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侠”瑞幸咖啡的速度到底有多快?现在看来已经没有标准答案。
年均开店数以千计,2年赶超星巴克,18个月登陆纳斯达克……一项项业界纪录被瑞幸不断刷新。而昨日其最新公布的“无人零售”战略,推出“瑞即购”和“瑞划算”两款无人零售智能终端,将以更灵活的终端覆盖更多场景,与门店网络形成互补,此举必将助力瑞幸再次实现几何级的增长。
瑞幸再次提速,今后“无人”咖啡厅将无处不在,一骑绝尘将竞品远远甩在身后,真正改变国人的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将“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那句老话抛进了故纸堆。
文:木木(业界风云汇)
门店之争已成往事 无人零售无人能及
2019年顶风冒雪,瑞幸的脚步并未因此而放慢。
据创始人兼CEO钱治亚透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共开设4507家直营门店,累计交易用户书已超4000万,其中,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用户数约1000万。
在巨头云集的资本市场,瑞幸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2019年5月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7美元。截至美东时间2020年1月7日收盘,瑞幸股价为35.11美元,实现翻倍增长,对应总市值为84.38亿美元。
业界常拿瑞幸与星巴克作比。完成2019年4500家门店的开店目标,瑞幸以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初上市时,有说法称若瑞幸市值能达到星巴克十分之一,想象空间也是十分可观的。星巴克总市值为千亿美元,瑞幸最高市值曾接近100亿美元。
所以,对标星巴克的日子随着2019年的翻篇而成为历史。2020年开始,瑞幸的节奏将从追赶切换至扩大领先优势。
1月8日,瑞幸对外发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瑞即购”和“瑞划算”两款无人零售智能终端。前者为无人咖啡机,后者为无人售卖机。
业界风云汇在发布会现场体验了一番,通过“瑞即购”购买咖啡整个流程仅需两步:第一步,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选购。除现场下单外,用户在瑞幸咖啡App中还可远程选购。第二步,支付完成出示取餐码,机器自动制作、落杯、压盖,即可取走咖啡。
据介绍,“瑞即购”采用瑞士Schaerer咖啡机、WBC大师拼配的IIAC金奖咖啡豆和其他优质原料,冲调品质和口味与门店为相同标准。同时,与传统无人咖啡机相比,智能也是“瑞即购”的主打特性。与公司智能系统无缝对接,运用AIoT物联网管控体系,对设备实时监控;大数据和人脸识别等技术,则能给予用户跨机取餐等方便灵活的消费体验。
再看“瑞划算”,机如其名,最大特点是“线下买到电商价”。基于与全球产品供应商的深度合作,瑞幸能够以更优惠的采购价格拿到更优质的产品,然后以“瑞划算”减少渠道成本,用户在享受到无人售货机便利的同时,可享受电商的低价。
传统无人零售机灵活的属性,“瑞即购”和“瑞划算”同样具备。根据规划,瑞幸无人智能零售终端将覆盖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各场所。目前,瑞幸在其官方公众号已经开放“瑞即购”和“瑞划算”的机器认领入口。关于“瑞即购”和“瑞划算”未来扩张速度,钱治亚表示,“越多越好,不设上限”。
无人零售智能终端是门店的延伸,门店是终端的前置仓,业界风云汇认为,进军无人零售之后,若要再谈瑞幸的扩张速度,很难再以千家门店为单位来衡量。因为无人零售终端可与门店网络互相补充,稳固并扩大领先优势。
掌控产业话语权 咖啡平权将实现
2017年是无人零售的元年,无人超市、无人货架的关注热度飙升。风口维续了一年光景,到了2018年,资本开始退潮,2019年行业已然进入下半场。
去年年中,瑞幸无人零售战略就曾吸引过一波关注。“瑞即购”商标信息于2019年5月8日提交申请,有媒体报道瑞幸内部正在筹划自助咖啡机。随后又有实锤曝出,瑞幸咖啡(长沙)有限公司发生经营范围变更,新增项目为“利用自动售货设备从事饮品制售”。
当时针对外界猜测,瑞幸官方不予置评。如今这颗棋子终于落定,细想一下,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无人零售智能终端的推出契合瑞幸的“无限场景”品牌战略。
2018年,钱治亚对外解读“无限场景”时就强调,相较于传统咖啡品牌的“社交空间”,瑞幸更倾向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满足用户各种场景的需求。具体实践中,瑞幸布局了快取店、悠享店等差异化的门店。
前文已经有提,“瑞即购”和“瑞划算”实际是门店的延伸,门店的覆盖范围有限,灵活的无人零售智能终端可深入更多场景,让用户更快、更近地喝到一杯咖啡。
同时,进军无人零售的决策紧扣瑞幸咖啡宣言。结合瑞幸咖啡宣言看“瑞即购”和“瑞划算”的特性以及日后能够发挥的作用,每一条都能找到对应之处。比如,“你喝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之前快取店已经践行这一条宣言,无人零售智能终端更为激进,彻底从“咖啡馆”的形式中挣脱。
另一方面,随着瑞幸规模趋大,其产业话语权和议价权渐涨。
以本次无人零售战略为例,瑞幸与百事公司(PepsiCo)、雀巢(Nestle)、恒天然(Fonterra)、雪莱(Schaerer)、路易达孚(LDC)、奥兰(Olam)、中粮、希杰(CJ)、伊利、蒙牛、好丽友、卡乐比等14家全球顶级供应商共同启动了发布仪式。
在瑞幸之前,也有玩家试图搅动国内咖啡市场这江春水,都未能如愿,原因就在于受体量所限。市场长期由星巴克主导,合作伙伴必须跟着它走,此前瑞幸与星巴克之间也有“反垄断”之争。瑞幸追赶并反超,使行业重心转移,其有了引领合作伙伴的能力,这是不同以往最关键的变化所在。
掌控话语权和议价权,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优势。带动整个产业链,集中力量办大事,“蓝色伙伴”的支持也是接下来越走越顺的保障。
综上,表面来看,瑞幸无人零售战略目的在于离用户更近一步,去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但更为深层是希望以此加快国人咖啡消费习惯的养成速度,尽快把咖啡从“奢侈品”普及为街头饮品。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对照国外成熟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而习惯的养成,则是红利爆发的必要条件。
写在最后
随着战略落地,由无人零售、线下门店和电商渠道组成的全渠道的自有流量体系得以完善,瑞幸构建的“自有流量+自有产品”的智慧零售平台逐渐成形。
自有流量,包括自营门店和新零售合伙人的联营门店,兼顾有人和无人、线上和下线;自有产品,包括瑞幸产品和从第三方供应商直采的产品,涵盖食品及饮品和快消品。而在流量和产品之间,则有科技、品牌能力作为依托与连接。
流量、产品两手抓,瑞幸加速向“从咖啡开始,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品牌愿景迈进。
纳斯达克敲钟现场,钱治亚表示“瑞幸咖啡的上市,是中国咖啡消费平权的开始。”
现在看来,若把智慧零售平台的成型视作过河,棋局改写是迟早之事。
两年来,钱治亚所有说过的“大话”,都已经或者正在变为现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业界风云汇」,作者: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