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小事就情绪崩溃?心理学:长期情绪应激,是有未愈合的创伤

青柠的异想记 2025-04-15 23:40:04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因为同事一句无心的话,突然情绪低落,甚至想哭;

伴侣忘记回复消息,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觉得对方不在乎自己;

工作上的一个小失误,就让你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些看似“小题大做”的情绪反应,又常常让我们陷入新一轮的自责,觉得自己太敏感,一点小事就崩溃。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小题大做”的情绪背后,其实隐藏着未愈合的心理创伤——你不是敏感,只是因为有些伤口没愈合。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1、为什么一点小事就能让人崩溃?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情绪应激”,指的是某些看似普通的事件,会触发我们潜藏的情绪记忆,导致过度反应。

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时候被父母严厉责骂过的人,成年后面对领导的批评,可能会瞬间回到小时候被父母骂后那种无助、恐惧的状态;

在上一段感情中被背叛的人,再谈恋爱时,伴侣稍微冷淡一点,就会焦虑不安,害怕历史重演。

这是因为你矫情、你小题大做吗?不是,这是因为过去的伤口从未真正愈合。

身体上曾受的伤,就算被小心对待,遇到阴雨天还会隐隐不适,心理上的伤口,未被细心对待,又怎么不会在遇到类似事情时隐隐作痛呢?

就像《心灵捕手》里心理医生对威尔说的:“这不是你的错。”

这句话让威尔崩溃大哭,因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长久以来的愤怒和逃避,都源于童年被虐待的创伤。

2、长期情绪应激:你的身体在替你记住痛苦

心理学家彼得·莱文提出,创伤不仅仅存在于记忆里,还会储存在身体里。

比如说,长期焦虑的人,可能会胃痛、头痛;长期压抑愤怒的人,容易肌肉紧张、失眠;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可能会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

你的情绪不会消失,它只会换一种方式表达。

美剧《我们这一天》里,凯文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仍然会在某些时刻突然崩溃。他的母亲对他说:

“悲伤就像潮水,有时你以为它退去了,但它又会突然涌回来。”

3、未愈合的创伤,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①过度敏感: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你“炸”

如果你小时候经常被否定,成年后可能会对批评格外敏感,甚至把中性的评价解读为攻击。

小A从小被父母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长大后,只要同事说一句“这个方案可以再优化”,她就觉得对方在贬低她,情绪瞬间跌入谷底。

②逃避冲突: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敢表达需求

如果童年时期表达需求换来的是忽视或责骂,成年后可能会害怕冲突,甚至压抑自己的感受。

小B的男友经常迟到,但她从不抱怨,因为她害怕“闹脾气”会让对方离开。

直到某天,她因为一件小事彻底爆发,男友却一脸懵:“你以前不是都不介意吗?”

③自我攻击:犯错=“我不够好”

如果成长环境不允许犯错,你可能会内化一种“必须完美”的信念,一旦失误,就陷入强烈的羞耻感。

4、如何疗愈未愈合的创伤?

①觉察情绪:你的崩溃,到底在表达什么?

下次情绪失控时,试着问自己: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什么?”

“我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伴侣没及时回消息,让你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恐惧?

被领导批评,触发了“我不够好”的羞耻感?

②允许自己“不强大”

社会常告诉我们“要坚强”,但真正的疗愈,是允许自己脆弱。

就像《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对哈利说的:“承认自己的软弱,比假装坚强更需要勇气。”

③重建安全感:用新的体验覆盖旧的创伤

如果过去被否定,现在可以主动寻找认可你的人,物理距离上远离否定、让你觉得不适的人。

如果曾经被忽视,现在可以练习表达需求,从小事开始。

情绪崩溃不是软弱,而是你的心在提醒你:“这里还有伤,需要被看见。”

那些让你突然崩溃的小事,其实是过去的自己在求救。别责怪自己“敏感”,而是温柔地问一句:

“你曾经经历了什么?我现在可以怎么帮你?”

真正的强大,不是永远不哭,而是哭过之后,依然愿意拥抱自己。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0 阅读:6

青柠的异想记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解决亲密关系、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