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中国在伊尔-76平台上搭载以色列“费尔康”预警系统的项目,在即将收获果实时,因为美国的强制干预而失败。
当时印度正好对俄罗斯提供的A-50预警机不满意,于是以约11亿美元接收了中国忙碌数年的成果。而印度没想到的是,这份让其洋洋得意的军购,在二十多年却成为自己最大的短板。
▲印度现役A-50EI预警机,原本应该是中国接收
预警机发展缓慢,印度空军一再努力却总是失败2019年2月,印巴爆发了一场短暂又激烈的冲突,最终以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1被击落,飞行员被巴基斯坦俘虏告终。
事后印度空军调查发现,自己失败的关键原因,正是后方预警机性能太差。不仅不能有效支援前线,甚至还被巴基斯坦的“猎鹰-20”电子战机干扰了通讯。那架米格-21就是误认为,自己还在友军层层保护之中,才会贸然越境被击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空军决心调整其预警机机队,具体分为两部分:一、对3架体型庞大,但空中指挥能力有限,探测精度不高的A-50EI预警机进行升级,从第二代初级提升到第二代巅峰,甚至第三代初级水平。
▲当时据说将参考俄罗斯升级A-50U的部分经验
二、在已经开始装备的国产“天空之眼”预警机基础上,发展更进一步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版本。
如果一切顺利,印度空军的预警机部队,将变成以三架升级后的大型A-50EI为核心,六架改进版“天空之眼”为辅,还有三架基础版“天空之眼”备用的强大阵容。
但结果是到目前为止,印度空军依然只有三架A-50EI和三架“天空之眼”,升级改造更是无从谈起。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恰恰是印度空军得到A-50EI之后高估了自己。
▲印度“天空之眼”预警机
高估自己的印度和理智的巴基斯坦,最终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当时被“大型A-50预警机配合苏-30MKI”迷惑双眼的印度空军,一门心思继续扩充大型预警机规模,对于“只是用来过渡的国产轻型预警机”很不上心。
因此,“天空之眼”虽然在2017年就已经服役,但性能相当尴尬,其搭载的以色列雷达、印度自己另外采购组装的指挥系统,与“阵风”和苏-30MKI交流效率很差,更谈不上空中指挥,印度空军使用之后评价很低,勉强采购了三架就拒绝接收。
而在这种混乱的模式下,印度真正的国产预警技术积累非常缓慢,这也就是2019年升级规划失败的根本原因。
▲巴基斯坦从欧洲采购的“爱立眼”预警机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虽然国力和技术更差,但其深知凭借自己搞不定预警机,一方面争取沙特的资金支持,从欧洲采购了两批共六架“爱立眼”,另一方面,又从中国购入了4架ZDK-03预警机。
抛去意外损失的一架,巴基斯坦现在总计9架预警机的规模,是印度空军六架的一点五倍。性能上,经过升级的ZDK-03,也已经达到二代预警机巅峰水平,再加上和歼-10CE、“枭龙”Block3系出同源,通用性极强,实际战斗力,自然超过至今还是一片混乱的印度空军。
▲ZDK-03预警机对巴基斯坦至关重要
作为一支总是缺乏远期规划的空中力量,印度空军早年获得6架伊尔-78加油机后,也是洋洋得意,结果一再错失发展机遇,到现在还是靠着苏联时期生产的伊尔-78苦撑场面。
重型苏-30MKI项目更是让印度欣喜若狂,不顾后期维护、使用成本奇高的现实,先后采购了270多架,这几年才反应过来,准备扩充中型机队伍来平衡。
印度当年意外买到A-50EI确实是极佳开局,但缺乏规划加上技术积累太差,最终造就了现在预警机落后巴基斯坦,成为自己致命短板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