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张泽群是春晚上万众瞩目的焦点,从2006年到2011年,他连续主持七届央视春晚。
他与周涛、董卿等搭档,稳重儒雅的形象深入人心,那时,他站在全国观众面前,头发乌黑,笑容明亮,仿佛岁月从不曾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如今,当许久未见的张泽群,晒出自己用老年卡游颐和园的视频,网友们的心却像是被猛地拽了一下。

张泽群的60年,是从平凡到耀眼,再回归平凡的曲折历程。
他的老家是河南郑州,父母分别是南阳和洛阳人,家境十分普通,可他的父母却十分注重他的教育。
少年时期的他就读于郑州优胜路小学、郑州七中和十一中,成绩优异,梦想却模糊。

直到后来,张泽群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他才找到人生的方向。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担任主持人和导演,开启了央视生涯的第一步。

在央视工作时,他一直都是兢兢业业,还在央视青年节目主持人比赛中夺得一等奖,从此崭露头角
台里的领导十分器重他,就让他主持《12演播室》,随后接手《东方之子》《文化视点》等节目,凭借扎实的主持功底和亲和力成为观众心中的“熟面孔”。

2004年,他主持央视青歌赛,两年后他首次登上春晚舞台,职业生涯达到巅峰。
那时的张泽群,是无数年轻人羡慕的成功模板,也是父母眼中的骄傲。

然而,成功的背后,他也付出了青春与汗水,27年的央视生涯,他几乎将所有精力献给了工作,鲜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张泽群的个人生活,远不像舞台上那样光鲜,他曾被誉为央视的“黄金单身汉”,甚至传出与董卿的绯闻,但这些传闻从未被证实。

事实上,他的感情之路颇为低调,直到40多岁才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2014年他成为父亲,抱着襁褓中的儿子,脸上洋溢着迟来的幸福。
看着几乎是自己翻版的儿子,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光鲜亮丽的主持人,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为新生命而感动。

家庭的另一面,却是沉重的责任,2015年,他的母亲因脑梗瘫痪,卧病在床生活完全靠人照顾。
老人家住在河南老家,张泽群却在北京忙工作,中间隔着千把公里。

每次回去,他得挤出时间,帮母亲翻身、喂饭,忙完再赶回北京。
2015年,父亲走了,没能看到孙子长大成人,这事成了他心里一个遗憾。

母亲如今也已经去世,他只能拿出以前的照片,回忆起和父母以前的点点滴滴,忍受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这些年,张泽群在央视的露面少了,综艺频道里,他的名字不再常出现,有人说他被“边缘化”了。

其实不然,他只是换了跑道,干些更合心意的事儿。
2022年,他在东莞松山湖主持了一场文艺活动,站在台上,话筒还是握得稳稳当当。

2023年,他接了“长江谣”文化推广活动,嗓音依旧沉稳,讲起文化来头头是道。
去年还出现在“文艺春晚”后的书法绘画频道节目中,这些工作或许没有春晚那样高调,却更贴近他的兴趣与价值观,传播文化,连接历史与当下。

当然张泽群也并不是只在电视上出现,向来就很接地气的他,也会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不,在4月14日,张泽群就分享了一段视频,画面中他手持老年卡,兴致勃勃地游览北京颐和园。

60岁的张泽群,和电视上的形象完全不同,头发花白,脸上还有很多肉眼可见的皱纹。
他穿着灰色运动裤、平底布鞋,搭配一件蓝灰色外套,朴素得像街头巷尾的普通人。

这样的画面,搁在十年前,谁能想得到呢?那时候舞台灯光打在张泽群身上,西装笔挺,打扮的十分精神,头发乌黑得像刚染过。
他站在台中央,话筒握得稳稳当当,声音洪亮,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每次春晚,他的出场都能让观众眼前一亮,无论是开场白还是串场词,总能说得流畅又得体。
网友对如今张泽群外貌发起热议,有人在评论里说,这身打扮太普通了,像是路边随便一个遛弯的大爷。

也有人说,他的脸变了,肿了,黑了,眼神也没了从前的亮度,仅仅只是过了一年,就断崖式衰老。
但其实60岁的张泽群,头发花白、身材发福,却依然精神矍铄地游览颐和园,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健康与活力?

衰老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避,与其苛求他保持30岁的模样,不如欣赏他60岁的从容。
2025年的他,不仅是那个曾经的主持人,更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普通人。

他的近况曝光,像是在对我们说:岁月会带走青春,但带不走对生活的热爱。
就像他在《夏夜星空》节目中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就是一场长跑,跑得慢一点,也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信息来源:张泽群抖音百科,抖音个人账号
北青网:央视主持人张泽群晒春晚旧照 上12年春晚播6年贺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