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频现跳水背后谨防A股4月效应显现!

郭一鸣 2025-04-25 11:29:45

4月25日,A 股市场上午冲高后跳水回落,尽管午后有所震荡回升,但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整体表现依旧较弱。无独有偶,前两个交易日(4月24日和23 日),指数盘中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跳水。与此前此轮反弹中多数时期午后及尾盘拉升的情况相比,近三个交易日出现的跳水现象值得密切关注。

整体而言,近期市场并无特别明显的利空因素。多次出现的跳水情况,大概率主要源于指数持续回升后,多头获利了结需求的提升。当然,结合当前的时间节点,也不排除市场对 “4月效应”的担忧,以及投资者提前做出的规避行为。

所谓4月效应,主要是4月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具体来讲,进入4月后,随着一季报的陆续发布,市场步入重要的“四月决断”时期,投资者的关注重心也会重新回到公司基本面业绩驱动方面。从过往经验来看,四月是股市运行中对增长表现最为关注的月份,在投资策略上也更侧重于增长逻辑和业绩变化。A 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在财报披露期(4月/7月/10月),业绩增速对股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这其中又以4月份的影响最为突出。今年4月份,由于关税问题,指数曾一度暴跌。好在政策及时出手,且在稳股市的基调下,指数迎来了持续回升。然而,随着时间进入4月尾声这一特殊阶段,“四月效应” 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

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过去20年,除了2006、2007、2015年等几个大牛市年外,其他年份均不同程度的受到4月份特别是4月下旬日历效应的影响,20年来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25%、0.20%、-0.76%。从2016年开始的9年中位数(主要是剔除2015年大牛市的影响)分别是1.03%、0.03%、-0.70%。越到下旬影响越大。

数据背后的逻辑是4月份是年报和1季度季报的集中发布期,特别是最后几天,很多都是业绩不好的难产年报季报的集中发布期,所以市场受其影响下跌的概率会大一些。其中,潜在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微盘股,毕竟微盘股最容易遭遇所谓的“业绩雷”。

除此之外,4月底还需留意一些短期可能出现的变盘信号:一方面,针对美方近日不断释放中美正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是假消息。显然,关税问题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虽然短期关税影响迎来缓和,但具体政策何时实施、降低幅度如何,仍存在较大变数。若政策出现反复,市场信心将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国家队护盘力度边际减弱。4月7日以来“国家队”密集增持 ETF 及央企股票,单日增持规模超800亿元,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但近期增持力度明显放缓,且未出现新的政策工具加码。叠加关税影响的暂时缓和,国家队稳定股市的力度或减弱。此时需重点关注市场增量资金的表现,若后续缺乏增量资金,反弹动力可能衰竭。

总之,当前 A 股正处于多空博弈的关键阶段,技术面走弱、政策博弈升级、业绩验证压力三重因素叠加,市场变盘风险显著上升。短期来看,需警惕指数在持续反弹后的回踩风险。不过,从中期视角来看,市场依然向好,回调恰恰是低吸的良机。2025 年市场两大投资主线依旧:一是伴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中期景气改善或向上、具备中长期投资逻辑的新质生产相关泛科技方向,如国产算力、半导体、先进制造、机器人等;二是伴随内需复苏,财政提振消费,企业盈利企稳带动的顺周期方向,如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等。

2 阅读:9

郭一鸣

简介:财经评论员 广播电视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