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谁都不可能完全独行。我们都会在成长路上得到别人的扶持:老师的指导、亲友的提携、同事的配合、贵人的点拨。一个人取得一些成绩,往往不仅仅靠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但一个常见又危险的误区是:把别人的帮助误以为是自己的本事。
他人助力,不是你本事的延伸你之所以能成功完成项目,也许是因为有经验丰富的搭档兢兢业业地补台;你之所以能快速升职,也许是因为领导特别赏识你、同事为你让步;你之所以获得资源、拥有机会,也许是因为身后有人默默为你铺路。
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背后的人,而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
“没有我,这事根本做不成。”
“我就是有本事,别人帮我是看得起我。”
“我配得上这一切。”
这时候,你已经开始把他人的善意,当成你自身的光环。
真正的能力,是在无人撑腰时依然能走得稳别人的帮助是加分项,不是评分标准。最能检验能力的场景,不是你站在镁光灯下被一群人捧着的时候,而是当你孤身一人、无人搭手时,你还能不能稳稳落地、不慌不乱。
曾有一句话很扎心:“别以为你真的会开会、写材料、带团队,很多时候是有人替你承担了最难的部分。”你以为你会驾船,其实是有人在暗流里稳住了船舵。
当你开始独自应对生活的复杂,当你离开熟悉的环境、没有人为你托底的时候,才是你能力的真实写照。
人情可以用,但不能滥用一个人太容易沉迷于“人情红利”,反而不思进取。你找人写材料、找人拉资源、找人牵线搭桥,本没有错。社会本就如此。但问题在于,你是不是因此就放弃了学习、偷懒了成长、甚至心安理得地躺平?
如果你总把“别人帮我”当成理所当然,把“我得到了”当成“我配得到”,那么有一天,当别人不再帮你了,你也将一无所有。
帮你的人,不欠你什么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你觉得别人帮你,是因为你值得,所以你不需要感谢、不需要反思、不需要成长。这种心态,极容易让你失去最宝贵的人脉和信任。
请记住:帮你的人,不是欠你,而是愿意。而愿意这件事,是最不能被滥用的资源。一旦你让人觉得“你把帮扶当本事”,下一次的手,就不会再伸出来。
结语:把帮助当礼物,而不是本事一个成熟的人,永远知道:别人帮我,是情分;我自己能干,是本事。前者值得感激,后者才值得骄傲。不把别人的帮助当成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清醒的自知,也是一种对他人善意最起码的尊重。这个世界,不会永远有人拉你一把,但你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能够不依赖别人,也能走得稳、走得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