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避难期间与民女胡凤娇的爱情故事
公元690年,李旦在位期间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南下至汉阳避难。武氏得知李旦在汉阳为王,便速派五万兵马追到汉阳,将青龙寨团团围困。辅佐李旦的文武状元马周带重兵死守山寨,怎奈寡不敌众,终被周兵攻破。马周带着李旦在王钦、曹彪等将掩护下冒死突围。李旦被乱军冲散,流落湘西,布衫破烂,乞讨度日。他来到城里一家杂货铺乞讨,老板胡发收留李旦进店做佣人,还给李旦取了个吉利的名字叫“进兴”。胡发后花园里有个小院,住着一个老妈妈和一位年轻女子,白天很少见她们出门,总是在房里忙这忙那。久而久之,李旦与她们认识了,老太太文氏,是胡发的亲嫂,那姑娘便是她的独生女胡凤娇(土家族)。文氏自丈夫死后,便带着凤娇投靠胡发做奴婢。凤娇美丽大方,善解人意。见有远客到来,她每日亲手烹制碣滩香茶(湖南沅陵县特产)招待李旦。
胡凤娇故居
胡发小女英娇配与乡宦总兵之子马迪,新婚满月,与其夫回辰州探亲。胡发开筵席,宴请宾客。马迪自视高才邀客于花园观其弄武,并强要进兴与之比武。孰料进兴武艺精湛,相形见绌,马迪羞愧,赌气离园,众宾客也不欢而散。胡发夫妻竟迁怒进兴,将其打得昏迷倒地,文氏母女闻讯赶到,救往柴房调治,进兴始得转危为安。
佣人杨秀娘照看李旦的时候,发现他左手心长了块红痣,就象半块朱砂印一般。杨秀娘忽然想起凤娇的右手心也有半块红印。她将凤娇的右手拽过来,两手一对,合成四四方方一块朱砂印。便笑道:“这真是天意呀!”杨秀娘去观音庙帮他们抽签,是观音签中第21签中的一句话,签上写的是"阴阳道合总由天,女嫁男婚岂偶然,但看龙凤堪运动,熊罴叶梦喜团圆"。在杨秀娘的撮合下,李旦和凤娇定下婚约。因他两人都是书香门第,懂得琴、棋、书、画,相处得很是融洽,情谊越来越深。文氏老太太心里也十分快慰。
一天,天正下雨,李旦在柜台前打杂,见两个衙役模样的人进来买伞,他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王钦、曹彪!李旦装着去上厕所溜出店门,在小树林里与王钦、曹彪见面。约定今晚三更,到胡家后院的小门外接他。 晚饭后,李旦来辞文氏母女,文氏母女甚为高兴,只是难忍离别之苦。李旦安慰她们:“我这一去,多则一月,少则十天,待稍稍安顿之后,一定来接你们。”凤娇只在一旁落泪。文氏道:“进兴,她二叔对我们娘俩是怎么回事,你是清楚的。我老朽了,倒没什么。你可不能丢下凤娇,她就是跟你出去要饭,也心甘情愿呀。”李旦趁文氏进里屋之机,忙从怀里解下用珍珠串成的一个兜兜,交给凤娇,作为定情之物。还一再叮咛她妥为保存,不得让别人知道。凤娇手捧“玉裹肚”,两眼含情脉脉地望着李旦,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李旦走后,文氏和凤娇整整一夜如坐针毡。文氏老太放心不下,经常念叨,凤娇茶饭不思,更为忧虑,常常倚门远望,盼望李旦能早日归来。马迪常来骚扰凤娇。凤娇一头扎在母亲的怀里:“苦命的娘呀,咱们一道悬梁自尽吧!”她母女解下罗带,正欲自尽,忽叫原来的老家人胡顽的声音:“大主母、小姐快开门,跟我走。”文氏连忙开门,惊问胡顽怎么来的。胡顽道:“你们的事我全知道,快跟我走吧。投靠文氏胞妹,好在文氏胞妹之子崔文德是两榜进士,颇有恻隐之心,从中说情,才勉强将她们留下,并改名凤奴。从此,文氏母女住在崔家,也还自在。特别是凤娇,常和表哥崔文德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受益非浅,更是觉得生活愉快。天真的凤娇哪知崔文德对她已有爱慕之心。一天,文德向姨母提出要娶凤娇成亲,但凤娇心里只有进兴,她哪里肯依,向母亲哭诉道:“娘啊,我生是近兴的人,死是近兴的鬼。!” 崔文德毕竟是两榜进士,心胸开阔,没有为难凤娇。
胡凤娇故居古寨
李旦在马周等一班忠良扶助下,于汉阳城举旗反周,武则天大怒,派三齐王李承业带兵征剿,血战中,马周不幸为毒箭所伤,生命垂危。为疗箭毒,李旦派人四下问医求药,均未奏效。后据道人所说,惟有湘州陶仁家藏“紫阳神方”方能疗治。而陶仁却是武氏宠臣,借方当不可能。参军李贵献出一策,让李旦乔装改扮,冒充陶府女婿,并命大将曹彪、王钦扮为家人,同往湘州投亲,俟机盗取神方。 陶仁与李贵原是同窗学友,其女明珠自幼许婚李贵侄儿国祚,只因连年兵祸,两家未通音讯,后国祚病故,陶家未明底蕴,悬念间,忽报李贵送侄儿来投亲,喜不自胜。陶夫人爱女心切,即命家人张灯结彩,由女婢凤奴扶出小姐,与“李国祚”拜堂成亲。洞房里,李旦巧得神方,并由王钦暗中带回汉阳。当她洞悉“姑爷”便是曾在胡宅为奴与她山盟海誓的“进兴”时,悲痛欲绝,顿萌轻生之念,投江不死、被陶府官船救起。幸李旦及时道明原委和太子身世,惊喜之际,只因事机不密,两人竟被陶仁拿下,风波顿起。
湖北麻城管山紫荆禅寺效果图
后经汉阳女将申婉兰挥戈相救,他们绕道前行,途经黄州管山寺庙躲避迫害,夜宿黄龙洞。此时管山寺庙周边紫荆花盛开,李旦对紫荆花情有独钟,借酒举办封禅仪式,醉赐寺名“紫荆禅寺”。寺庙道人还设道场、打斋醮、做符箓,求菩萨保佑他俩早回长安,这对愁龙苦凤始得化险为夷。回到汉阳后,城头上升起“唐睿宗皇帝”的大旗。李旦和凤娇在军营中完婚。李旦与凤娇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因李旦为龙,凤娇为凤,他们的结合被誉为“龙凤配”,也印证了观音签中第21签。
李旦赐“紫荆禅寺”牌匾
他们不贪恋新婚之乐,在文武大将军马周的辅佐下,扯旗招兵,积草屯粮。于是人马越集越多,灭韦兴唐的烈火越烧越旺。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李旦之子)率领羽林军攻入宫迋,诛杀韦皇后及安乐宫主、上官婉儿、武廷秀等。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李旦之妹)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李旦重新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景云”,并封胡凤娇为皇后。胡凤娇不愿卷入宫廷斗争,婉拒长安,回到汉阳翠微峰旁的凤栖寺,削发为尼,未留下子嗣,死后安葬于汉阳龟山尾的月湖畔。公元716年,李旦驾崩,享年55岁,葬于长安桥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