过毕竟是预制菜,和开出本地的大牌子以及广东省内的茶楼是比不上的)。

两者相较之下,如果只是买叉烧包和烧麦,我会再次回购的是佛宾,因为我更喜欢偏甜的。

大个头叉烧包是佛宾的、小个头是广州酒楼的

佛宾的叉烧包挺让人惊喜的,包子的面特别宣软,他家的叉烧馅跟东莞的腊味一样,是偏甜口的,因为个头大,里面馅料塞的也足,肥瘦肉都有,能吃到瘦肉的颗粒感和肥肉的油润感。

话说回来,佛宾家把叉烧包做成这么大的原因,是不是也和佛山人在传统上喜欢和亲朋好友分食一只叉烧包的原因有关?

说下佛宾的糯米鸡,蒸的时候就能闻到一股淡淡荷叶香气,吃起来软软糯糯,鸡肉馅料不少,调味也是很让人满意的咸鲜口,吃进嘴里琢磨琢磨,还真有老广的那种味道。

🍜:广州酒家叉烧包、干蒸烧卖、酱鸡爪

☎️:🍑宝搜索“广州酒家旗舰店”

如果说佛宾的叉烧包是粗犷的偏市井气一些的,广州酒家就要精致小巧一些,包子皮同样和佛宾家的相差不多松软,但调味就偏酱香风格了,当然也会有甜味,但相比佛宾的甜,气势就弱了许多。

干蒸烧卖,

佛宾依旧是比较朴素的样子,广州酒家用了青豆来做点缀,卖相上要更好点。

两者的味道其实相差不多,只是广州酒家的香菇味相比佛宾家的出品要更明显,而佛宾除了猪肉和鸡肉这两种主料外,我还吃出了一点马蹄的口感,这是广州酒家没有的,但佛宾的配料表中与口感相近的只有胡萝卜,并没有马蹄。

上面是广州酒楼的,下面是佛山宾馆的

另外还买了广州酒家的凤爪,是微微辣中带点甜的,其实这玩意在他家的官店里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多数说不如预期的都是老家广东的朋友,我想说你们平时真的吃的太好了!

事实上广州酒家的凤爪糯到能脱骨,个头也不小,作为一个曾经痴迷广东早茶,在广东省外吃过好多家联号酒店的所谓“广州早茶自助”的人,我敢在这里断言,这款凤爪对外省人来说很不错了(保守一点的语气)。

Part2:当地网红店,米其林必比登餐厅也能网购?

🍜:“达扬炖品店”椰子炖竹丝鸡&“一心鸡”

☎️:🍑宝搜索“广州为食猫”美食代购

除了品牌店家自己的官方网购渠道和微信之外,我还抱着试一试也许会有惊喜的心态在网上找了代购,买些只做当地生意的网红店。

比如我们之前去广州探过的达扬炖品店和同样名列必比登的一心鸡,说到广州了,怎么能离得开鸡呢?

本来真是随便试试的,结果发到上海隔天就收到货,店主仔细包装之后抽真空,很用心了。

达扬家的原只椰子炖竹丝鸡,我揭开层层包裹之后,用微波炉稍微叮了一下,味道居然和我们去广州当地吃到的差不了多少啊。

店里一字排开的荣誉

椰香撩人,鸡肉鲜甜,感叹好吃的同时也在感谢时代的发展,何止是能让岭南的荔枝隔日送至长安。

一心鸡还用多说吗?在广州这座任何时候开餐都少不了一只鸡的城市,能获得一席必比登,还是趁被办公室同事抢走之前,拿到角落食多几啖啦。

Part3:广东内部的腊味,原来也是分派别的。

说到广东的腊味感觉跟提起广东的鸡一样,都是在广东随时可以见到的家常味道。

其实广东内部的腊味分好几派别,因为篇幅有限,我们这次就买了在广州有了大几十年历史上的皇上皇,和东莞派腊味的经典牌子--厚街明华(被选入过东莞市非遗)。

其实分辨广州腊肠和东莞腊肠很简单。

广州腊肠一般身材苗条细长些,东莞腊肠则是矮墩墩圆胖胖像颗枣。

胖墩墩的东莞腊肠

口味上来说,东莞腊肠要明显偏甜,且喜欢用山西的汾酒去腥增香,所以问起来会有股浓浓的汾酒味,吃起来会有油脂爆出的感觉,而广州腊肠的味道就是很广州口味的咸鲜了。

🍜:厚街东莞腊肠

☎️:🍑宝搜索“东莞市食品厂有限公司”

我们这次买的东莞腊肠是瘦肥三七比的,本身的酒香油香和甜香就够浓重,所以简单和荷兰豆清炒,稍放点蒜和盐,整道菜就变的咸甜下饭。

荷兰豆清爽,和偏油润的东莞肠组合起来仿佛天生一对,要是不喜欢荷兰豆也可以换成芥蓝或者芹菜,琥珀色腊肠加上翠绿色蔬菜,卖相真好。

🍜:蛋黄凤凰盏

☎️:🍑宝搜索“皇上皇旗舰店”

广州肠我们这次也没买普通的,买的是包了一颗“咸蛋黄”的“凤凰盏”。

吃的时候,会被它沙润咸鲜的风味迷住,忍不住想来口饭,所以就很适合拿来做煲仔饭,在做煲仔饭的过程中,米饭就能把它的腊味和咸蛋黄味一并吸收,吃起来就一个字,正!

Part4:包括广州在内,广东各市都能网购到哪些特色美食?

🍜:东莞烧鹅

☎️:wx搜索13713439393

这次的网购,我个人觉得最宝藏的就是这家开在东莞骑楼的一家四十年老字号,叫“凌舍好”。

这家店头先是店主父亲师从了香港的师傅,再之后交给了下一辈,街坊们都吃了2代人的时间了。

烧鹅皮放进嘴里咬开,酥得能听到一点点脆裂的声音,我一开始还在思考用“咔哧”这样的声音会不会太过,同事说完全可以这么形容。

肥瘦相间刚刚好,皮下脂肪在荔枝木的烤制下已然变成油亮的汁水,淌在馋人的鹅皮上。而且我还是隔了2天再开封的,微波炉加热后就这么好吃了,开始幻想在店里吃能有多惊艳。

唯一的缺点就是网购一只烧鹅要价稍微贵点,一整只烧鹅338元,不过可以按部位跟老板买,记得跟老板说要“下庄”的。

这块皮真可以用好吃到炸裂来形容

另外还在他家要了一份猪颈肉做的半肥半瘦的蜜汁叉烧,拿回来和腊肠一起做煲仔饭,也可以要全瘦,我自己本身是更喜欢肉汁和猪油香气结合的味道,而且半瘦半肥的会更甜些,所以选了前者。

🍜:中山乳鸽

☎️:🍑宝搜索“中山石出官方旗舰店”

终于说到中山,肯定要买石岐乳鸽,买的是当地一个叫“食出”的品牌,还顺带买了深圳的光明乳鸽做对比。

结论就是,虽然这两者在制作技法的描述上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我吃到嘴里的感受是,调味其实没什么大的分别,硬要说的话,“食出”家的鸽子的木质香气更浓些。

“食出”家的乳鸽

再一点,“食出”家需要冷藏保存的鸽子相比“光明”家的常温鸽,明显能看到一汪油亮的汁水,短保的鸽子确实肉质也要更好些。

对了,建议大家在吃鸽子的时候不要用微波炉或者空气炸锅,最好是切成四块之后下油复炸一下,复炸过后的乳鸽和图方便加热的乳鸽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深圳的“光明乳鸽”

短保的乳鸽,淌出油脂的视觉冲击力很强

🍜:中山杏仁饼

☎️:🍑宝搜索“中山市惠赞老饼家”

中山惠赞佬家的杏仁饼,应该是很多中山老一辈喜欢的味道,也是中山年轻人童年时候的味道吧。

一句话形容杏仁饼,就是松脆的、夹广式冰肉的、绿豆粉、咸点,里面再参杂一些杏仁粒,以及一些肉眼很难看到的中山市小榄镇生产的菊花。

吃起来松而不散,外酥内软,要比同样经典的“咀香园”再干一些,很老式古朴的味道,

也许大家不知道广式冰肉,很好吃!

我来解释下,它是一种用酒和糖去腌制的猪肥肉,腌制后就是一状似玉脂,吃来甜润的中式甜点,要类比的话,我举个例子,就是你拿黄油蘸白糖的那种好吃,再加点酒香。

至于为啥要用小揽菊,一是因为它的含糖量比较高,二也是因为它和冰肉能组成“金玉满堂”的好意头。

🍜:鸡仔饼&蛋散

☎️:小某书搜“广州明华饼店”

既然说到冰肉了,就可以顺道说下广东的鸡仔饼了。

我们的鸡仔饼是在广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的“明华饼店”买的(和东莞的厚街明华不是一家哦)。

广州的明华饼店有点像是上海这边的光明邨,都是卖传统点心做街坊生意的老牌店铺,动不动就大排长龙,现在能在网上买到还蛮惊喜的。

广州的鸡仔饼其实分硬和软2种,但因为我本人并没有吃过质地偏软的鸡仔饼,所以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先说结论,明华家的鸡仔饼,对我来说,就是那种打开以后会无意识地伸手去拿来吃的东西,没怎么注意就会吃到纸袋里只剩一些碎屑。

它饼面上的冰肉应该是腌制时间比较长的,吃的时候能感受到猪肉久腌之后的结晶,吃起来甜度比较高,还散发着一股让人想立刻尝尝的葱香味。

然后是它的饼体,因为本身烘烤时间比较长,所以咬起来的质地是脆硬的,有明显的烘焙过后的面香,总之就是各种香,而且吃多了之后,嘴里会吃出一种近似云南云腿酥的味道,好吃的东西果然都是相通的。

另外还从他家买了糖蛋散,吃起来的感觉,就像是淋过糖浆,柔软又甜蜜,散发着浓郁蛋香味的软体麻花(口感有点像沙琪玛),是广东人春节时会买来当年货祈求甜蜜的小点心。

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说法,如果你爱吃甜食的话,拿它当消遣的零食特别好。

🍜:厚街蛋卷

☎️:🍑宝搜索“东莞市食品厂有限公司”

跟前文的腊肠是同一家。

佛山的厚街明华是做腊肠起家,之后又有了另一个招牌,就是这款蛋卷。

明华的蛋卷靠的是1968年就开始做起来的口碑,我要是在这里说一堆东西来证明它有多好吃,那它这些年还真是白干了。

主要是它家的宣传页写得也很敷衍,就写了用了好的鸡蛋和黄油,实际上蛋卷好不好吃主要就看这两样,

厚街明华的蛋卷,能吃到扎实、朴素、直给的蛋奶香味,松脆的口感也完全可以打个90分。

🍜:梅州盐焗鸡

☎️:wx搜索k13750598283

说到梅州的话,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盐焗鸡喽。

我这次买了梅州的两家盐焗鸡做对比,一家是已经在网上做出名气的振城,另一家是我在小某书上挖了半天找来的微信渠道。

不多废话,如果只选一个的话,我肯定选后者,他家是下单之后挑一只包装好晚上抽真空装好快递的,到手拆开之后,整只鸡都黄澄澄油亮亮,还能够乖乖端坐在盘子里。

顺带一提,怕鸡头的朋友一定要和老板说好去鸡头!

吃进嘴里稍稍偏咸,鸡皮很有嚼劲很脆弹,鸡肉吃进嘴里,能尝出新鲜的味道,很适合下酒。

振诚家的盐焗鸡并不是说不好吃,只是跟前面那家鸡相比,在新鲜度上差了那么一丢丢,另外我吃振诚的时候,还吃出了一些腊味。

振诚虽然是做盐焗鸡为主,但是他家的香辣鸡翅反而更出名,我也一同买来了(买完在办公室分发的时候才知道有同事早就是它的老粉丝了)。

🍜:振诚鸡翅

☎️:🍑宝搜索“振诚梅州客家盐焗食品”

很好吃!味道干香,咬起来的感觉也是偏风干的质地,如果只是随便吃一口你会觉得有点无趣,但整根啃完之后,就会发现另一扇大门。

放进嘴里使劲咀嚼,咸香四溢,重点是它不怎么辣,重香不重辣。

🍜:客家猪肉丸

☎️:🍑宝搜索“黄记客家食品店”

另外再推荐下梅州的猪肉丸,广东的丸子在全国都很出名,但是猪肉丸就比较小众。

而我选择这家猪肉丸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买家评论里有个好评写得委实真诚:

事实在我吃完,并告诉自己用嘴巴代替脑子做本能思考的时候,这家的猪肉丸确实是真材实料,是手工现打的,看了下包装袋,配料表很干净。

猪肉丸搅打上劲之后,像周星驰电影里的肉丸一样q弹,平时你要是在家里做个小鸡毛菜汤,觉得有点单调的话,放几颗这样的丸子,喝起来就会鲜美许多,或者你拿它做烤串、切块炒辣椒吃也很入味。

🍜:罗四鱼腐

☎️:🍑宝搜索“罗定肥四鱼腐品牌总店”

下面说说广东云浮罗定的鱼腐,换个讨彩头的说法,它的谐音就是“愈富”。虽然叫鱼腐,但并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判定他就是鱼肉做成的豆腐。

我觉得从形态上来说它更像是面筋包,以至于我们刚拿到手准备下锅的时候,同事问我“真的不考虑往里面塞点什么吗?”

罗定这座城市坐落在泷江流域,河道中生长了无数的鲮鱼,这道鱼腐就是用很细嫩的鲮鱼肉做的,制作过程也挺费功夫,现在是广东省内的非遗技术了。

实际上鱼腐和鱼丸的制作工艺有相似之处,只不过鱼腐在做成鱼丸之后,又加了一个步骤,让它延展出了薄透的绉纱质感,我拿它和青菜简单做了一碗汤,只是用盐简单调下味,一碗汤就因为鲮鱼肉鱼腐变得足够鲜美,虽然这碗汤看起来是很平淡的。

咬一口鱼腐本身,口感很细嫩,很绵柔,很高雅。

但如果你把它放进油锅炸至金黄,它就会膨胀到确如介绍中说的那样,“薄如蝉翼”。

吃进嘴里就会有种把鱼肉做成了薯片的酥脆感,我像当地人那样也买来炼乳,趁热浇在炸好的鱼腐上,吃起来有一种小孩异想天开地将两种不大相关的东西组合,但却好吃的惊喜。

当地人炸过之后会蘸炼乳吃

🍜:汕头猪脚

☎️:wx搜13670488549

这是我刚拿到“网购广东”这个选题,在我们私下的“好吃嘴”群里集思广益的时候,一个钟情猪脚饭的朋友推荐给我的,加了微信扫试一下朋友圈,心里痒痒,觉得不买不行。

吃到嘴之后我才发现,这道汕头老板做的猪脚和我们平常吃的隆江猪脚饭的味道不完全一样。

后来查了下资料才知道,揭阳的隆江猪脚是潮汕猪脚的分支,和带点甜口、豆豉味明显的隆江猪脚相比,传统潮汕猪脚更重咸鲜,带点八角桂皮之类的香料味,是能吃出肥瘦相间的感觉的。

相比下饭,我觉得这家的猪脚更适合下酒,弹嫩丰腴带有撕扯感,吃到嘴里有种憨憨的气息,不用也别再淋上一层卤汁,本身就已经很够味了。

另外我还在他家买了无骨鸭脚,有多好吃呢?看我表情:🥺。

就是很经典的潮汕卤味的五香味以及蒜味,还捎带了一点点点辣味,去骨留筋的口感好爽,外脆内弹,一咬下去,香味就开始像放烟花一样乱窜,一口一口停不下来的好吃。

🍜:南雄客家豆腐

☎️:🍑宝搜索“粤北好山货”

酿豆腐是广东南雄县级市的一道特色菜,这个我们之前去广州的时候也吃过。

这家的味道很朴实,和南雄土菜常给人的朴实一样,薄薄一层豆皮里塞满了绵密的咸芋泥,里头还嵌着香菇粒和肉丝,鼓鼓囊囊的特别饱满,本身的味道就够了,白水煮煮吃起来就不错,但你要是沾点辣子就更有南雄当地的感觉。

毕竟,靠近江西的韶关在吃辣这件事上可是一点都不带发觑的。

🍜:肇庆粽子

☎️:wx搜Sufei0092

说起肇庆美食,自然会提到肇庆的粽子。

肇庆粽子状如宝塔,大得跟沙包一样,和寻常粽子的形态完全不一样,至于它为什么要鹤立于粽群,独辟蹊径出这幅模样,问问肇庆当地朋友就会知道。

肇庆粽的民间故事是关于包拯而不是屈原,是包拯在肇庆任官期间铁面无私公正判案,百姓们在他入京赴任时,用黑白两色糯米(也许是想从中体现出包拯做事的黑白分明?)为他制作的巨无霸型糯米团。

时至今日仍然巨无霸,这是只基础粽子,跟一个184大高个男生的手差不多大

我们买的裹蒸粽是已经火过好些年“高佬苏”家的粽子,之前纪录片「老广的味道」曾经拍过。

个头确实非常的大,基础款我估摸着都得有十厘米见方的样子,我买之前有在淘某看过其他品牌的评价,有很多牌子在尺寸上都做了改良,当地人还是更认可这种“像沙包一样大”的裹蒸粽。

只有到手之后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它的名字里要强调裹,因为里里外外整整裹了三层,用的是两广地区常见的柊叶和荷叶,柊叶的叶片足够宽,凸显一个海纳百川,能装进一堆料,又足够的耐煮。

包的结结实实

我们买了2种传统的味道,一种是绿豆煮肉裹蒸粽,脱皮绿豆已然磨成沙状,看的不仔细的话会误以为是蛋黄,吃起来非常绵密锝能在嘴里化开。

里面是一整块肥肉,肇庆粽子好吃的地方就在于,糯米馅会随着久煮(要4小时左右,所以才要用柊叶去包)随之吸包肥肉中的肉汁,顺便能让绿豆吸收肉汁,再让绿豆的清爽味去压一压油腻。

另一种就是黑白裹蒸粽,做法就是将绿豆换成黑糯米,比起绿豆+肥肉的组合,更多了一点糯米的甜感,里面的肉也从完整的大肥肉换成了肥瘦相间的一小块肉(当然这里的小是相对的),肉汁紧锁,肉汁绵软,吃肉爱稍带点肥的朋友可以一起买来尝尝。

🍜:化州韭菜油

☎️:🍑宝搜索“茂太公乡味特产店”

去过化州的朋友也许知道,化州人在用油这方便非常讲究,不管各家店里主打的招牌菜是啥,你总能闻到花生油的香气,身处广东西部的化州吃东西想向来都很追究“香气满盈”。

化州的韭菜油其实就类似江浙一带常吃的葱油,是当地人用土炸的花生油和本地的小叶韭菜的结合,还会放上姜蒜、八角、茴香之类的辅料做调味,做出来的韭菜油颜色在近乎墨绿。

卖相上让人有点退避三舍,但和当地的捞粉拌在一起,就有了双剑合璧的好味道,可惜我在网上到处找化州当地的捞粉都没找到,卖我韭菜油的老板说捞粉隔夜就不好吃了,所以只能用手比那的粉条代替,但依旧好吃。

吃的时候能感受到韭菜油的辛辣荤香中还夹杂着一点清香,吃到后面还能吃出炸韭菜的那种迷人叫香,感觉特别适合用来蘸饺子,或者白切鸡这种本身调味不重的菜,有让本就好吃的东西更上一层的能力。

最后私心放上我们也在售的广东味道,都是选品会货比多家后脱颖而出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