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者的坚果食用警报!医生:这5类坚果慎食,影响骨骼健康

行平双 2025-03-12 10:11:27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2020)》—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王阿姨今年65岁,退休后特别注重养生。每天早上吃一把坚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可最近,她去医院检查,发现骨密度比去年还下降了!

她纳闷极了,坚果不是富含钙、镁、维生素E的健康食品吗?怎么反而影响了骨骼健康?

并不是所有的坚果都适合骨质疏松患者,某些坚果吃多了,反而可能加速钙流失,影响骨骼强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患者应谨慎食用的5种坚果,以及如何正确吃坚果,才能既补充营养,又保护骨骼。

1.咸味坚果:隐形的“钙小偷”

“吃点咸味腰果,怎么就影响骨骼了?”

别看咸味坚果香喷喷、脆生生,能让人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但其中隐藏着一个大问题——高钠含量。

钠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钙的流失。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天的钠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约5克食盐)。而市场上的咸味杏仁、咸腰果、椒盐花生等,往往经过重盐调味,每100克甚至含有超过500毫克的钠。吃得多了,会增加肾脏负担,还会促进尿钙排泄,导致骨质流失。

✅建议:

如果喜欢坚果,尽量选择无盐、原味的坚果,避免高盐带来的骨骼损害。

2.反式脂肪坚果:骨骼的“隐形杀手”

“奶油味的坚果,真是香到骨子里!”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奶油味、蜂蜜黄油味坚果,甜甜的,香香的,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颗。但你知道吗?这些坚果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会影响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骼对钙的吸收,同时还会增加炎症反应,加速骨质流失。尤其是市售的奶油核桃、黄油杏仁、蜂蜜腰果等,很多都添加了氢化植物油,而这正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建议:

想吃甜味坚果?可以自己在家用蜂蜜轻微调味,或搭配酸奶、低糖水果,避免食用含反式脂肪的加工坚果。

3.油炸坚果:骨骼的“负担”

“油炸开心果,香脆可口,吃了会上瘾!”

很多人喜欢油炸坚果,吃起来更香更脆。但这里面隐藏的高温氧化油脂和过量脂肪,却可能成为骨骼健康的“隐形杀手”。

过量的油脂会影响钙的吸收,高温油炸还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增加炎症水平,损伤骨细胞。尤其是油炸开心果、炸花生、炸腰果等,加工过程中可能吸收大量不健康脂肪,长期食用,对骨骼相当不友好。

✅建议:

选择生坚果或低温烘焙的坚果,避免高温油炸带来的健康风险。

4.高磷坚果:骨骼的“钙对手”

“瓜子嗑多了,骨头会变脆?”

磷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但磷摄入过量,会影响钙的代谢,甚至导致骨质疏松。钙和磷的比例要适当,才能保持骨骼稳固。

葵花籽、南瓜子、松子等坚果,磷含量较高,如果吃得太多,而钙摄入不足,就可能导致体内钙磷失衡,影响骨骼健康。

✅建议:

嗑瓜子可以,但别吃太多,每天最好不超过30克,并注意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腐、芝麻等。

5.霉变坚果:骨骼的“毒素”

“霉变的坚果,真的不能吃一颗?”

有些人觉得,霉变的坚果扔了可惜,削掉坏的部分还能吃。但你知道吗?霉变的坚果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也可能影响骨骼健康!

黄曲霉毒素危害肝脏,还可能通过慢性炎症破坏骨组织,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尤其是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如果存放不当,容易受潮发霉,产生毒素。

✅建议:

发现坚果发霉、变味,一定要丢掉,哪怕只是局部霉变,也不要食用。存放坚果时,尽量放在干燥、密封的容器内,避免受潮。

骨质疏松者到底该怎么吃坚果?

✔选择原味、无盐、无糖的坚果,如原味核桃、未加工的杏仁、生腰果等。

✔每天控制在一小把(约25-30克),不过量食用。

✔搭配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芝麻等,促进钙的吸收。

✔避免与高盐、高磷、高脂肪的食物一起吃,减少对骨骼的损害。

✔注意坚果的存放,避免受潮霉变,食用前检查是否有异味或变质。

别让“好心”变“坏事”!

坚果确实是健康食品,但吃错了,对骨骼可能是“隐形杀手”。骨质疏松的朋友,在选择坚果时,一定要避开高盐、高磷、反式脂肪、油炸和霉变的坚果,科学食用,才能真正为骨骼“加分”!

你的日常饮食中,有哪些“隐藏的坏习惯”可能在影响骨骼健康?不妨留言聊聊,我们一起改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14