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又来索命了。焦躁不安的心情,成了压在慈禧心头最重的一块青石。

众所周知,珍妃是被崔玉贵硬塞井里而亡的,而这崔玉贵是奉谁的旨意?
当然是慈禧,珍妃被处死后,据说每当慈禧闭上眼睛时,都感觉珍妃无时不向她索命,着实令她烦躁不堪。
那么,珍妃究竟是傻还是天真?为何成了慈禧的眼中钉?她是光绪帝心尖宠妃,为何却躲不过慈禧的魔爪?

珍妃他他拉氏,生于光绪二年,为满洲镶红旗人,父亲长叙是右侍郎。珍妃是长叙妾室所生。母亲虽为妾,却开明刚烈,宁折不弯,从不奉承权贵,对下人也极为和气。
因此,虽为封建贵族,家庭氛围却轻松和煦。珍妃在母亲的影响下也是活泼天真,性格豪爽,不畏邪恶。
珍妃的伯父长善彼时任广州将军,由于理办洋务多年,通晓国际情形,痛感旗人不学无术,于是在广州大力培植人才,兴办教授洋务和外语的学校。
伯父长善无后,又极喜爱孩子,曾将年幼的珍妃与瑾妃接到广州小住。在广州小住的这段时间,对珍妃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伯父长善爱广交名人雅士,其中多为具有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他对两个侄女极为宠爱,加之珍妃自小便无拘无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

珍妃的性情与种种举动,与封建社会的女子很不相称。她有欢快无拘的童年,这是珍妃之大幸,亦是其大不幸。
光绪十四年,长叙接到懿旨,命他带二女入宫。这不是什么喜事临门,而是祸从天降。慈禧的狠毒谁人不知?
就这样,珍、瑾二人上轿进宫,母亲看着两个女儿华服加身,清丽粲然,早已泪流满面,谁不知道宫内深似海,母女想见一面比登天还要难。
宫里,慈禧为光绪帝举行了选后大典。在慈禧看来,选秀无非是走一个过场。早在之前,有入选资格的女孩子就被分批领进了宫中,由慈禧率领亲信女眷评定。光绪皇帝虽软弱,却也不糊涂,他马上明白了。
慈禧让自己选择大自己三岁的静芬表姐,光绪帝不敢违抗,只能从了慈禧的安排。

但珍妃的出现,让光绪帝一见钟情,很快擦出火花,他太爱这个女人了。
光绪帝一生只有这三个女人。隆裕是慈禧硬塞给他的,根本没有爱过;瑾嫔虽与珍妃同出一家,性情却截然不同,温厚寡言,且相貌平平,与光绪帝的关系也是漠漠。
只有珍妃一人得光绪帝青睐。她五官俊秀,明亮的眼睛里流淌出天然的灵气,而且还精于翰墨,棋技精湛,志趣广泛,通晓西学。给光绪帝这样性情内向的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
动情的少年,怀春的少女,很快,两人之间产生了火热的爱情,而且光绪帝还不顾一切地专宠这个少女。
但有一个人就不开心,那就是隆裕皇后。

因为性格原因,珍妃向来无拘无束。后宫历来由皇后主管,她从不逢迎讨好皇后。由此,就得罪了隆裕皇后,隆裕皇后跑到姑妈慈禧处哭诉。
其实,刚开始慈禧并不反感珍妃,反而觉她漂亮,像年轻时的自己,加上珍妃聪慧活泼,慈禧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不过,隆裕哭诉的次数多了以后,慈禧认为珍妃已经威胁到了她叶赫那拉家族的利益,便开始留意她。
有一次,慈禧在宫中见到珍嫔坐着一顶八人轿,这让慈禧十分不舒服。八人轿平时连慈禧都很少用,一个珍妃如此招摇过市,慈禧认为她无所顾忌,不知轻重。加上见隆裕皇后受到冷落,慈禧心中更是不舒服。而且这大清是我叶赫那拉氏的,怎么能容得了别人半点癫狂呢?
后来,慈禧终于等到机会了。

按清制,受宠幸的妃嫔是不能留在皇帝的寝宫的,但是光绪帝希望时刻与她黏在一起,所以打破了规定,让珍妃打扮成太监的样子,自由出入皇帝寝宫。
有一次,慈禧的心腹发现珍妃屋内有一只男人的靴子,马上报给慈禧,说疑似珍妃与别的男人有私情。
其实,慈禧也不糊涂,这深宫之内,除了皇帝是男人,也都是受了阉割之刑的太监,这奸,如何通得?
但鉴于此前积累对她的不满,慈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震慑珍妃的机会了。
她命人对珍妃的贴身宫女进行严刑拷打,虽然最后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但这莫须有的罪名和对宫女的严厉惩戒明摆着是做给珍妃看的,慈禧太后是在告诉珍妃识时务,夹尾巴做人!
珍嫔性情至纯,并未想到慈禧不只是要她表面顺从,在震慑之下,更是要她明白,在这宫中只有叶赫那拉说的算。
然而,珍妃并未对此事放在心上,因此,之后给她招致了更大的祸患。

什么祸患呢?
有一次,光绪帝心血来潮,赏了与戏子同一匹布料给珍妃。这件事传到慈禧处,慈禧十分不舒服。作为皇帝的妃子,竟然与戏子穿同样布料做的衣裳,认为实在有辱皇门。
第一次“藏靴事件”并没有直接拿珍妃开刀,这次珍妃直接被廷杖二十。
此后,慈禧愈发看珍嫔不顺眼。
珍嫔喜欢照相,托人买来照相机,给自己照,还教太监拍照。她喜欢与光绪帝玩“变装”游戏,经常穿着光绪帝的衣服拍照嬉乐。
但相机在当时属“西洋淫巧之物”,慈禧得知后命人到珍嫔住处搜查,不仅搜出了相机,还有搜出平时“变装”的男人衣服,于是,慈禧当场命隆裕皇后掌嘴珍妃。
然而,经过几次教训之后,珍妃还是不长记性。

她还用光绪帝赏的珍珠、翡翠制作了一件珍珠旗袍,穿着与光绪在御花园散步,迎面撞见了慈禧。
慈禧怒道:一个妃子竟然如此招摇,你是想做皇后吗?”慈禧命人扒下她身上的珍珠旗袍,再次廷杖三十。而光绪帝在慈禧的淫威下敢怒不敢言。
后来,慈禧在六旬万寿时,为了护着自己大寿的喜气,将珍嫔与瑾嫔两姐妹晋封为妃。但在短短几个月,珍妃又被降为贵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此次降为贵人的罪名是卖官鬻爵。清朝晚期,因为封建制度愈发腐朽,卖官鬻爵不仅是公开的秘密,甚至已经合法化。

珍妃为人极大方,不知节省,于是日亏月损,入不敷出。见宫内卖官成风,于是她仗着光绪帝的宠爱,暗中参与到卖官鬻爵中。
此事成为慈禧再次严厉惩戒珍妃的把柄。
慈禧将她降妃为贵人,又赐“褫衣廷杖”,这是比廷杖更严重的刑罚,即当众扒下衣服,裸露皮肤挨打。
廷杖之后,珍妃人事不省,后身已是血肉模糊。
此次受辱之后,珍妃那无拘的个性着实有了些收敛,如果光绪帝不召,她也不去,而且谨言慎行,每日在自己宫内写字,学泡茶。可见此次受辱让她深感屈辱,不愿再招惹是非。
但这似乎还没完,更可怕的还在后头!

晚清时期,封建制度已经极度腐朽,泱泱大国已然萧条凄惶。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试图富国强兵。
光绪帝把此事说与珍妃听。珍妃对变法自然十分支持。但戊戌变法损害到守旧派的利益,遭到慈禧的强烈抵制与反对,所以戊戌变法失败。
之后,光绪帝被慈禧幽禁于瀛台,珍妃受到牵连,再次施以“褫衣廷杖”,并被打入冷宫,禁止与下人说话。
珍妃在冷宫熬了三年。她渴望有朝一日光绪帝来救她于水火,殊不知此生与皇帝再无相见之日。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打算离开城避难。慈禧在临行前,命太监崔玉贵处理死珍妃。

于是,崔玉贵将珍妃用席子裹住,把她推到顺贞门的井边。之后崔玉贵又向井里投了两块大石,并封了井口。珍妃命殒。时年二十五岁。
妃被打入冷宫,最终并被处死,造成这样一种局面,除了慈禧太后霸道的因素之外,还有谁对此负有责任。
第一光绪帝的责任。作为一个皇帝,后宫妃嫔众多,最怕的一件事就是专宠某一妃嫔,这是一定要出事的。
比如顺治帝专宠董鄂妃,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再比如乾隆帝专宠令贵妃魏佳氏,就发生了那拉皇后被废事件。
第二隆裕的责任。造成这样的局面,隆裕责任重大。因为,她有着特殊的身份,一味充当了慈禧的眼线,最终失掉光绪的信任,害了珍妃。

第三珍妃自己的责任。珍妃作为光绪帝的妃嫔,由于年轻,过度张扬,参与了卖官鬻爵,并干预朝政,这就被慈禧抓住了把柄,大做文章。最终,毁掉了这段弥足珍贵的旷世之恋,也毁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公元1902年,慈禧结束西逃,回到京城,但她夜夜噩梦不断,觉得珍妃要来索命,于是让珍妃父兄将珍妃打捞上来安葬,珍妃终于重见天日。
而慈禧心里也摆脱这受了诅咒似的噩梦,并对外宣称珍妃“贞烈殉节”,追封珍贵妃,草草葬于宫女墓地。
光绪三十四年,隆裕皇太后听政之后,追封她为恪顺皇贵妃。再后来,姐姐瑾妃将她葬入了光绪帝崇陵妃园寝。
至此,珍妃一生尘埃落定。

光绪帝的后宫,既有令他感到温暖的珍妃,也有给他冷冰般感觉的皇后。他曾经充满希望,努力经营后宫,但由于光绪帝固执的性格独宠珍妃,冷落皇后,使珍妃成了众矢之的,成了慈禧的眼中钉,结果好好的后宫,终于被霸道的慈禧太后借由摧毁。
一:不是老佛爷的嫡系。二:还拔尖。老佛爷能让你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