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针对国民党立法委员发起大规模罢免行动,目前进入第二阶段连署的蓝绿民代比例已经扩大至35:14。国民党指控民进党利用行政资源和司法手段打压在野党,搜查国民党党部并逮捕多名要员,然而,民进党自身罢免提案中类似问题却未被追究。
基于此,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发起“反独裁,罢免赖清德”运动,号召民众于4月26日,前往凯道举行大规模游行,规模预计为历年之最。并且还联合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提出“罢免赖清德”等口号。
这场“大罢免”已经来到了白热化阶段,赖清德非要在台岛政坛搅弄风云,弄得乌烟瘴气,最终大概率是自食恶果。
蓝营罢团团灭,蒋万安豁出去了
赖清德到底想干什么?把蓝营逼到了全体罢团的地步?赖清德野心实在是太大了,2024年,立法机构选举中民进党仅获得51席,形成蓝52;绿51;白8的劣势格局,这是赖清德一直以来的心患。
通过大罢免,41席国民党区域民代,试图将席位比改写为绿57;蓝46,夺回立法机构主导权。
实际上,赖清德政权根基并不稳,他以“双少数”执政,得票率40%,立法机构席位不足半数的情况上台,心中难免焦虑。
通过大罢免清除立法机构内的制衡力量,为“台独”政策扫清障碍,就是赖清德推动“罢免潮”的核心目标。
再结合最近赖清德“17条”“脱中入北”的口号,坐实了赖清德试图将台湾绑入美国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内,加速“倚美谋独”。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场“大罢免潮”也透露出赖清德政治逻辑上的天真。放眼全世界,有那个政党发起罢免的理由是我的席位比你的少?
特朗普也不会这么做吧?赖清德一直说要恢复中间路线,天天发表逆天言论,无一不是在把台岛拉入兵凶战危的境地。到底是为了台岛民众,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一目了然。
这一届的立法院,因为“罢免潮”政治对立已经到了一点就炸的地步,政治氛围及其差,蓝绿白民代闹得不可开交,实际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
最憋屈的还是国民党,虽然有傅崐萁坐镇,国民党在立法院的战斗力提高了一大截,但是傅崐萁的强硬作风和韩国瑜的温和立场形成对比,导致国民党这边的态度还是不够一致,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后续战斗力。
就在这几天,检调出动兵分六个路线,在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以及其他地区党部内部搜查了个遍,蓝营这边气的高罢团,不少人为了自保退出了罢免团队,免得被检方约谈羁押。
看来绿色恐怖氛围已经萦绕台岛政坛,作为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自然是难以忍受,号召民众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逼迫赖清德台下,哪怕重选一次,国民党也奉陪到底。
台北市长蒋万安也罕见发声了,豁出去也要“罢免赖清德”。可以想象,一旦国民党多数席位被罢免,那么赖清德可就咱也不是“跛脚”地区领导人了,而是直接夺回了台立法院的控制权,一旦形成这种格局,国民党再也别想在近几年翻身了。
邱毅点评一针见血
在国际政治氛围波云诡谲的情况下,赖清德当局试图通过在岛内制造党争“内耗”来扩大“分裂势力”范围,顺便加强“台独”集权。其深层逻辑在于,以“民主”之名行威权之实,用岛内稳定的社会秩序来换取自己的政治生存空间,将2300万岛内民众绑上“台独”战车。
而国民党在“罢免潮”极限施压下,处境非常危险。众所周知,国民党长期存在“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顽疾,例如朱立伦领导的中央与地方派系,在罢免策略上存在分歧,导致罢免行动资源分散,执行力不足。
在罢免潮初期,国民党因误判形势,和反应滞后,陷入被动。今年第一阶段罢免中,蓝营仅有14席达标,情况岌岌可危。更危机的是,国民党难以支撑高频次的罢免所需资金和人力。
如果国民党无法再今年7到8月罢免投票中守住关键席位,可能加速党内分裂,朱立伦党主席位置不保。
基于此,国民党计划发动史上最大规模抗议,如果成功凝聚民意,可能会逆转罢免潮颓势,不过如果失败,国民党内部士气将再次受到重创。
对于现阶段情况,邱毅的点评一针见血!他认为,国民党应该守住三道防线,第一党团总召傅崐萁能力是蓝营战斗力核心,第二徐巧芯,王鸿薇等人是绿营重点目标,第三,新科员如叶元之等,容易被吓阻。邱毅认为,前两道防线失守,国民党将面临全线崩溃。
此外,邱毅发出灵魂批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缺乏危机感和领导力,其重心一直放在了自己是否能够连任主席上,而并非是对抗罢免潮,几次对抗都没能直击民进党要害。
此外,邱毅还指出,国民党也没有能有效利用民进党丑闻发起舆论反攻。即便有核心人物傅崐萁坐镇,但未能和国民党整体形成有效联盟。
很明显,邱毅对国民党实在是“恨铁不成钢”,他很清楚蓝营的危机,但又无可奈何。
最后,我们都知道政治豪赌无赢家,无论结局如何,这场罢免已经暴露出台当局制度崩坏,经济失血的恶果。最终结局最有可能走向“蓝绿双输”的局面,赖清德并不能改变其“跛脚”姿态,国民党大概率残兵败将失血过多。
参考资料:民进党不放弃大罢免,媒体人曝赖清德盘算:若得逞台湾将永无宁日——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