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通常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到来(2025年谷雨为4月20日),谷雨的到来也标志着春季即将结束,夏季即将来临。谷雨的名称来源于“雨生百谷”,意味着谷雨时节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多,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生长进入黄金时期。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总结出诸多与谷雨相关的农谚,其中 “谷雨有三怕” 在老一辈口中代代相传。这 “三怕” 究竟指的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解答一下!
一怕 “谷雨无雨”
谷雨时节降水会明显增多,此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也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民间有 “春雨贵如油” 的说法,谷雨时节的雨更是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如果谷雨期间没有降雨,土壤墒情不足,也会直接影响春播作物的正常发芽和生长。
这是因为一些种子在缺乏水分的土壤中,其实难以顺利萌发,即便勉强出苗,也会因前期水分不足而生长瘦弱,导致抵抗力差,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二怕 “倒春寒”
所谓 “倒春寒”,是指春季前期气温回升较快,后期气温却突然下降的天气现象。这对于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农作物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此时冬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果树进入花期,蔬菜也在快速生长。低温会冻伤农作物的幼嫩组织,影响小麦的孕穗和灌浆,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
果树的花朵受冻后,无法正常授粉结果,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蔬菜幼苗遭受冻害后,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且倒春寒还可能引发病虫害,进一步危害农作物生长。
三怕 “大风起”
谷雨时节的大风也是农民们害怕的对象之一,因为此时农作物生长迅速,植株相对脆弱,大风容易对它们造成物理伤害。例如,刚移栽不久的秧苗,根系尚未牢固,一阵大风过后,可能会被连根拔起;而一旦倒伏,不仅影响光合作用,还会导致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变差,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后期收割也会变得困难重重,从而造成减产。
大风还会对农业设施造成破坏,如塑料大棚、温室等。如果大风吹破的大棚薄膜,那么大棚就无法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棚内的农作物也会因环境变化而生长不良。如果大风还吹落果树上的花朵和幼果,也会使果树产量大幅下降。
增减衣物:谷雨时节气温虽已升高,但天气多变,早晚仍较凉,要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早睡早起: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湿度,排出室内的湿气和异味。
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干燥剂,如活性炭、硅胶干燥剂等,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室内干燥。
写到最后
虽然如今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些自然灾害,但这些古老的农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