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兵这一选择备受人们的追捧,往往是大家削尖了脑袋都想往里进。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民众对保家卫国的高度热情以及对军人职业的尊崇。而在泰国,征兵现场的景象却截然不同,不是传出阵阵哀嚎,就是有人装晕企图逃避,更有甚者为了逃脱征兵,竟然临时决定去做变性手术。同样,在韩国为了逃避征兵,不少人更是不择手段,不惜伪装成残疾。
此时,有不服气的外国网友站出来发声,试图解释这种差异,他们指出,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国家实行的是强制服兵役制度,而中国实行的是自愿服兵役制度。他们声称:“让你们强制服兵役试试看。”面对这样的言论,中国网友的回怼可谓精彩绝伦。
中国网友反问:“你见过哪个国家有 6 亿人当兵的?那是一个什么概念?战友都打到华盛顿了,我还在国内没上车呢。”为了能当兵,很多家庭甚至疏通多层关系,只为给自己的亲人分配到一个当兵的名额。要知道,在当年二战时期,整个世界的参战兵力加起来也才一亿。如果派一个班上山去埋伏,可能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倘若在部队中点名叫了一个张伟的名字,都能一下子出来好多个。光是为张伟做军装的厂家,缝纫机都踩冒烟了,还没有做完。教官看着那比新华字典还厚的点名册,深深陷入了沉思。
为了侦查敌情,派一队侦察兵出去,那浩大的场面,让敌人误以为是发起了总攻。当举行阅兵时,下面走来的是海军方队,下个月走来的才是陆军方队。炊事员为了给战士们做一顿饺子,硬是割了三亩地的韭菜。
就连五星评论家麦克阿瑟也对此发表了看法,他表示:“玩归玩,闹归闹,每个国家的征兵制度都是根据各自国情决定的,千万不要质疑中国人当兵的热情,当兵在中国都被认为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只要国家有需要,随时可以上战场。”这种热情和决心,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安危的高度责任感。中国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正是这种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精神,支撑着国家不断前行。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宁,甘愿奉献自己的力量。
泰国的征兵和我国的完全相反,与其说我国的青年愿意当兵,不如说我们的国防意识更强,这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的支撑,泰国人这样的服役又有什么意义呢?打仗就靠这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