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最喜欢两种运动,一是登山,二是游泳。他的游泳热情依然高涨。他曾在韶山的池塘、水库游泳,在湘江中流游泳,在北戴河海浪中游泳,在万里长江中游泳。从1956年至1966年十年间,毛主席在武汉的长江中畅游了18次。此外,他还曾计划游遍印度的恒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毛主席不仅将游泳视为一种体育锻炼,更认为它是一种放松和思考的方式。他曾说:“游泳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想事,让大脑很好地休息”,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毛主席晚年在游泳时,明显吃力。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开始亮起红灯。已77岁高龄的毛主席,从江西返回北京后,频繁出现咳嗽症状,还伴有低热。
经医生仔细检查诊断,确认毛主席患上了肺炎。实际上,从那时起,毛主席的运动量就逐渐减少。到了1972年初,医护人员发现,毛主席的腿部开始出现轻度浮肿的迹象,健康状况愈发令人担忧。
不过,在1974年春天,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好转时期。他又能像往昔一样,在室外悠然地散步、行走了。但医疗保健医生心里明白,这所谓的好转不过是表面现象。事实上,毛主席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滋生出更多令人揪心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一年的11月19日至12月5日期间,81岁高龄且身体抱恙的毛主席,在长沙休养之际,先后5次前往湖南省游泳馆游泳。
12月5日,毛主席再次下水。那时的他,已身患肺气肿、心脏病、白内障,这些病症导致他腿部浮肿、视力模糊,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据主席身边的人回忆,这成为了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游泳。即便如此,毛主席在水中仿佛找回了年少时的激情。
工作人员周福明回忆道,那几次游泳,老人家刚到水里时,他还在一旁小心搀扶,可没过一会儿,毛主席就能轻松地畅游起来,状态与在岸上截然不同。
在水中的毛主席,不咳嗽也不气喘,没过多久,面色就开始变得红润。他还会在水中捏捏胳膊、揉揉腿,一次就能游长达3个小时。
上岸后,毛主席说了一句令人非常伤感的话语:“我跟水打交道几十年了,看来今后是与水无缘了。”
之后,毛主席就再也没来过游泳池。
之后,在1975年2月,毛主席离开湖南前往杭州。他在杭州短暂停留了4天,随后便返回北京。回到北京后,毛主席依旧保持着过去的一些习惯,比如读书,展现出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从未改变。
毛主席一生都在和水打交道,这是事实。据毛主席的卫士田云毓回忆,1956年,毛主席首次派出中队长韩余庆,让他去打探长江的情况。韩队长归来后汇报说,长江水流湍急,漩涡众多,不适合游泳。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让毛主席满意,毛主席随即问道:“你下水了吗?”韩队长如实回答:“没有下水。”此时,毛主席流露出些许不悦。
待韩队长离开后,身边仅剩下田云毓。毛主席喃喃自语道:“他们没有下水去游,竟然就说长江不能游。”随后,毛主席又派了一名卫士前去查看。这名卫士回来后,毛主席询问他长江到底能不能游,卫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可以游!”
毛主席听闻,满意地说道:“这就对啦,你们可以去准备一下了。”从当年6月30日到7月4日,毛主席接连3次下水畅游长江。
第一次游长江时,他就游了一小时零四十五分钟,其耐力之强,令许多年轻小伙子都望尘莫及。
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韶山。刚一抵达,听闻韶山新修了一座水库,他便立刻提出要去“洗个澡”。周围的人担心水库里的水又深又凉,毛主席会因此受凉。
然而,毛主席反驳道:“在长沙都能够游泳,在这里怎么就不行?游泳可是一种意志的锻炼。”当时,有一位老人站在坝上,毛主席看到后,热情地招呼老人家下来一起游泳。
老人表示自己已70多岁,游不动了。毛主席则鼓励道:“坚持游泳,你可以多活20年。”并且,在这次游泳过程中,毛主席展现出了高超的游泳技术。他在水中身姿矫健,或仰泳、或侧游,尽情享受着游泳带来的快乐,令人不禁感叹。
万里长江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主席的爱好和能力真不是普通人所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