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VVM监测技术:从实验室到全球应用的革新之路

老黄的记事本 2025-04-13 11:03:00

一支狂犬病疫苗从工厂生产到接种进你的手臂,要经历一场“温度大逃杀”——它可能被暴晒在40℃的卡车车厢里,也可能被困在停电的冰柜中。但如果给它贴上一个“高科技”的小标签——VVM温度监测标签——就能确保打在我们身上的疫苗绝对有效。

一、VVM的诞生:一场与温度的生死较量

1996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长期合作努力下,第一代VVM标签正式面世,首次应用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热暴露情况指示,并于2002年起逐渐用于其他疫苗。它的原理虽简单,作用却至关重要:用颜色变化“告诉”人们疫苗是否有效,以及是否还能够使用。贴上VVM标签,疫苗从出厂到最终被使用的有效性都是能被监控的。

2019年,我国疾控中心在疫苗招标中首次加入VVM评分——贴标签就能加分。这个改变说明VVM的重要性,因为国家的重视,知道和认可VVM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二、 为什么需要这个“小标签”

所有疫苗都是需要冷链保存及运输的,疫苗的“命门”就是温度,一旦温度超标,经过一定时间积累疫苗就会“失效”——打了也白打。可是狂犬病疫苗是否“失效”,单凭肉眼完全无法判断,比如下面这两款疫苗:

首先,它们都在效期内;

其次,它们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

最后,没有人能够确保它们是否完全被正确运输或储存;

根据以上3个提示,我们现在得出结论是:这两款疫苗应该大概也许是都可以使用的。

但打疫苗不像吃东西,吃了坏掉的食物,多数情况下也就是拉拉肚子而已,可是打了无效的疫苗,尤其是狂犬病疫苗,却可能危及生命。

那现在我们要怎么判断,这两款疫苗到底能不能使用呢?

三、VVM的作用:疫苗的“报警器”

VVM的原理是: 标签内置特殊材料,遇热会缓慢变色,比如白色变成深紫色。如果内圈颜色比外圈浅,说明有效,如果内圈颜色和外圈一致或比外圈深,代表失效,需报废。

现在你再看下面这两款疫苗,是否有效能用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VVM的诞生,使得每支疫苗都自带“警报”,这样就可以有效杜绝整箱误杀,关键是它的用起来方便呀,只要有它,连文盲也能判断疫苗是否还能够使用。

2004年印尼地震,很多基础设施损毁,加上停电,几乎所有疫苗暴露在印尼炎热的天气下,此时单靠肉眼根本无法判断疫苗是否损坏,但有5个区和50多个接种中心的大量疫苗因为有有VVM的指示而得到挽救。既未浪费,又保障了接种者的生命安全。

在狂犬病疫苗领域,VVM技术手段与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结合尤为关键。中国主流狂犬病疫苗采用Vero细胞技术,其生产过程中引入VVM标签,能进一步有效解决传统疫苗因运输温度失控导致的疫苗失效问题。

四、VVM的价值:超越技术的生命承诺

对个人,能带来肉眼可见的安全感——接种前可自查:找到疫苗瓶上“天圆地方”的小标签,对比颜色深浅。

对国家,能省下真金白银——VVM可减少约38.8%[1]的损耗,合理规避浪费。

对全球,VVM是能辅助消灭狂犬病的“秘密武器”——WHO计划2030年消除犬传人狂犬病,VVM是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核心技术手段。

结语

从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到全球疫苗瓶上的守护标签,VVM用30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创新到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跨越。当每一支狂犬病疫苗都贴上VVM标签,我们离终结这种千年恶疾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参考资料:

[1]关于疫苗用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经济学评价_王瑶瑶

[2]疫苗有效性监测卡的研发及国外使用概况_袁平

[3]到2030年消除狗介导狂犬病的新全球战略计划_世卫组织网站

[4]中国疾控中心建议疫苗贴VVM,把我感动得快哭了_疫苗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