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不少人都挺风流,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元朝那会儿,有个叫姚燧的文人,晚年时也闹了一出风流韵事。都七十多岁了,有天他洗澡,旁边有个侍女伺候着。结果姚燧没把持住,就跟那侍女有了点故事,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到底咋回事呢?
姚燧是元朝时候一个挺有名的文人,1239年在洛阳出生,后来搬到了苏门住。他三岁那年就没了爹,然后就跟着他的大伯姚枢在苏门生活。
姚燧小时候就跟着许衡学习,后来进了秦王府,做了文学侍从。元朝刚开始那会儿,他还在陕西道当过官。到了1309年,姚燧就当上了翰林学士。他写文章特别在行,风格像西汉时候的那样。张养浩夸他才华横溢,能和古人相提并论。黄宗羲也说,姚燧的文章,明朝那帮人根本比不上。
姚燧也是个作曲高手,和卢挚一样有名。他有首挺有名的曲子叫《寄征衣》,里头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
想给你寄衣裳你却不归家,不寄又怕你在外头挨冻。寄或不寄,我真是左右为难。
姚燧虽然特别有才能,但元朝那会儿不重视读书人,这让一直在高官的位子上待着的姚燧心里头挺难受。而且,那时候的政治环境复杂得很,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姚燧老喜欢往那些风月场所跑,想找点乐子,好让自己心里和身体上都舒坦点。
姚燧从不藏着掖着,常和名妓打交道,完全按自己的性子来。不少有名又有才华的歌女,对姚燧都挺敬重,因为姚燧会替她们撑腰。
有回,姚燧碰上个特别的女子,一打听才知道她身世挺惨。他二话不说,直接去找丞相求助,后来还帮她找了个好归宿。这事儿在京城传开后,姚燧可是赢得了不少好评。
姚燧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后,最终选择回到老家养老。那时候,他虽然已经73岁了,但身子骨还挺结实。
姚燧退休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没想到中间还闹出了一段意外的桃花韵事。
那个晚上,春天的感觉特别浓。府里头,有个年轻丫鬟帮他准备洗澡水。春风一吹,姚燧就没忍住,跟那丫鬟有了肌肤之亲。那丫鬟才18岁,长得挺好看,可惜命不好,一直在外头漂泊。
春宵短暂结束,丫鬟心里头满是担忧和害怕。她直直地跪在姚燧跟前,眼泪汪汪地开口:“老爷,您昨晚那番举动,真是让人忘不了。可万一我有了身孕,往后我这日子可咋过呀。您得给我留点啥东西,好让我和孩子能活下去。”
姚燧听完,心里头有点过意不去。他明白那侍女担心得对,就拿起笔,在那侍女的围裙上写了首诗,当个凭证。诗里头说的是:
八十年一遇的好春光,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就算没得到啥帮手,我也得去坟头给那妇人磕个头。”
这首诗说的是自己老了还爱逍遥,同时也想给身边侍女提个醒,让她们以后少走弯路。
没过多久,姚燧就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那个侍女后来真的有了身孕。姚家的人都不肯相信这是姚燧的孩子,打算诬陷侍女说她不检点。就在这紧要时刻,侍女拿出了姚燧亲手写的诗词,来证明自己的无辜。最后,侍女和她的孩子都没事儿了,她们过上了安稳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