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侦察打击链日益成熟,使得距前线500千米内是死亡区域

包明 2025-04-18 16:09:47

俄乌战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侦察打击链对抗的舞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和毁伤对方,成为制胜的法宝。军事理论上早已有“侦察打击链”的概念。1995年,美国空军前飞行员博伊德提出空战行动决策的OODA环概念,即监视--定位--决策--行动这四个步骤,共同构成侦察打击链。后来发展到整个作战指挥控制链后,这四个环节的内容大大拓展。监视是获取、搜集、研究和反馈态势信息;定位是分析和评估态势信息;决策是定下行动决心,筹划并给部队下达任务;行动是任务单位的直接动作。

OODA环每个阶段消耗的时间决定了侦察打击链的总体效能。以空间分布式侦察打击链为例,一旦建立并能稳定的发挥作用,依据目前的打击能力,距前线500千米的地段可能完全成为“死亡区域”。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距离前线足够远的武装直升机或车队遭到对方集束炸弹的覆盖。

美军正在建立最快捷的侦察打击链,乌克兰成为其演练未来侦察打击链的试验场。假如现在以某种方式签订了停火协议,俄罗斯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任务未能进行到底,五到十年后俄罗斯完全可能遭遇重整旗鼓的乌军,他们能够保证借助侦察打击链把距前线500千米内的纵深变成“死亡区域”。

为什么恰恰是500千米?首先看通信。通信手段保证侦察打击链的整体运转。美军之前广泛使用卫星通信,在他们有SpaceX公司的“星链”商用通信网,这家公司也为美军专门研制了“星盾”军用卫星网,近实时发送数据。

其次是侦察监视,只有借助卫星侦察,才能让侦察打击链影响的纵深达到500千米。有两种类型的侦察卫星,一种位于地球同步轨道,高约4万千米,能够不间断跟踪选择的地段,但其分辨率和视界受到远距离的限制,或者是宽视界、低分辨率,或者是高分辨率,但窄视界。

另外一种位于低轨道,高度约200-1000千米,可以数十厘米、甚至几厘米的分辨率获得雷达和光学频段的图像。但低轨卫星运行速度快,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监视有限的地段。如果向低轨道发射数百、数千颗卫星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美国目前正在这样做。十年前,每年将数千颗卫星送入轨道是不可能的,但由于SpaceX公司掌握了卫星的大批量流水线制造和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这个问题已经解决。现在能够监控地面一定地段侦察卫星的飞越间隔,通常是几个小时,未来将大幅缩短。有可能,十年内实现365天24小时不间断完全监视整个地球。

第三是定位。随着神经网络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及时处理来自数百、数千颗卫星的大数据成为现实。数据处理中心的能力和质量在快速提高,视频芯片的质量数量效能都在增长。例如,OpenAI公司计划在美国建立数据中心,能力达5G比特,造价1000亿美元,有4000人进行维护。在OODA环点“定位”阶段,神经网络将实现对目标的初步发现和识别,向操作员提供毁伤建议,包括预先选择符合其射程的毁伤兵器。利用神经网络识别机场和空军基地上飞机的例子,已经在开源信息中出现。可以确认,美军的战斗神经网络正在乌克兰的战斗行动中磨合。上个世纪分析侦察机航空拍摄和侦察卫星的照片,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耗时很长,而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几乎可以瞬间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并对歼灭某个目标的合理性和行动方式方面,向操作员提供具体的建议。

第四是决策。在低效的军队中,协调实施突击要经过所有决策层次,目标早已消失了。如果侦察打击链的要素属于不同的军兵种,实现跨军种协同时将更加糟糕。由于各军种与生俱来的竞争性,实现真正的多域力量协同行动十分困难,每个军种都努力“把被子拉向自己那一头”。但美军完全成功地建立跨军种的Link-16数据链后,跨军种联合作战的协同问题最终解决。

最后是行动。这一阶段最关键的是两个要素:一是高精度毁伤,一旦脱靶,目标会尽力逃避或改变自己的位置,因此,需要精确制导武器一击必中;二是高速反应,系统必须实现自动化输入目标的坐标,毁伤目标弹药的理想速度应该是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对速度的部分要求可以通过弹药在飞行途中重新瞄准的能力来弥补,但这并不一定总能起作用。例如,使用亚音速巡航导弹打击对方机场上的武装直升机时,对方在获得可能遭到攻击的情报后,直升机会高效升空躲避,巡航导弹在飞行中再进行任何重新瞄准都无法保证将其歼灭。

至于为什么是距前线500千米,根据开源信息,美国最新的战役战术导弹的射程恰好是500千米。因此,如果与美军对抗,目前要在距离战斗接触线300--700公里范围内组织后勤保障、调动装备和有生力量机动,将变得十分危险。就像目前在战斗接触线遭到FPV无人机的打击,不得不让所有空军基地都处于杀伤区之外,在机场起降时要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

超快侦察打击链的出现,对战场的概念产生较大影响,研制未来装备、采取防御和伪装手段时,都必须考虑对方的打击能力和范围大大拓展的情况。

3 阅读:612
评论列表
  • 2025-04-19 05:40

    低空悬浮飞行器,机器马,发射不管无人机式智能弹药弓箭,防罩式战场摩托(任炸不伤)

  • 2025-04-18 20:48

    我们国家怎么应对呢?

  • 2025-04-19 14:54

    那俄罗斯的卫星那么拉垮吗,监控不到500公里吗,

  • 2025-04-19 21:40

    怎么样能够最快威胁到美国本土?

  • Ev1s 1
    2025-04-19 18:26

    急需破解这种战争方式

  • 2025-04-19 03:46

    普京应该有应对的智慧

  • 2025-04-19 19:23

    在战争中无人机、无人地面系统、无人水面水下系统起重要作用。

包明

简介:资深军事评论员,军事后勤学硕士,作战指挥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