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男子乙肝多年,肝脏依然红润柔软,医生:他的经验值得借鉴

行平双 2025-04-16 03:23:59

张立民今年53岁,是个普通的湖南人,说话带着点湘味儿,声音不高不低。

他在县医院的B超室里躺着,医生把探头在他肚子上转来转去,眉头却没皱一下,嘴角还带着笑。

检查完后,医生看着屏幕,嘿了一声,说:“你这肝,好得很,红润柔软,不像得了二十多年乙肝的人。”

张立民坐起来拍了拍肚子,笑着说:“我这肝啊,跟我过日子一个样,慢慢熬,熬着熬着就熬出门道来了。”

医生笑了笑,心里却感到惊讶。因为他见过太多乙肝患者,年纪比张立民小,病情却重得多,有的甚至肝硬化早期,有的已经查出肝癌。

而眼前这个人,乙肝二十多年,居然肝功能正常,肝脏形态也好,连一点纤维化的迹象都没有,实在少见。

张立民不是医生,也不是专家,他只是个在建筑工地干了几十年的普通人。

但他的生活方式和一些习惯,确实让人觉得有点意思。

乙肝,不是说有就马上坏

很多人一听“乙肝”,脑子里立马就冒出“肝癌”、“肝硬化”这些吓人的词。其实乙肝这个病,说白了,就是肝脏里住进了个不速之客——乙型肝炎病毒,它不吵不闹的时候,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它一旦作怪,就可能慢慢把肝脏折腾坏了。

不是所有得了乙肝的人都会走到严重那一步。这事儿跟病毒的厉害程度有关,也跟人的身体免疫力,还有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有的人得病几年,肝就开始出问题;有的人拖了几十年,肝还是好好的。

医生说,他这肝,养得像花一样

张立民的乙肝是在他30岁那年查出来的。当时他没什么症状,就是单位组织体检,抽了个血,报告出来后,医生说他是“大三阳”。

那时候他吓得不轻,觉得这病要了命。可他没乱吃药,也没四处求神拜佛。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坐下来跟医生聊了整整两个小时。

医生告诉他,乙肝不是不治之症,关键是看他怎么活。

张立民记住了这句话,从那以后,他开始琢磨“怎么活”。他没钱天天吃保健品,也不懂什么中药偏方。他的做法简单得很,但却特别实在。

他说:“我身体里住了个‘小偷’,我不能给他机会偷家伙事儿。”

比如吃饭这事,他从来不碰生冷的东西,连啤酒鸭都不喝了。

他说:“啤酒我不喝,鸭子我也不吃。不是鸭子不好,是我这肝装不下那么多‘热闹’。”

每次吃饭,他都挑最清淡的那碗,油大的、辣的、腌的,他瞧都不瞧。他特别爱喝粥,尤其是小米粥和山药粥。

他说:“粥是肝的棉被,暖。”

还有一点特别让医生点头的是,他从来不熬夜。他在工地上干活,别人晚上打牌、喝酒,他就一个人回宿舍,洗个脚,上床躺下。

他说:“肝啊,它不是铁打的,白天干活,晚上得歇着。”

情绪这事,能气死肝

有一次,张立民说差点跟包工头打起来。他干了一个月,工资拖着不给。

那天晚上,他气得饭都没吃,肚子疼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吐了点血,吓坏了。

医生说是胃出血,跟压力大、情绪激动都有关系。

从那以后,他学会了“装糊涂”。工资晚几天,他心里也有火,但他不让那火烧到肝上去。

他说:“气,是火,肝是木,火烧木,最后烧的是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肝脏其实特别受情绪影响。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长期焦虑、抑郁、发怒,会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肝功能异常。

一个老是生闷气的人,肝脏就像被憋住了的水龙头,时间久了,水不流,管子就坏了。

乙肝不能拖,但也不能慌

医生说,张立民的另一个好习惯,是他从不拖检查。每年他都去医院做两次检查,抽血、B超,哪怕啥事都没有,他也去。

他说:“这病像是住在屋里的老鼠,你不查,它就开始咬电线了。”

有一年检查,医生说他的肝酶有点高,他立马调整作息,连早饭都换成了豆腐脑和青菜粥,一个月后再查,恢复正常。

他说,身体发出的信号,就像家里灯泡闪了一下,别等它灭了才修。

科学不是冷冰冰,它是有温度的

医生后来告诉他,有研究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发展成严重肝病。

只要病毒不活跃,肝功能正常,生活方式健康,他们的寿命跟普通人没区别。

而这研究背后说的,其实就是张立民这种人。

不是靠药物压着病毒,而是靠自己的生活习惯,把病毒“养”得安安静静,不闹事。

如果病毒活跃,或者肝功能反复异常,那就得考虑用药。

但用药也不是一劳永逸,得跟医生配合着来,不能自己乱吃,更不能听信偏方。

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决定了你的肝走哪条路

张立民的肝,活得像是个没生病的肝,这背后没有什么神秘的秘诀,只有一点一滴的坚持。他说:“我不讲大道理,我就做点小事。

吃得清淡点,睡得早点,心里放松点,少跟人吵架,多看看天。”

医生说,他这人看着糙,其实心细如发。他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更珍惜那点“正常”。

他没把自己当病人,但也没忘自己有病。

有时候,真正的健康,不是没有病,而是病在那儿,你知道它在那儿,但它不闹腾,你也不怕它。

你就这么跟它和平相处,像两个同屋住的人,一人一张床,不打扰。

张立民的生活,或许不完美,但对很多乙肝患者来说,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告诉你:病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只要你不往下压,它就不会砸到你头上的人。

有些人活得像节节败退的战士,一点点被病拖垮;而有些人,就像张立民,活得像个“老游击队”,在生活的山林里,跟病周旋,打着游击,最后活出了自己的节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周宏伟,李兰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指南(202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6):428-446.

[2]侯金林,王贵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预测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21,15(2):123-128.

[3]谢雯,张莉,刘晓红.情绪状态对肝脏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20,29(10):879-882.

7 阅读:6716
评论列表
  • 2025-04-18 07:43

  • 2025-04-17 23:34

    废话连篇

  • 2025-04-18 00:14

    我二十六岁检查出大三阳,今年四十六了,从来没有吃过药,也没忌讳口,除了不喝酒,不吃辣的,不抽烟,其他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最近胖了,检查出有脂肪肝了!!其他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